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理念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分析与建构
2017-03-09郑洋
郑 洋
(淮阴工学院 院长办公室,江苏 淮安 223003)
0 引言
教育部2002年确立9所高校开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试点[1],标志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正式启动。特别是在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高校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和主阵地,但高校资源毕竟有限,更加丰富的资源蕴藏在社会。通过运用“协同创新”理念,集聚高校、政府、企业等多方资源,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既是高校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新常态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现实路径。
1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现实困囿
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十多年来,地方高校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制约着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2]。
1.1 认知层面存在浅表性
创新创业工作已上升到了国家层面,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中,很多高校并没有对创新创业教育给予足够重视,还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放一边”状态。一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狭义化理解,认为只是作为促进就业的手段和提高学生就业率的方法补充,只强调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忽视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高质量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二是存在着将创新创业教育简单化理解,认为只是招生就业部门或者教务处、团委少数部门乃至只是少数教师参加的小范围的教育活动,没有形成全校共同关注、关心、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格局。
1.2 教学层面存在割裂性
一是与专业课教育割裂。创新创业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必然是以扎实的专业背景作为支撑。但在实际中,很多高校都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单独的课程进行割裂化教学,并没有将其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没有融入进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来,这样只能算是含金量不高的创新创业教育。二是与实践培训割裂。当前,高校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多是理论知识的学习,“纸上谈兵”较多,很少有“真刀真枪”的创新创业实践锻炼,即使组织参加校内外的创新创业大赛,也基本上是为了比赛而比赛,比赛结束后项目也就被束之高阁,很少有人进行成果转化研究,更别奢谈将创新创业项目转化为创业实践。三是与行业产业割裂。现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事实上更多是停留在学校层面。行业产业参与度极低,更缺少有效互动,使得学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往往落后于行业产业前沿,滞后于企业实际需要,培养出的创新创业人才也不受企业的欢迎。
1.3 资源层面存在匮乏性
一是个性化创新创业教材缺乏。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选用的创新创业教材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SYB等项目以及模拟公司创新创业实训的教材[3],这些教材都属于舶来品,缺少依据区域特色和地方行业产业特点编写的本土化教材;另外,这些教材的内容基本都是以基础理论的介绍为主,往往缺少学生在创新创业中所需要的实践知识。二是实习实训平台缺乏。学校虽然建有一定数量的实验实训平台,但随着科学技术更新步伐的日益加快,高校教学仪器设备、实践教学平台等都已明显滞后于行业发展速度,不能满足现代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三是具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缺乏。高校的师资队伍虽然普遍学历层次很高,但大多数的教师特别是新引进的年轻教师,都是属于“学院派”,从校门到校门,没有在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的经历,更缺少创新创业的经验,所以,他们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时往往是力不从心。
2 协同创新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意蕴
所谓协同,就是指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一致地完成某一个目标的过程或能力[4]。“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呼唤协同培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单纯依靠高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凡是具有重大性、全局性问题的解决,必须用协同的理念去分析,用协同的办法去解决”[5]。
协同创新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既可以指一个组织内部各要素的协调一致,各要素相互配合,实现组织目标,也可指各参与主体为了更宏大的目标而互相配合、全力协助[6]。通过高校、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共同培养,一方面可以有效破解原先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学用脱节、师资紧缺、平台匮乏等制约因素;另一方面,能让学生与行业企业、需求市场进行相互了解,破解供需脱节,满足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1 契合培养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技术开拓、团队协作、管理运行以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7]。要达成培养目标,培养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还要有前瞻的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需要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甚至跨行业的深度合作,而这早已经不是哪一个专业甚至是高校单一主体就能独立完成的。这就决定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协调高校、政府、企业等多元主体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2.2 共享优质资源
高校、政府和企业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各自掌握着不同的优质资源,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共享三方资源,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如地方政府(这里包括高校所在区域的地方政府和所属的教育主管部门)掌握政策制定、信息灵敏优势,可进行统筹协调;高校具有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以及科研、师资优势;企业掌握行业产业的前沿技术和设备优势,同时还有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协同,可以让这些优质资源在共享、融合中产生“化学反应”,实现1+1>2的理想效果。
2.3 避免同质教学
当前,高校普遍在校生人数较多。面对数量庞大且个性不同的学生群体,学校大多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相同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创新实践的形式差异也不大。同质化的教学也导致了学生在知识结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区分度不明显,也难以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依托协同创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根据需要直接参与到企业不同的创新实践中,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教育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因为参与企业的多样性,实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破解“千人一面”的培养模式。
3 协同创新理念下创新创业多元主体的功能定位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组织系统的优化实现要明确高校、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职能定位[8]。所以,在开展协同创新理念下创新创业教育时,必须首先明确各协同主体的功能和职责,方能做到各负其职,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
3.1 政府的引导作用
在现实中,由于高校和企业属于不同的社会组织形态,追求的目标也不一样,如果单纯依靠高校和企业的自发“联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一是企业积极性不高,二是即使合作开展,也往往是低层次的合作。这时,就需要政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高校和企业做媒,牵线搭桥,帮助实现协同合作。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一是牵头举办导向性明显的创新创业竞赛,比如像团中央等部门举办的“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教育部牵头举办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在高校均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对于浓厚校园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二是可以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通过行政手段,汇聚银行、科技局、人力资源保障局等有关部门的相关职能,为开展创新创业提供咨询和服务;三是可以通过成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基金等方式,为渴望创业的大学生提供物质帮助。
3.2 高校的主体作用
高校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浓厚的科学研究氛围,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主体责任,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是要制定符合校情的组织、管理、实施和评价办法,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考核与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对创新创业的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价。二是通过文件引导、氛围营造,培育创新创业文化,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实践。三是整合分散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图书馆等部门的教育资源,明确创新创业活动开展、项目指导、平台服务以及成果孵化等方面的责任,引导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内合力。
3.3 企业的支撑作用
企业的宗旨是追求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对市场最敏感, 对创新最渴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要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参与者和成效检验着。一是利用企业对行业发展前沿把脉精准、技术研发平台先进、研发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优势,共同参与学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二是发挥企业的资金充沛优势,在学校设立资助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或对高校有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予以扶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探索。三是企业发布技术需求,对生产中需要解决的困难,以项目的形式进入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双方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并让学生参与其中,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4 协同创新理念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路径
“协同创新”理念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涉及高校、政府和企业等多方主体,在现实中,各协同体必须依据各自功能定位,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密切配合、同向发力,共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方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
4.1 协同营造文化氛围
运用协同创新理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涉及政府、高校和企业多个主体,不同的主体在价值理念、组织形态、行为方式上具有天然的差异性。文化是一个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深层动力所在[9]。要形成长期的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就必须强调文化认同,使其具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
一是,在精神文化层面。政府、高校和企业都要提高认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战略,从而自觉地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视为应尽责任和使命担当,在强化认识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并在价值追求、目标确立等方面达成一致,这样才能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时,要特别强调创新创业理念的确立和引导,要将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怕挫折等创新创业的必备素养。
二是,制度文化层面。制度具有行为引领和刚性约束的作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设计具有竞争力和优越性的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各协同主体的行为,并不断激励协同主体共同创新。一方面要通过制度来保障协同各方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利益诉求,以调动政府、高校和企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在高校内部制度中合理融入具有创新创业导向的元素,通过制度设计来调动和保护师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三是,行为文化层面。高校要充分利用好各协同主体的优势资源,主动邀请企业高管、创业成功人士来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打造出一批校政企共同参与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品牌活动,使得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从“无动于衷”到“怦然心动”,进而实现“毅然行动”,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一种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优秀品质。
4.2 协同开展课堂教学
理论知识对实践行动具有指导作用。高校要密切各协同主体,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系统化且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理论教育,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创新创业知识,增强创新创业能力。
一是,优化课程体系。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选用的教学计划、教材选择大体一致的特点,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必须根据社会、企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要求,与协同单位一起定制符合需要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一方面,校企双方可以依据创新创业培养目标,借助高校教师理论功底深厚、熟悉教材编撰特点,企业技术人员了解行业前沿技术、掌握一线实践经验等优势,共同组建课程开发工作小组,合作编写校企创新创业合作教材、共建案例库。另一方面,高校要将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与专业课教学交叉融合,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素养能力培养融入专业理论课、教学实践课等各教学环节,实现依托专业知识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二是,改进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开展针对性教学,以满足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对于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类课程,可采用大班教学的形式,并辅以创业成功人士讲座等手段,来提高普及率和学生的参与度,保证必要的教学效果。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同学,则要采取小班制教学模式进行系统的创业能力培训,突出课堂讨论,注重每个学生的教学体验。后期如果有条件,还可以突出社会、企业的作用,采用校企双导师模式,让学生进入老师的工作室,进行创新创业的模拟实践。
三是,共组师资团队。师资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对于高校而言,虽然承担创新创业教学任务的教师普遍学历很高,但大多数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少实践经验;而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虽然理论水平不如高校教师,但因长期在工程实践一线工作,熟悉行业产业发展趋势,且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因此,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要充分利用两者所长,共组师资团队,通过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实效。高校一方面要对加大高校教师的培训力度,选派指导老师到企业锻炼,培养工程实践能力,进而提高教师创新创业的实践感知;另一方面要主动聘请企业优秀人才、特别是创业成功人士来学校担任特聘教授、创业导师,参与教学任务,传授创业经验,分享创业感悟。
4.3 协同指导双创实践
高校在做好创新创业理论教育的同时,还要协同多元主体,主动搭建实践实训平台,让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一是,利用各类竞赛进行创意训练。近年来,无论是国家还是省、市层面包括高校本身都开展了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这就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训练机会和展示舞台。高校要积极利用这些竞赛活动为载体,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此类高规格的竞赛活动,在模拟训练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与企业协商,举办专项的创新创业竞赛,如江苏某高校与地方旅游部门、文创公司合作,举办旅游产品创意创业大赛,遴选出市场前景好的创新创业项目,对参与学生进行专门训练,帮助提升创业素养,进而获得创业机会。
二是,整合校内外平台提供实训载体。高校一方面要整合校内各类实验室、实训基地等现有的实习实训场所,实现校内教学科研平台资源的共享,提高平台效益;另一方面,要善用地方和企业的创新创业资源,运用“拿来主义”,主动共享政府和企业的各类研究场所、研发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实训,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三是,依托孵化载体开展创业实践。目前,政府和高校为了鼓励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先后建立了大学科技园、创业基地等一批创业孵化基地。高校可以在前期创新创业辅导的基础上,鼓励大学生依托之前在创新创业竞赛获奖的项目,在创业孵化基地成立公司进行创业实践。为此,高校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利用创业孵化基地的优惠条件,申请免费用房和政府为创业企业提供的无息、低息小额贷款等;另一方面,要加强服务,帮助学生兴办的创业企业聘请优秀创业成功者、风险投资家组成创业导师团队,对创业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帮助学生创业实践。
5 结语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高校应以协同的理念、开放的胸怀、共享的姿态,加强校政、校企合作,不断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广阔的舞台。
[1] 张凯亮.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2):21-23.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EB/OL].[2015-05-04].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505/187212.html.
[3] 文丰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12-14.
[4] 曹青林.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69-176.
[5] 陈桂香.高校、政府、企业联动耦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分析—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5(1):42-47.
[6] 汤其成,周继良.大学协同创新:制约因素与改进思路[J].煤炭高等教育,2013(3):1-6.
[7] 刘玉威,闫健,武海滨.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及其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6):23-26.
[8] 李成龙,叶磊.多元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高校科技,2016(6):67-69.
[9] 张继延,周屹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协同培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7):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