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培育对策研究
——以潍坊市部分高校为例

2017-03-09崔会敏李勤杜春艳

潍坊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潍坊市问卷文明

崔会敏,李勤,杜春艳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培育对策研究
——以潍坊市部分高校为例

崔会敏,李勤,杜春艳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以潍坊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为例,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开展了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并针对调查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提出了几点建议。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对策

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也关系着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潍坊市科学技术局软科学项目“潍坊市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培育对策研究”课题组成员以潍坊市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为样本,进行了抽样调查工作。开展本调查工作的目的在于了解潍坊市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寻找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对策。

一、调查问卷说明

(一)调查问卷的编制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33道题,其中主观题1道,客观题32道,单选题29道,多选题3道、填空题1道。调查问卷涉及了潍坊市大学生生态文明基础知识、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及其践行、对潍坊市生态状况的满意度及建议等多方面内容。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课题组以潍坊市在校大学生为例,在调查对象和调查范围的选取上,涵盖了处于潍坊市不同生态区域的本科和专科院校的大学生,本科院校我们选取了潍坊学院(市区)和潍坊医学院(浮烟山生态区域),专科院校为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市区)、潍坊职业学院(滨海新区)、山东经贸学院(白浪河湿地)和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本次调查问卷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课题组在问卷网上制作并发布了调查问卷,在以上几所高校中组织大学生进行网络答题,参与答题的学生共523人,答题学生涉及多个年级,低年级(大一、大二)占87.38%,高年级(大三、大四)占12.62%。同时,课题组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在上述高校校园内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束后,运用问卷网的统计功能,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汇总。

二、问卷结果分析

(一)生态文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题组在这一部分设置了8道题目,7道单选,1道多选。内容涵盖了“生态文明”这一概念的由来及其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当问到生态文明提出的时间时,只有16.44%学生选择了正确答案。当问到:201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样的物种、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来,您认为您对这个主题的内容的了解和关注程度是:”绝大部分同学回答“了解一点”。在问到生态文明意识包含哪些内容时,523个调查对象中没有1个人选择正确答案。

上述数据说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方面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处于仅仅知道一些生态文明的名词、还没有真正理解其内涵的状态。

(二)生态文明意识水平

当问到大学生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时,有高达92.55%的受访者认为密切相关,说明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环保责任意识。但是在调查是否愿意缴纳环保费时,高达52%的受访者选择了不愿意和不太愿意,可见在环保问题涉及到自身利益时,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态度开始含糊,不能清晰地把环保放在首位,与前一个问题反映的大学生的较强环保责任意识有些矛盾。在法制意识方面,本问卷设计了2道题,一道单选,一道多选。考查法制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时,93.36%的大学生肯定了法制对环保的重要作用。但是当问到“到风筝广场游玩发现有损害环境的行为时,你会怎样做?”时,28.68%的人认为损害环境的行为不对,但不愿多管闲事,1.72%的人认为这种行径无所谓。可见,大学生具备较强的生态文明法律意识,但当遇到实际问题时,一些大学生却不能勇敢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环境,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个人访谈时,一些大学生谈到不知道往何处投诉,还有的大学生不确定此类行为是否构成违法。

综上所述,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生态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但是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却缺乏奉献精神,对社会公认的不文明行为的克制力较强。

(三)生态文明意识践行状况

课题组在调查中问到使用一次性饭盒情况时,40.34%大学生认为自己做得“一般”,认为做得“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分别是16.83%和9.73%。可见,高达67%的受访大学生不能自觉进行环境保护。在问到是否愿意进行环保宣传时,选择“基本愿意”的大学生占24.67%,“不太愿意”和“非常不愿意”的占25.68%,就像环保宣传这样最基本的不需花费太多体力精力的事情大学生的意愿却不强烈,这出乎课题组成员的意料。在访谈时有大学生表示:做宣传是形式主义,作用不大;也有受访者认为这应该是政府主导的事情。

以上数据表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践行程度不高,未将生态文明意识完全转化为外在的行为,知行不一。另外,大学生对他人生态文明行为进行良性引导的能力不足。

(四)潍坊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对于这一问题,问卷设计了4道题目,3道单选,1道填空。当问到“您对潍坊市生态状况满意吗?”时,受访者表示“基本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占60%以上;“您知道潍坊峡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入选山东十佳最美湿地吗?”40%大学生表示“不知道”;对于“您了解潍坊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吗”的问题,高达37.7%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根本不了解”;调查“是否参加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时,71.51%的大学生选择了“从未参加过”。

这些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对本土生态环境现状比较满意。但遗憾的是,了解生态建设措施和成果的大学生不多,实际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人数更少。

三、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主阵地作用

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来自于学校日常学习和生活,它在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中起主导作用。

1.充分利用好校内相关课程的教育作用

一方面,要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教育资源,而且授课对象是所有大学生,因此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另一方面,进行生态文明新课程的开发。如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背景开发不同课程,如建筑工程专业可以开设“生态建筑学”、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可以开设“微生物与生态环境”、机电一体化专业可以开设“绿色机械制造与维修”、水产与养殖专业可开设“水产生态学”等选修课。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基础知识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且将生态文明和专业相联系,这样大学生不只在学校中接受了短期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后也会注意生态环保,这样无形中将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延伸到了校外。

2.充分发挥环保社团等学生团体的作用

学生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环保社团的指导,支持社团举办“地球一小时”、“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环保宣传征文比赛、设计环保标语、开展环境问题研讨会等活动,并且鼓励引导学生配合本地环保部门参与本市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帮助大学生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外在行为。

3.大力营造生态校园氛围

高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战略高度重视生态校园建设。一方面,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校园设计理念精心美化校园硬件环境,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用生态校园环境熏陶人。以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为例,该校近几年生态校园建设成效显著:“带走垃圾,留下美丽”“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宠物粪便自清理,环境整洁你我他”等标语随处可见,并且用企鹅、海豚、青蛙等可爱的卡通形象标牌展示出来,这些标牌既美化环境又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让学生铭记于心。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校园节能环保强制性规则和制度。如山东经贸学院制定了《绿色校园实施方案》对学生宿舍、教室、食堂、校园环境等建立了明确的环保节能要求,并利用环保社团和志愿者协会监督实施。这些举措形成了“以环保节约为荣”的校园氛围,有力地提高了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提升地方政府重视程度,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一方面,转变政府政绩观,地方政府部门应该转变传统的以增长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政绩观。近几年潍坊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从2011年以来潍坊市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魅力湿地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成功创建了省级生态工业园区。最近,潍坊峡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入选“山东十佳最美湿地”。这些成绩的取得说明潍坊市政府建立了“生态”政绩目标,用绿色GDP作为衡量政府政绩的目标之一。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在高校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潍坊市生态状况满意度较高,但是自身参与本市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次数却很少,比如潍坊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以下简称“创城”)持续时间很长,但是高达37.7%的受访大学生根本不知道“创城”活动,71.51%大学生从未参加过“创城”活动,了解“创城”活动的大学生也仅仅通过市区街道宣传标语知道“创城”这个词,这反映了大学生对本市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了解不多。因此,地方政府应主动和本地高校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加大在大学生中普及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及时将国家有关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本市最新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传达给在校大学生。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自我教育与培养

建设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是每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理应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但是,大学校园中乱扔垃圾、随意践踏草坪、宠物狗随地大小便、绿化带内晾晒被褥等不文明行为较为普遍。可见,部分大学生生态文明自我教育的自觉性不高,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行为有所欠缺。因此,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学习生态文明知识,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自我教育与培养。同时,也要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比如可经常参加“光盘行动”、“创建绿色城市”等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周围的人,对他人的生态行为进行良性引导,进而推进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1]赵建军.如何实现中国梦——生态文明开启新时代[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2]石迪.贵州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1,(4):43 - 47.

责任编辑:孙延波

G641

A

1671-4288(2017)04-0101-02

2017-02-21

崔会敏(1981-),女,山东平原人,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教师,硕士。

猜你喜欢

潍坊市问卷文明
请文明演绎
潍坊市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构建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潍坊市新城区公共绿地建设
潍坊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问卷网
文明歌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