APP下载

如何在幼儿园进行本土资源
——民间文化艺术“北路壮剧”传承活动的研究

2017-03-09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幼儿园冯诗芸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4期
关键词:壮剧北路园本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幼儿园 冯诗芸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贯彻实行,以五大领域为基础,全国各地纷纷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幼儿园教材,它们以其新的观念、新的内容,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幼教工作者的欢迎,为《指南》的贯彻、《指南》的实施提供了便利的途径。而且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些幼儿园教材是编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及当地的教育情况、生活水平、社会风俗等教育资源编写的,具有鲜明的区域色彩。鉴于这种特殊性,幼儿园在运用这些教材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我们呼唤恢复幼儿教育过程中“简单易行、因材施教、深度挖掘、重在拓展”的形式和手段,只有充分挖掘本乡本土的优越教育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淳朴的民间游戏等,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幼儿潜能,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又为优化幼儿素质教育、推进园本课程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本土教育资源的运用

面对丰富的本土资源,我园要如何对其进行开发与利用,建设园本课程体系?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考察,该园确定了以下的教育目的与选择依据,以便更好的发挥本土资源的教育作用,提升幼儿园的整体教育水平。

(一)确定本土教育的目的

本土资源北路壮剧俗称“土戏”,是一种有着独特唱腔和表演程式的戏剧形式,以北路壮话咏唱,具有浓烈的民俗韵味,每一方面的运用又蕴涵着不同的目的。

1.利用北路壮剧角色行当齐全资源培养幼儿审美情趣。包括教育幼儿利用摄影、绘画等手段描绘角色脸谱和色彩丰富的服饰,培养美术创作能力以及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利用北路壮剧“八音坐唱”形式培养幼儿文化素质。包括培养幼儿的乡土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念传统的民歌、儿歌,学讲本乡本土的民间故事;

3.利用社区活动培养幼儿本土情感。

(二)确立本土教育资源选择的依据

我们依据《新纲要》的要求以及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基本规律,确定了如下选择的依据。

1.亲历性

北路壮剧是孩子们每天生活于其中的周围现实世界,一提起来就如

身临其境,能说出来画出来,十分形象具体。大多的孩子都是出生在本地壮族家庭,对家乡的民俗风情比较熟悉。我们就可以把这些孩子们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的、听到的、吃到的纳入幼儿园课程。

2.实践性

北路壮剧的实践性、可表演性强,幼儿可观察、可触摸、可临摹描绘、感受体会,模仿起来简便易行。因此若用来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幼儿就有丰富的内容可说,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精神。

3.本土化

北路壮剧具有的浓烈民间文化艺术本土化特征,例如壮剧特有的马骨胡音乐伴奏、壮语唱腔、声腔为壮腔、壮族不同区域本民族的谚语、俚语这些都是每个地方所独有的,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幼儿从小耳濡目染,对本地的声腔、唱腔也能横哼出一二句来,如将这些运用与幼儿教材上,幼儿园学起来就会倍感亲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会提高。

(三)围绕本土教育的主题构建园本课程

田林县幼儿园以壮剧的本土资源为基础,选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主题,以五大领域为基础,以《纲要》为宗旨,进行园本课程体系设计。以“本土文化资源” 为主题的活动有:壮剧飞扬、建设家乡、家乡的美等。

(四)设计本土教育的学习方法

我园所设计的上述课程活动,是以构建本土园本课程为出发点,将壮剧的本土教育资源,以“简约化、简单化、直观化、活动化”的原则,转化为实施幼儿素质教育和本土教育的有效载体和手段。在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园实行的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方法,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实现本土资源潜在的教育价值。以下是我园在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所总结出的几种学习方法。

1.情感体验法

就是让幼儿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有助于萌发幼儿的审美情趣及热爱家乡的情感。例如:组织幼儿观看壮剧表演、开展“壮剧小舞台”区域活动,感受壮剧表演的乐趣,以及明白北路壮剧都来源于生活实践,反映壮民族的生活意愿和审美习惯。

2..尝试操作法

这是让幼儿通过看看、听听、摸摸等活动感知、认识事物,并在动手摆弄与操作中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例如,让大班幼儿观看壮剧脸谱的制作过程,然后教师指导幼儿用彩绘、手工刀等材料,设计出各种新颖独特的小脸谱。

3.情境学习法

这是通过教师创设各种情境,能使幼儿获取新的学习经验的方法。如在“壮戏飞扬”的活动中,教师创设一个喜庆欢乐的节日情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尽情地感受节日的快乐。

4.开放活动法

是采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开放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乐于探索。如“家乡美”的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参观不同风格的壮剧台,请本地民间壮剧表演老艺人到园里给幼儿讲壮剧经典里的故事,展示老艺人的风采,让幼儿自由探索,发现秘密,互相分享,体验合作的快乐。

二、对本土教育资源运用的反思

在实施以民间文化艺术“北路壮剧”特色本土资源为教育内容的园本课程过程中,幼儿园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同时又与社区、家庭相联系,形成三元一体,多方面促进幼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本土传统游戏锻炼幼儿身体、培养乐趣;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欣赏家乡的特有之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带领幼儿走进民间文化艺术,感受传统文化习俗;给幼儿讲述家乡的人、事、物,让幼儿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总之,一切以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互助精神,形成幼儿的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为目标。

园本课程的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教师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要学会开发利用本土资源,了解各年龄段孩子的特点,熟悉并掌握各领域的目标与特点,具备课程开发和整合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猜你喜欢

壮剧北路园本
读者反馈卡
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英文提要
城中北路系杆拱桥吊装施工工艺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壮剧来啦
广西壮剧的保护与继承研究
广西壮剧南北路唱词押韵特点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