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苏州新式中等教育的起步
2017-03-09陶列英
陶列英
(苏州第一中学,江苏 苏州 215006)
清末民初苏州新式中等教育的起步
陶列英
(苏州第一中学,江苏 苏州 215006)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实行教育改革,建立新式学堂。在晚清教育改革的推动下,苏州正谊书院于光绪二十九年改为苏州府中学堂,紫阳书院亦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先改为校士馆,而后又于光绪三十年(1904)改办为江苏师范学堂。从此,苏州新式中等教育全面启动,涌现了一批不求名利的教育实干家,他们致力于发展新式教育,促进了苏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从苏州新式中等学堂的兴起,教会中等学校的创办等方面,采用史学研究和方志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清末民初的中等教育在苏州教育发展史上的地位,为今天的教育改革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式提供启迪。
新式学堂;苏州新式中等学堂;教会学校
序言
新式教育主要是指中国近代仿效西方创办的新式学堂,教授近代的科学知识,如算数,国文,自然科学学科等,它是在西方列强侵略步步深入的情况下,在传统封建教育势力强大、影响根深蒂固的基础上起步的。新式教育从办学宗旨、教学对象、学习内容、办学模式等各方面都体现了近代教育的特征。本文以清末民初在苏州出现的以近代教育为特征的新式中等学堂为研究对象,以清末西方教会开始在苏州创办教会中等学校为上限,下限断之民国八年(1919),研究上述时期苏州市区的新式学堂和教育实干家。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和搜索引擎,发现这一时期苏州教育的学术研究较少,空白点较多,苏州各类地方志和苏州文化概论的苏州地区教育史对这一时段的记述也比较粗线条,对于各类学校的兴发过程细节不多,本文想采取通过对各类学校的兴发过程进行研究,力求构建整体性的框架,充实清末民初新式学堂研究的内容,寻找对今天的苏州教育有帮助、启迪的地方。但由于能力有限,本文在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上还比较粗浅,在以后还将收集更多的资料,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研究,充实我的论文。
一、新式学堂的兴起
鸦片战争后,列强迫使中国打开国门,民族危机逐步加深,面对西方的船坚炮利,朝野内外喊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先后开展洋务运动,兴办近代民族工业,并创办培养通晓实务人才的专门学校,如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1863年的上海广方言馆、1866年的福州船政学堂、1879年的天津电报学堂等等,但这些学校的创办,仅仅是着眼于培养实务人才,并没有改变中国科举教育考试制度的重仕轻学,不切实用的弊端。甲午之战的惨败,让朝野上下深感,传统教育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国际潮流和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要改变落后挨打的国运,必须改革国民教育体系。伴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反清革命的风起云涌,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空前严重,清廷终于在1901年开始了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意义深远的晚清十年新政,而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教育改革,“为政之道,首在得人,况值时局艰危,尤应破格求才,以资治理”,[1]“教育之兴废,为国家强弱所由系,教育之良否,为人民智昧所由分,东西各国莫不注重教育,合力通筹,以立强国智民之本”。[2]光绪二十七年(1901)9月14日,清廷颁布了《兴学诏》,“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3]清廷第一次把“兴学育才”提到显著的地位,开始在教育领域废科举,建立新式的学堂,引入新学制系统。
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个比较完备的学制——《壬寅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目标、修业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关系,但“壬寅学制”没有实施。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第二次颁行学制文件《奏定学堂章程》,又称为“癸卯学制”。“癸卯学制”将整个学校教育分为三段七级,整个学制长达二十九年至三十年。学制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规定自1904年开始逐步实行,这是中国正式施行的新式学制。“癸卯学制”的颁布,标志着新国民教育体系开始了全国性的启动,但新学堂和科举的并存使新学的推广困难重重,朝廷也意识到了“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4]于是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下诏废止科举,令各地广设学堂。科举制的废除,为近代学堂的兴起扫除了一大障碍,由此国人办学的热情高涨,全国兴起了创办新式学堂的高潮,中国新式教育获得了空前发展。
在此背景下苏州紧跟时代,在教育领域也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苏州文化素来开放、宽容,历来重视教育,民风好学,在当时苏州是江苏省会城市,巡抚衙门所在地,又靠近最早开埠的上海,得风气之先,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于是,20世纪初苏州就出现了政府提倡、官吏督促、士绅热心的办新学局面。
二、新式中等教育的起步
1.普通中学的兴办
光绪二十九年正月,江苏巡抚奏请“正谊书院”改办为中学堂。因苏州是江苏的省会,遂将学堂定名为“苏省中学堂”,这是苏州第一所官立中学。“候补道”刘体乾为学堂总办,原参加科举府试的童试生录取为“苏省中学堂”的首批学生。之后,中学堂划归苏州府经办,并由省学务处襄办,改称为苏州府中学堂,实行五年制教育。曾任苏州知府的江衡被委任为第一任监督(校长),清庶吉士教馆、曾主讲南京格致书院的王鹤亭为第一任总教习(教务主任)。江衡后,潘浩、刘传福先后担任学堂监督。学堂的课程设置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仍占相当比重,但又开设西政、西艺、西史,毕业生也参照科举功名,预科毕业奖优岁贡,本科毕业奖举人、中书、部司务称号。据民国《吴县志》记载:“宣统元年五月,本科毕业奖举人,内阁中书者,张玉鹿等三人,奖举人、中书科、中书者,夏彭年等十九人,分省补用通判者,朱同云等四人。奖举人,分省补用知县者,夏庆衡一人。”[5]苏州府中学堂虽然只办了十年,毕业学生四届,但办学功绩显著,在苏州开启了“西学东渐”的先声,开创了苏州现代教育的先河。在苏州府中学堂总教习王鹤亭的纪念碑上,这样评价苏州府中学堂的功绩:“师道既立,善人斯多,先觉所资,后生是则。沧浪一水,如仲淹之于河汾,茂叔之于濂溪也。”国民党元老、新闻界先驱的叶楚伧,中国近代诗人、同盟会领袖之一、南社创始人之一高旭,著名教育家、苏州中学首任校长汪懋祖,称为武侠小说鼻祖的章回小说家程瞻庐,中国第一个写出天文通史的朱文鑫等都毕业于苏州府中学堂。
1905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部,管理全国学务,王同愈等苏州地方绅士感觉到了创办新式学堂的时机,也申请在苏州设立学务公所,兴办新式学堂。1905年底,长元吴学务公所成立(不久,学务公所改为学款处),王同愈、蔡俊镛等30人当选议董。在苏州学款处运作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初,江苏巡抚陆元鼎同意学款处的要求,将紫阳、正谊两书院的常年息款和长元吴三县的“宾兴款”用于创办公立中学。据《吴县志》载:“公立中学堂由郡绅翰林院编修王同愈、蒋炳章,候选盐运司运同吴本善,甘肃补用知府彭福孙会议,以本城紫阳、正谊两书院及宾兴公所田租典息等款项开办,并拨款特建校舍。”[6]王同愈等士绅拿到允准办学的批文后,公举蔡俊镛为监督筹办中学。1906年冬,蔡俊镛赴日本考察,1907年初回国,按日本的校园模式口字院建校舍,学校占地面积约12亩。2月公立苏州第一中学堂正式开学。因学校设在玉带河草桥南堍井义坊(今公园路)东首,苏州人习惯称它为草桥中学。首批录取学生24人,开办初,定五年一贯制,不分初高中,凡年满16岁的高等小学毕业生(或相当于高小)即可报读,课程设置有国文、经学、修身、英文、经济、数学、体操、化学、物理、历史、图画、唱歌等,另外还开设了选修课,如球类、国术、金石、竹丝、音韵学、度曲、尺牍、剥制(制作标本)等,这些课程除经学教授四书五经外,其他学科和现在中学所开的课程没有多少差别。据叶圣陶1910、1912年的日记所录,他当时上的课有东洋史、英文、化学、代数、图文、作文、中国文学、体操、法制、经济、经学,而且需每日早晨到校后“礼孔子”。蔡俊镛认为,办好一所学校,最主要的是聘请到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教师。基于此,该校聘请的教师中有经学家程仰苏,国文造诣精深的胡石予、孙伯南,武备学堂出身的魏旭东等先生。第一届学生于1912年毕业,共6人,叶圣陶、顾颉刚、王伯祥、吴湖帆等即是这一届毕业生。
辛亥革命后,原苏州府的长洲、元和、吴县建制撤销,统一改称吴县,1912年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改名为吴县县立第一中学校,同年江苏都督府根据民国教育部废除清廷的教育宗旨、撤销部分官办学堂的指令,停办苏州府中学堂,学生整建制并入吴县县立第一中学堂。1913年7月改名为江苏省立第二中学校,校长袁希洛,学制四年。公立第一中学和县立中学时期,学校培养了很多人才。如作家王伯祥、教育家叶绍钧、历史学家顾颉刚、书画家吴湖帆、雕塑家江小鶼、文学家范烟桥、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等。
清朝末年,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女子教育的呼声日高,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就认为:“故治天下之大本二:曰正人心,广人才。而二者之本,必自蒙养始。蒙养之本,必自母教始。母教之本,必自妇学始。故妇学实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也。”[7]苏州的爱国人士王谢长达也认为:“男女不平等之最大原因,为受教育的不平等。”[8]因此要真正做到妇女解放,需从教育着手。于是,王谢长达与陈星昭、周修辉等人募集了近两千元钱在严衙前(今十梓街东段)租赁房屋,光绪三十二年(1906)创办振华女子两等小学堂,取名“振华”,旨在振兴中华。
1917年,王谢长达的女儿王季玉由美学成回国,接替母亲掌理振华女学,认为“以当时苏地女子中学,尚付阙如,窃思中学为高等教育之基础,欲求高深学问,则非先受中等教育不可。”[9]力主“提高女权,亦非重视女子中等教育不可”,[10]于是决定在振华女学筹设中学部,学制四年,附设英、理两专科。创办初,学生只有5人,至1921年秋,学生增至一百余人。学校开设国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图画、音乐等课程,强调英语教育的重要,开设高要求的英语课程,同时,也不降低国学及传统文化课的要求。学校重视适应学生个性与需要,设置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各项能力。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教育质量,王季玉聘请社会名流蔡元培、胡敦复、李根源、张一麐及名师俞庆棠、竺可桢、王佩诤、贝时璋等为校董,中外著名学者如章太炎、胡适之、吴贻芳、贝时璋等以及美国教育家杜威夫人、法国孟纳博士、美国陀开大学教务主任罗索博士及夫人、英国剑桥大学院长佛莱女士先后莅校指导讲学,对学校成就倍加赞誉。因学校的教学质量高,振华女中在当时有了较高的社会知名度,甚至吸引了男生。学校还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学生离校后,独立生活、工作和管理的能力大都较强,能够较快地适应社会工作。
2.中等师范学堂
光绪三十年(1904),江苏巡抚端方认为兴办新学,师资尤为重要。于是在紫阳书院旧址建立江苏师范学堂,培养初级师范及中学教员,学生分为初级、优级两级,也称两级师范学堂。开设初,因校舍狭隘,先招讲习科一个班和速成科三个班,学生共160人。第二年添招初级师范本科和优级师范选科(分文史地、数理化、生物三科)及体育专修科,聘请著名学者罗振玉为监督(即校长),日本史学家、文学家藤田丰八为总教习,国学大师王国维任教习。罗振玉在学校倡导勉励学生自行深究学识,研求技艺,并开始运用演示、观察、实验和实习等新的教学方法。当时王国维先生主攻西方哲学,在校主讲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课程。1912年,学校改名为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由杨月如任校长,要求学生注全力于德智体之发达。
光绪三十一年(1905),苏州学务处创办长、元、吴公立师范传习所,每期半年,至光绪三十三年共毕业六期。
光绪三十一年(1905),苏苏女子两等小学堂附设幼稚师范班,设裁缝、心理等课程。
光绪三十二年(1906),私立大同女子两等小学堂,设简易师范,校址在元和县旧学前书院弄。
光绪三十二年(1906),振华女学附设简易师范科。
宣统三年(1911),官立中等工业学堂附设工业教员讲习所。
按照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和三十三年(1907)清廷先后颁布的《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当时苏州的初级师范学堂学制完全科为5年,简易科为1年,女子师范学堂修业年限为4年。初级师范学堂开设的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教育学、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习字、图画、体操。女子师范开设的有修身、教育、国文、历史、地理、算学、格致、图画、家事、缝纫、手艺、音乐、体操等课程,体现女师的特点。
1912年,江苏省公署改江苏师范学堂为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设本科、预科、讲习科三科,校长杨保恒,初招学生279人。
1912年,江苏省公署委派杨达权在盘门新桥巷创办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设预科、讲习科,校长杨达权,第一届毕业于1917年。课程设置有文史、数理化、音体美、家事、缝纫、手工等,要求学生“忠诚、老实、质朴”,体现了女校特有的特点。
1912年长、元、吴公立师范传习所改名为吴县师范讲习所,后又改名为吴县县立师范学校。
3.中等职业学堂
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颁布《奏定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规定了各类实业学堂的办学宗旨。据此,苏州地方政府也开始创办职业学校,培养专业人才。
光绪三十三年(1907)苏州知府何德刚在盘门内小仓口创办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自任监督(即校长),1912年改名为江苏省立第二农业学校。1913年,农校在古运河下津桥附近征到76亩地作为校址建筑校舍,1914年6月,新校址落成,11月学校迁入新校址,并以此时间为建校纪念日。农校的农业科共开设二十门课,其中普通课(基础课)八门:修身、中国文学、算学、物理、化学、博物、农业理财大意、体操。农业科目(专业课)十二门:土壤、化肥、作物、园艺、农产制造、养蚕、虫害、气候、林学大意、兽医学大意、水产学大意以及实习等。1912年,学堂更名为江苏省立第二农业学校,设农学本科、预科,第二年增设蚕学预科。
光绪三十四年(1908)苏路公司总理王清穆、协理张謇、王同愈和许鼎霖等在盘门内新桥巷创办苏省铁路学堂,是苏州第一所工业学校,经费来源于苏路公司筹措和学费收入,学堂创办人自任学堂监督。
宣统三年(1911)蒋宗城将三元坊旧学务公所改设官立中等工业学堂,开设染织、图稿绘画等课。1912年,官立中等工业学堂和苏省铁路学堂合并定名为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校址设在苏州三元坊,设土木、染色、机织三科。
光绪二十九年(1903),史量才在上海创办女子蚕业学堂,1911年迁到吴县浒墅关镇,改私立为公立,1912年改校名为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设中等养蚕科。
1912年在沧浪亭高等学堂旧址筹建省立医学专门学校。1913年1月开学,这是皖、苏、沪地区的第一所现代医学校。
三、教会中等学堂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由此西方的传教士取得了合法进入内地传教的权利,但由于当时中国遭受外国欺凌,中国人极力反对外来侵略者,西方教会在中国的传播非常困难。据伦敦布道会记载,他们在上海九年才发展了21个信徒。面对这种情况,教会开始改变策略,把目标放在办学上,通过教育来赢得认同,减少传教的阻力。因此兴办学校,就成为教会扩大影响,传播福音的重要手段。中国基督教教育调查会就传教士注目的眼光由教堂转向课堂的目的曾这样表述:“特基督教会之学校,初非专门之教育家所设立,其志亦并不在教育人才以促进教育之进步,乃欲以学校为一种补助之物,以助其宣传福音之业。”[11]1868年,以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为首的中国使团在访美时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中美《续增条约》(亦称《蒲安臣条约》)。条约第七款规定:“嗣后中国人欲入美国大小官学,习各等文艺,须照相待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待。美国人欲入中国大小官学,习各等文艺,亦照相待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待。美国人可以在中国按照指准地方设立学堂,中国人亦可在美国一体照办。”[12]美国人由此取得了在中国开办学堂的条约权利。由此在苏州办学堂也就成为传教士在苏州传教布道的突破口和关注焦点。
1.教会中学
光绪十年(1884),存养书院扩大校舍,提高教学程度,改名博习书院,书院首任院长为潘慎文,此后主持院务的有衡特立、韩明德、文乃史。光绪十四年(1888),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学塾部报告称博习书院“所选课程备具合宜,更有格致房,机器房,并一切器皿机械”。[13]到甲午前后,这所书院已成为监理会在华开办的学制最规范、水平最高的一所学校。1896年春书院增设英文班,由韩明德夫人教授。1899年春,博习书院迁往上海合并到上海中西书院。
光绪十八年(1892),美国长老会传教士海依士(J.N.Hayes)由美来苏州,在葑门十全街租赁彭氏房屋,招收中小学生,聘请一名华人教习,开办萃英书院,海依士自任校长。虽只招收了5名学生,但其中3名是中学生。根据“中学”这个概念界定看,该书院是整个苏州地区真正意义上教会中学的开端。光绪二十年(1894),该校迁至阔家头巷,租赁李氏房屋为校舍。光绪二十六年(1900),海依士在美国获得捐款,又将木杏桥戈氏住宅改建为校舍。光绪三十年(1904),迁至阊门外津桥石排巷中西学堂内。中间因教会在杭州办之江大学停止对其拨款而停办,宣统三年(1911)教会重新拨款恢复办学后改名为萃英中学,并将所办小学改为附小。
光绪八年(1882),美国监理会孙乐文(D.L.Anderson)牧师来华,光绪十年(1884)调至苏州,在宫巷堂传教。孙乐文在宫巷创办书院,光绪二十一年(1895)11月正式开学,这是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继天赐庄博习书院后,在苏州办的第二所书院。课程除英语外,还有国文、算学、自然科学常识和神学课。学生们参加汉语早祷,读中英文对照的福音书,因讲授内容有中学和西学,所以习惯上也称作宫巷中西书院。
光绪二十七年(1901),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创建了东吴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更名为东吴大学附属中学,由于是东吴大学的附中,中学部只设主任,不设校长。
光绪二十八年(1902),美国基督教圣公会传教士韩汴明、聂高莱在桃花坞廖家巷东首租用毗连民房两栋,开办了一所学堂,并从常熟延聘中国教士吴子亮、张吉人二人来苏,购置课桌椅,劝勉学生入学。当时,教师有韩汴明、聂高莱、吴子亮、张吉人四人,韩汴明任校长,聂高莱协助韩一起主持校务,吴子亮、张吉人二人襄助一切。学生有郭书清、张桂生等四人,学校既无校名,也无固定学制,外界称其谓“圣公会中西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学校从桃花坞廖家巷东首旧址,迁至宝城桥街新址。在校学生增至张福元等十二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随着校舍的扩大,学生也增至129人,且绝大部分寄宿校中。此时,学制开始建立,设置预科和本科,分班授课,预科相当于高小,本科相当于中学,学习期限均为四年,学校正式定名为“桃坞中学”,成为上海圣约翰大学的附属中学,本科毕业生可免试升入“圣约翰大学”。学校设中文班和英文班。中文班课程以国文为主,所学又以古典文为主,包括史、诸子、诗歌、古文、书牍等,此外,还有本国史地和法制、经济、珠算和图画等课程。英文班除以英文为主外,还设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制图、世界历史、世界地理等课程。中英文班的所有课程必须兼修,学生在中文班及英文班都修业期满,取得两张毕业文凭后,才能正式毕业,因此学生英文程度在当时比其他教会中学学生高,这为学生升学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1912年起学制改为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桃坞中学以“修道为教”为办学宗旨,开办后的数十年中,一贯注重宗教课和宗教活动,强化对学生宗教思想的灌输。
光绪二十六年(1900),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派遣传教士海淑德(H.L.Askew)来苏州筹办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11月正式开学,因学校开办时海淑德已故,为纪念她,学校命名为景海女塾,取“景仰海淑德”之意,美国监理会传教士贝厚德(M.E.pyle)为第一任校长。景海女塾的办学宗旨,是对中国“上等社会”的女子进行基督化教育,学校分高、初中,课程除国文课外,全用英文课本和美国式的教学方法。
光绪二十九年(1903),金振声女士开办的英华学堂设初中部,成为一所初级中学,分为男、女两部,光绪三十年(1904)女子部迁入慕家花园,名为英华女子学校,设小学部、初中部和幼稚师范科等。
宣统元年(1909),麦嘉祺的浸会小学迁址临顿路谢衙前,增设中学部,1912年获得美国西门夫人(晏女士)的捐款,改建校园,因晏女士捐款之故,1913年改名为晏成中学。
宣统三年(1911)蓝纱斐女士的慧灵小学迁址临顿路谢衙前,改名为慧灵女中。
到民国初,苏州先后建立过英华初级女子中学、东吴大学附属中学、景海女塾、萃英中学、桃坞中学、晏成中学、慧灵女子中学等七所教会中学和博习、宫巷两所书院。这些学校全部为美国教会所办。从派系来看,英华初级女子中学、东吴大学附属中学、景海女塾和两所书院属于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萃英中学属于基督教北长老会;桃坞中学属于美国基督教圣公会;晏成中学、慧灵女子中学则属于美国南浸信会。
清政府虽然在20世纪初颁布了“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但由于教会享有特权,苏州教会中学从创建起,并不受清政府管理,学制、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设置均由各学校自行决定且较为随意。如,晏成中学实行选科制,高中分文、理、商3科;桃坞中学设立预科和本科,预科相当于高小,本科相当于中学,本科为四年。清末民初很多教会中学正处在从小学向中学过渡、发展、完善阶段,所以,学校没有完备和成熟的学制。
2.中等职业学校
宣统三年(1911),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创办私立博习医院护士学校,由美籍外科医生苏迈尔主办,以“辅助卫生医疗事业,培植护理人材”为宗旨,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卫生类院校之一,初创时学校既无固定校舍、校址,教学设备、教学制度也不完备,仅招男生。1916年在中华护士会注册。
1917苏州景海女塾改为景海女子师范学校,开设音乐师范科、高中师范科、幼稚师范科三个科,并附设幼稚园,以后又增设日间托儿所。女师重点培养幼儿教育师资,教材、教法、设备以及儿童活动内容,均照搬美国幼儿师范,各科教师均由传教士担任。该校对中国幼儿教育影响很大。
结 语
从教会学校创办开始,清末到民初,苏州各界为培养新式人才,创办了各类中等学堂,这些新式学堂引入了近代西方的办学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发展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实际不断完善学校的学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传授学生先进的科学知识,提高了苏州教育水平,促进了苏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苏州新学走过了他的童年时代。
[1]光绪朝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8:4666.
[2]清末筹备立宪史料: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1022.
[3]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224.
[4]奏请递减科举折[M].光绪政要:卷二十九.
[5]李根源,曹允源.民国吴县志:卷二十七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401.
[6]李根源,曹允源.民国吴县志:卷二十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442.
[7]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女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87.
[8] 蔡孑民先生演说[J].振华季刊,第二卷,第一号.
[9]季玉.三十年来校史报告(1036-08)[Z].振华女学校三十年纪念刊.
[10]安树芬,彭诗琅.中华教育通史:第13卷[M].北京:京华出版社,2010:2856.
[11]史静.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知识分子[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43.
[12]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M].北京:三联书店,1957:263.
[13]中华监理公会五十周年纪念刊:中文版[Z].
责任编辑:孙延波
G642.46
A
1671-4288(2017)04-0103-04
2017-01-26
陶列英(1963-),女,浙江绍兴人,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