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柯尔伯格道德认知论对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2017-03-09赵建平

关键词:柯尔伯格个体

赵建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园艺科技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论柯尔伯格道德认知论对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赵建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园艺科技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运用柯尔伯格道德认知论改进高校价值观教育,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大学生个体的现实价值追求;加强实证研究,探索高校价值观教育的规律;自律他律结合,注重培养大学生价值观判断能力;体现阶段层次,实施差别化、个性化教育引导;丰富教育载体,加强隐性课程建设。

道德认知论;价值观教育;借鉴;对策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进一步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既要发扬我国高校价值观教育的传统优势,也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德育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提出的道德认知论对个体的道德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其理论成果对当前高校的价值观教育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

一、柯尔伯格道德认知论的主要观点

柯尔伯格在他的著作《阶段与继续:对社会化的认知发展》和《儿童对道德准则的定向的发展》中阐释了以下观点,奠定了道德认知发展学说的基础。

(一)个体道德发展的主体性

个体的道德形成与发展是个体主动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是个体和环境通过积极的、连续不断的互动作用而逐渐建立起来的一套结构。道德发展即道德判断能力内化于个体,并随着个体成熟而不断发展。

(二)个体道德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道德发展由低到高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其中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和服从阶段、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和交易阶段;习俗水平包括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与人际协调阶段、社会制度与良心维系阶段;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功利和个人权利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个体道德认知遵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一般规律,除非个体有严重的身心缺陷。通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道德环境所做的实证研究表明,个体道德发展的阶段特征具有普遍性。

(三)个体道德判断的关键性

个体道德判断是道德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决定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道德判断是在现实道德冲突中形成的,是寻求解决道德冲突的道德认知方式。个体通过“已形成的道德原则”和“深思熟虑的道德判断”的平衡建构,实现相邻道德阶段之间的递进。

(四)德育方法的有效性

在建立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柯尔伯格还设计了两种重在培养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教育方法,即“道德两难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并多次进行实际运用。这两种教育方法体现了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和德育施教者的引导作用,注重德育情境和集体氛围的重要作用,使德育过程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

(五)德育环境的重要性

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或群体环境是影响个体道德判断的重要因素。群体环境中的集体规范、团队意识会影响个体对道德环境的认知和道德判断的形成,并且对个体道德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柯尔伯格重视学校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德育作用,认为德育应在专门学科和课程的基础上,融合于所有课程中,并扩展到正规课程之外的一切影响学生的活动。其中教师自身的言行、思想、品格修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养成。

二、高校价值观教育的优势和困境

价值观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政治思想教育的主旋律中,也融合在道德品质养成的全过程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高校的价值观教育以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和根本任务,已经普遍形成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和强大的工作态势。许多德育理论工作者针对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提出了诸多既有理论性又有可操作性的见解和观点。这是高校价值观教育的优势所在。但是,在实践层面,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依然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一)重宏观部署轻微观落实

近年来,各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按照国家、省市文件部署制定落实方案,成立机构,明确措施,着力推进。但在具体工作中明显“头重脚轻”,方案措施难以全面落实到院系、班级层面,学生个体参与程度偏低。

(二)重共性要求轻个体需求

高校的价值观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来实施。这些课程和活动体现的是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共性教育和全面要求,而针对不同成长经历、生活背景和价值选择的大学生个体进行的价值观引导机制明显缺失。

(三)重理论灌输轻实践养成

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多还停留在对24字概括表述的宣传、解读和主流话语的阐释、灌输阶段。自上而下的强势宣传和理论说教,导致教育内容的空洞和教育过程的形式化。营造一定的宣传氛围和适当的理论解读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把核心价值观理论同大学生可感知的事件、人物、情景相结合,融入学习和生活实际中,使他们形成价值认识、价值体验和价值情感,经过长期实践就能抽象成稳定的态度和价值观念。

(四)重理想价值轻现实价值

长期以来,高校价值观教育一直强调对理想价值目标的追求。这些做法在发挥了一定的激励引导作用的同时,也使部分大学生因为价值观目标的空泛和笼统而失去追求的信心和兴趣,还会导致一些大学生“说一套,做一套”的双重人格。如何把普遍性的公民价值要求、共性的价值观表述转化为适合大学生的、具体的价值观标准,从某个大学甚至是不同专业的实际出发,进行细化分解。这是解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知行脱节”问题的关键。

此外,还有教育者自身存在的问题,如有的“两课”教师缺乏价值观认同和自信,不敢理直气壮地宣讲和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的教师教法陈旧,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有的教师将个人遭遇和不满情绪与教学内容混为一谈,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等。

三、借鉴道德认知论的可行性和基本原则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能够借鉴西方的德育心理学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与我国传统德育理论的交汇点在哪里?借鉴道德认知论改进高校价值观教育应把握哪些原则?这是首先要厘清的基本问题。

(一)借鉴道德认知论改进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可行性

东西方的意识形态差异客观存在,而高校的价值观教育又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运用西方较为成熟的德育理论来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问题,关键是找到二者的共同点和契合点。毋庸置疑,在我国的教育改革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的新课程改革中,许多西方教育理论诸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加涅的学习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等,在我国教育界已经耳熟能详。在教育改革进程中,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明显滞后于其他学段,而德育的改革又明显滞后于学科教学改革。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改革创新既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传统优势,也要借鉴国内外德育研究的科学理论和有效方法,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论在德育目标中强调人的发展,在德育方法上强调公正团体的集体教育作用,与我国高校价值观教育的以人为本理念、集体教育方法异曲同工。特别是在德育规律的探索方面,强调根据学生心理阶段和道德发展水平来呈现不同层次的德育内容;德育过程不是外部的强加,而是学生认知和体验的过程;德育的重点不是传授道德知识,而是道德判断力的培养;强调德育的情境性等,对于解决高校价值观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借鉴道德认知论改进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1.保持优势特色原则

我国高校的价值观教育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如理论引导、舆论先行,制度约束、榜样带动等。借鉴柯尔伯格道德认知论不是对高校价值观教育的传统做法一概否定,而是在发扬原有的优势特色基础上,取长补短,选择借鉴。

2.批判吸收原则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论既有科学有效的德育规律探索,也难免存在理想主义和文化普遍主义色彩,必须清醒认识认识到客观存在的中西方差异,在立足国情和实际需要,取其理论精华,摒弃他绝对排斥理论灌输和价值观传递等极端思想。

3.灵活运用原则

对道德认知论的借鉴,不能照搬照抄,而要进行“本土化”改造运用,立足我国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实际,在真正理解和吸收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价值观教育体系。

四、高校价值观教育借鉴道德认知论的对策

(一)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大学生个体的现实价值追求

尽管柯尔伯格强调德育目标的个体本位,没有认识到德育目标是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辩证统一,但是对于过于偏重社会意义的高校价值观教育工作仍然有借鉴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位大学生个体都能够理解、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过程是大学生个体主动选择、判断、强化和践行的过程,忽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使教育引导作用弱化,甚至流于形式,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大学生的漠然和抵触。调动和发挥大学生在价值观教育中的能动性,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义进一步具体化,同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联系起来,分解成现实的价值尺度和鲜活的价值体验,特别要重视大学生自身的善恶观、美丑观、求知观、择业观、交友观、婚恋观等现实价值观的了解和引导。理想的价值观和现实价值观不是相互割裂和矛盾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在一定程度上还会相互转化。在引导过程中,应淡化空洞说教,强调人文关怀,注重解决大学生在求学、就业、交往等方面的价值困惑和实际困难。

(二)加强实证研究,探索高校价值观教育的规律

柯尔伯格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个体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道德两难法和公正团体法等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方法,并对其理论进行了不同文化背景的适应性研究。这些理论成果以及研究的方法和态度值得借鉴。从心理学角度看,价值观养成和其它认知活动一样,都要经过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等心理活动,需要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共同参与,只有遵循其内在规律才能取得实效。传统的价值观教育理论和方法缺乏心理学理论基础,也缺乏实证研究和定性分析的支撑,对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内在心理规律把握不足,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改进和完善。大学一般都具备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师资和实验方面的资源优势,应积极组建相应的科研团队,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提出科学有效的价值观教育模式和方法来指导工作实践。

(三)自律他律结合,注重培养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

柯尔伯格把个体道德判断看作道德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认为道德判断首先是道义选择性判断,回答“什么是正确的”;其次是道德责任判断,回答“为什么我必须这么做”。他对“学生知行不一”这一普遍现象进行分析后发现,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水平越高,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程度也就越高;德育的重点是促进学生道德认知能力尤其是道德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在社会结构调整、价值观多元并存的新形势下,反思高校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重他律轻自律”“言行不一”等现象,深感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非常重要和迫切。价值观教育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可以借鉴“道德判断两难法”“公正团体法”,多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组织辩论赛、讨论会等活动,为大学生价值观念的主动建构创设情境,使他们有条件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通过生动的价值观体验激发积极的价值情感,增强自我选择和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意志力。学校则应淡化考核、监督、说教等他律措施,调动和发挥大学生自律意识。

(四)体现阶段层次,实施差别化、个性化教育

道德认知论提出的“三水平六阶段”为高校价值观教育破解“笼统”“抽象”、重共性教育轻个别教育的困境提供了借鉴。不可否认,大学生的价值观认识水平、判断能力、选择取向、稳定程度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是进行差别化、个性化教育引导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应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量、座谈讨论等形式了解大学生群体所持的价值观现状,其次根据个体的价值观点和认知水平区分不同的水平层次,再次是制定分阶段、系列化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最后在“两课”学时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课时来落实上述环节的具体内容。教师从讲授者变成组织、倾听、咨询、引导、评价等身份角色,学生从接受者变成参与、体验、分享、思考、实践等身份角色,重点采用分组教学、个别指导等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讲座、研讨、参观等教学辅助活动保证差别化教学效果。价值观教育的评价方式也要体现过程性、差别化的要求。

(五)丰富教育载体,加强隐性课程建设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是个体与社会道德环境相互作用后建构起来的。他不但重视道德讨论和道德课程对促进道德成长的作用,而且重视道德养成的个体生活环境,认为家庭、学校、社会等形成的“道德气氛”就是隐性课程,个体潜移默化地从隐性课程中获得更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体验并形成道德观念。高校的隐性课程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一是注重开发“两课”之外的公共课程、专业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资源,发挥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用各门学科中蕴含的科学精神、缜密逻辑、学术思想、人文艺术等德育因素来引领大学生树立积极价值观。二是用优秀教师的治学态度、职业道德、仁爱情怀感染和鼓舞学生。三是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以高雅的环境、活跃的社团、丰富的活动促进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四是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载体使大学生深入社会丰富感知,主动体验,加深理解,促进认同。五是建设体现主流价值观的新媒体系统,既要注意净化网络环境,还要开设更多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自我教育主题网站,利用微博、微信群和手机客户端等交互平台开展理论和现实问题讨论、咨询访谈、案例分析等,把价值观引领做细做实。

[1]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柯森,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2]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M].郭本禹,何瑾,黄晓丹,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张玉茹.柯尔柏格道德认知发展论及对主体德育模式建构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4(6):3-5.

[4]鲁静. 价值观教育的日常化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4(5):7-12.

[5]刘蕴莲.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教师教育研究,2014(5): 106-109.

(责任编辑:吴 芳)

Enlightenment of Kohlberg’s Theory of Moral Development to Values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o Jianping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China)

Kohlberg’s theory of moral development was used to improve values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Suggestions were as follows: highlighting the philosophy of people-oriented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ursuit of practical value of individual students, strengthening the empirical research and exploring rule of the university values education, combining self-discipline and heteronomy, laying empha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value judgment, implementing differentiated and personalized education to reflect the stage and level, enriching the education carrier, enh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ecessive courses.

theory of moral cognition; values education; reference; countermeasure

2014年度秦皇岛市社科联项目“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4WT055);2014年度秦皇岛市社科联项目“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2014WT056)。

2017-03-28;

2017-04-12

赵建平(1970- ),男,河北省昌黎县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德育研究。

10.3969/j.issn.1672-7991.2017.02.013

G641

A

1672-7991(2017)02-0071-04

猜你喜欢

柯尔伯格个体
我的爸爸叫焦尼
它就是曼提柯尔
No.5扎克伯格又抛股票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我”来了
扎克伯格赴欧洲议会道歉
争先
神奇校车:地球内部探秘
运用柯尔效应协助中学女生合理避经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