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教学法在法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以国际经济法课程为例

2017-03-09王春燕

潍坊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法学专业信用证法学

王春燕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任务教学法在法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以国际经济法课程为例

王春燕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任务教学法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到法学教学将重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分配。以国际经济法课程为例,提出了任务教学设计的必要性、理论前提、实施的准备条件和具体实施步骤。建立教师作为引导者设置教学任务,以学生为教学中心,通过自主学习、相互协作完成教学任务并达到学习目的的教学模式,以期为法学教学改革找到新的思路和尝试。

任务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实例示范

现代大学教育越来越注重能力培养,法学专业更是以突出的实践性为专业特色,培养能灵活运用法学知识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人才是高校法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传统的教学方法陈旧且效率低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立体教学法等虽然被列入教学方法改革,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因仍以教师为主体设计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从属的教学角色分配,也难以解决目前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要改革讲授法为主的“教与学”格局,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并担当主角的任务教学法引入法学专业课程值得尝试,这不仅有利于重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分配,也能根本解决法学专业学生到课率低、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的现状。

一、任务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任务教学法来源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国内学界对任务教学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教学领域。教育部在《英语课程标准》中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法,尽量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的“任务型”学习方式。按照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学习不是由教师简单地传递知识给学生,而是学生通过学习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教与学的角色分配不同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主张知识不是主要依赖于教师的传授获得,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对任务教学法的概念,学者有不同的界定。国际知名学者Rod Ellis的著作《任务型语言教学》(2003年)中对任务教学模式进行分析,认为任务教学法可以细分为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个不同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任务进行详细的设计。美国学者乔纳森从教师角色入手提出了任务教学法的概念,研究教师应如何规划自己的任务教学,他提出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通过给学生设计实实在在的任务,而学生通过研究、协作完成任务,达到学习目的。国内学者对任务教学法的理解主要基于语言教学基础上,强调学生能力培养和自我调节,突出学生为学习中心的同时,强调任务为教学主线,通过任务的完成过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升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认为,任务教学法的概念可以概括为: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以学习引导者的角色参与学习过程,将教学内容具体分解为不同任务,学生通过内容研究、相互协作完成任务,并达到学习目的的教学模式。从任务教学过程来看,教师通过任务组织教学,不同于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从讲台呆板的讲授转为走下讲台、走近学生,组织学生通过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方式获得知识,是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因此将任务教学法引入法学专业课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任务教学法在法学专业课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法律知识解决法律问题的司法者、执法者、律师等法律服务者,重在对法学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一)法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任务教学法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该教学法运用到法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必须要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研究,可以从理论角度为法学教学改革找到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任务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模式如“讲授法”对比来看,讲授法对教师系统知识的传授较为有利,教师备课相对容易,也可以较为顺畅地将课程内容呈现给学生;但这种学习模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非常不利,学生被动接受课程内容,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讲授法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中主导地位的发挥,教师可以按照教材大纲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保障规定课时内完成讲授内容,比较有利于教师掌控教学进度;但对于学生而言,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实践能力的诉求却难以保障,传统的讲授法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法制化进程,大力倡导专业人才培养要和社会实践接轨,避免高校教育和社会脱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不仅具有丰富的法律理论知识、更要具有卓越的法律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的人才。因此,任务教学法在法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高校法学教育课堂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变革。

(二)培养实用型法律人才的需要

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曾被社会广为关注,法学专业曾一度被评为高校专业中的“鸡肋”专业,培养实用型法律人才需要从源头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任务教学法要求老师通过研究课程内容设置具体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进行知识探索和学习,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评价者。对学生而言任务教学法应该是一种学习方法,学生转化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完成一系列自主学习任务来掌握理论知识并得到专业技能的锻炼。

同时,任务教学法应用于法学专业课程教学对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被动的完成作业而不是主动地进行研究学习,这样的学习达不到教学的根本目的。任务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通过将任务细化分解,引导学生分组在合作、互动中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团体协作意识。

综上所述,任务教学法应用于法学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的设置,还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与各地社会现实及经济发展对接,将法学理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将结合,学习不再单纯局限于教科书的内容。努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最终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以适应社会要求。

三、任务教学法任务设计的理论前提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情境的设置在外语类课程设计中要求较高,要求教师按照教学目标设计对学生建构意义情境有帮助的问题,要求情境的创设要围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提出“协作”要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包括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问题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建构等全过程。“会话”是学生通过分组协作完成任务的关键环节,完成任务的过程需要协作,协作就是通过会话讨论任务的计划、实施、考核直至总结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智慧成果被其他成员分享,会话是意义建构的目标达到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在语言教学中也是重要的要素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四大要素中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通过“情境”“协作”“会话”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中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从以上学习过程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达到最终目标要由学生经过自身努力和协作等方式完成,而不是由教师主宰课堂完成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任务教学法要在法学专业课程中发挥作用,必须结合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对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并制定详细的教学设计。

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以实体法和程序法两大类为主。程序法课程较易引入任务教学法,如民事诉讼法学可以根据课程章节布置具体案例给学生,由学生分组完成案情分析、立案、起诉、案例审理和判决等各环节的工作,且现在大部分高校法学专业都建有模拟法庭,根据诉讼程序的设置在模拟法庭进行演示,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参与程度的效果比较明显。另外,学生通过模拟法庭、法院旁听等方式参与庭审、实地学习的效果应该得到肯定,法学专业教学计划对该类课程的实践过程均有明确的要求,本文不再赘述。

除程序法以外的其他法学理论课程如何引入任务教学法是我们考量的重点,此类课程虽以培养学生法学实践能力为目标,但教学内容仍以抽象的法学概念和原理为主,教学以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法满堂灌教学模式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内容,学生参与度低。本文拟以国际经济法课程为例,对任务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提出较为可行的教学设计方案。

四、任务教学法实施的准备条件

以国际经济法课程为例,把任务教学法引入教学,首先按照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要求,对每章节中需要设定的任务内容及任务类型进行整理,这是任务教学法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国际经济法课程内容涉及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等,教学内容侧重实践,对任务教学法引入教学较为有利。在具体任务设置时,应按照教学课时量决定任务繁简程度;要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保证任务教学法各环节的完成,一定程度上将课堂向课余空间延展,扩大了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张力。比如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一节中,任务设置为课前、课堂、课后三部分,延伸了课堂时间和空间,改变了以往学生单纯听课,无课前预习无课后复习的窘状。

其次,任务教学法不能否定其他教学方法而单独适用。在国际经济法课程实践中,综合运用了案例教学法、多媒体立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目的是汲取各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更好地解决目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缺失问题。在设置任务时注重和其他教学方法结合应用,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一节中,课前任务要求学生提前对《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进行研习,对公约的条款规定先行学习,学生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标注。同时布置相关案例由学生根据公约规定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就是将案例分析和任务教学法很好地结合加以运用。

再次,任务教学法引入法学专业课程教学,要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学生应定位为课堂的主角,作为专业学习的参与者、体验者、交流者、合作者参与教学各环节。为了更好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如何组织学生参与课程教学尤为重要。在国际经济法学习实践中,我们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从学生自我管理出发,由学生自由分组,教师适当进行调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虑:一是方便学生小组学习和讨论,一般可以按学生宿舍进行分组,保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另外为平衡男女生比例问题,还可以将男、女生小组进行对应组合共同完成任务;二是教师适当调整分组情况,如果分组中成绩分布不合理,可以适当调整,保证成绩各层次学生分布均衡,进而平衡学生的考评成绩;三是适当引入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建立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促进学习积极性。将学生自主考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根据学生小组任务完成、参与情况、课堂演示效果和课后作业上交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考评。

最后,改革传统的考核评估体系,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改变以往学期末最后一次考试确定学生成绩的做法,在任务教学法实施之前应制定新的考核办法。任务教学要求学生全程参与教学各环节,从小组分工——资料收集整理——问题提出——小组讨论——课堂演示——完成文字作业,学生在各环节中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工作是否到位,应首先由学生给出自评成绩,参与小组讨论和课件等制作的成绩由小组成员根据每名学生表现予以确定,最后由教师根据课堂演示和文字作业等评定成绩,三方成绩根据一定比例确定为平时学习成绩。学期末的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按一定比例最后确定该课程成绩。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特别是法学等文科类课程将一改平时无作业,最后只等期末考试确定成绩的现象。

我们在国际经济法课程进行任务教学法实践过程中,始终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即可。教学工作的重心不再集中于教师课堂上的口若悬河,而是由学生在课前、课堂和课后积极参与,学生学习工作量加大、学习主动性加强,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效果明显。将任务教学法应用于法学各专业课教学,“学生忙而不应该只是教师忙”就会成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的规则。而目前高校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却人为将学生屏蔽在教学主体范围外,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五、教学实例示范——任务教学法实施的具体步骤

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支付”一章,信用证是重点内容。由于信用证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运用任务教学法,我们按照课前、课堂、课后时间节点进行任务设置。

(一)课前任务。1.国际惯例研习:课程涉及到的重要国际惯例---《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UCP500,由于课时原因,在课堂上无法对条款逐条讲解。布置课前任务要求学生提前进行研读,并分组进行讨论。具体包括UCP600、UCP500条款内容研习,并根据修订情况对UCP600、UCP500条款进行对比分析。2.案例收集及分析:信用证法律争议案例较多,根据信用证需要掌握内容,按顺序由小组选取典型案例,针对信用证概念、特点、种类、信用证欺诈等进行分析,制作PPT课件准备进行课堂演示。3.实际操作及学习:教师将国际货物买卖的一份真实信用证复印分发各小组,由小组分工完成信用证的翻译和内容学习,对其中不了解的内容做出标注,鼓励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并对信用证中提到的单据进行预习了解。

(二)课堂演示。第一阶段:教师提示重点。由教师对信用证部分需要解决的任务及问题进行明确,如围绕概念、特点、种类、信用证欺诈等问题进行本课学习。第二阶段:分组课堂演示。由各小组按照分组顺序对每部分对应的理论问题和案例进行演示。如概念部分应首先结合UCP条款及课本内容对信用证概念进行分析,再将与概念有关的案例进行演示。第三阶段:问题提问解答。由其他小组学生对不明确的内容进行提问,小组成员进行解答。课件演示中可随时进行提问和讨论,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一直关注课程内容的进行,如果不能及时回答问题,可能会影响其课堂表现成绩,较好地解决了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的问题。第四阶段:教师课堂总结。由教师对本节内容的讲解、提问、讨论和演示情况进行总结,可对以上各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对案例分析的正确与否进行评判。重点对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过程中的实际运用情况进行分析。

(三)课后作业。课堂演示结束后,小组成员要及时整理相关材料,写成书面课题报告上交。包括课前任务完成情况、课堂演示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这是对课程内容的总结和梳理,也是成绩评定时重要的依据。另外,下课前可布置课后作业,如根据信用证的内容要求,制作相应的单据。可以在理清信用证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同时,更好地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四)成绩评定:根据前面具体的成绩评定标准,对学生在本堂课前、中、后的表现进行打分,把学生自评分、小组分数、教师评定分数按一定比例最后确定本节课的成绩。

结语

综上所述,任务教学法在外语类教学、高职类教学中的作用已经显现,在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还属实验尝试阶段,教学中应注意和其他教学法的综合运用。任务教学法可以使教师走下讲台,深入学生,更好地听取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意见建议,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分析和解决,提高了学习效率。任务教学法在国际经济法课程实践过程中,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较前明显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大大增强,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改观。当然,任务教学法应用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对教师任务设置的要求较高,如果任务设置不能和教学课时相匹配,就会发生规定课时内教学内容难以完成的问题等。任务教学法作为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入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以期带来教学理念及方法的变革,使法学专业更好的与社会衔接,为法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1]张小妮.以建构主义学习观整合翻译理论与实践课[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4).

[2]吴儿平,冯瑛.浅谈大学英语零班学习心理环境的构建[J].海外英语,2011,(6).

[3]毛克盾.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高校法学互动教学模式[J].美与时代(下),2011,(8).

[4]马菡,黄瑛.大学英语课程对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5).

[5]孙莲香.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5).

[6]张靖.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16,(18).

责任编辑:孙延波

G642.4

A

1671-4288(2017)04-0082-03

2017-04-23

潍坊学院2015年教研立项“任务教学法在法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教研成果

王春燕(1971—),女,山东潍坊人,潍坊学院法学院讲师,法学硕士。

猜你喜欢

法学专业信用证法学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高校书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构建
远期远付信用证及其索汇操作
国内信用证转让风险控制
我国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流变及最新调整
再现信用证溢短装之争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第三节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