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量子力学哲理与中医具身临床思维的相关性研究

2017-03-09胡臻潘少华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测量思维临床

胡臻,潘少华

(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科,浙江 温州 325027;2.中国科学院 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90)

·学 术 争 鸣·

量子力学哲理与中医具身临床思维的相关性研究

胡臻1,潘少华2

(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科,浙江 温州 325027;2.中国科学院 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90)

人类所拥有的一切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都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这种独特的意识活动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推动中医发展的重要因素与这种充满神秘色彩的量子力学哲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笔者首先分析领会量子力学的重要理念,包括整体观和互补性原理,进而对比充实中医理论的相应概念并结合临床实际论述了中医具身临床思维的三个基本程序,探讨中医临床诊疗中的个体化特征以及整体思想,揭示量子力学哲理与中医具身临床思维的相关性。

中医;量子力学;具身;临床思维

《具身医学:中医现代化的新模式》[1]一文刊出后,在学术界,特别是医学界引起了关注和讨论[2],针对有学者提出中医具身医学与临床思维的关系的问题,笔者从量子力学哲理的角度,探讨中医具身临床思维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揭示中医具身医学的科学本质。

人类科学文明发展过程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意识的发展历史。人类所拥有的一切知识产生和发展都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当量子力学理论奠基者们,创建了一个崭新的物理理论的同时,也建立了一个崭新的量子概率理论,来研究人类的认知和决策行为。对于人脑产生的意识与量子力学的关系,已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关注。

费舍尔(Matthew Fisher)指出:大脑的工作原理很有可能与量子计算机一致,而磷原子的核自旋就充当了大脑“量子比特”,这给量子效应在人类认知过程中所起作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能历经五千余年发展,不仅保存完整,而且不断发扬光大的中医学科体系,推究其根本原因,除具有深邃的哲学思想、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外,还得益于其独特的临床思维体系。这种独特的意识活动不仅是中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对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诊疗实践还有着控制、支配、导向的作用,是具身医学的本质揭示,更为重要的是为中医学与时俱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3]。量子力学的发展,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推动中医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充满神秘色彩的量子力学哲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而且中医作为具身医学[1]的本质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 整体观和辩证论—量子力学与中医具身理论的共同理念

众所周知,量子力学研究的对象是微观粒子,它具有波粒二象性。例如当微观粒子的位置被测定,它就被局域化而成粒子状态;相反地,当它的动量(速度)被测定,它就呈现出波动状态(称为物质波或概率波)。

所以微观粒子的性质依赖于宏观测量系统,它只有与整个系统结合起来才有其特定的性质和意义,这就是量子力学的整体观,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理念。此外,针对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奠基人玻尔认为:仪器应该分为测定位置的和测定速度的两类,把这两类测定的结果互补起来才有完整认识,这就是玻尔的互补性原理,是量子力学的又一个基本理念。

量子力学的整体观和互补性原理同传统中医理论的哲理是一致的,同时又赋予了中医理念更加深刻和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这对中医具身临床思维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1 生命的具身性以及“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所谓的“天人合一”就要求把自然界这个“天”和人的生命视作浑然一体,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互为相通。中医理论中提出的“人之身也,与天地形象相参,身盛衰也,与日月相应也。”说明人类是天地整体的一部分,不可以独立于环境、气候、地理等因素之外去考察人体这个部分。

中医理论还认为,机体不仅与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自身也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体,人体脏腑、体表、经络、官窍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人体疾病在发病机理上互相影响。

中医理论的这种整体观,完全符合前面谈到的量子力学关于宇宙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理念,而且将引导我们的医学实践作深刻科学思考。

1.2 形体与精神相合的生命观 中医学十分注重从宏观整体而不是微观局部上去探讨和把握精神和形体的关系。中医把人的生命看作一个形神相合的整体。《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中医的形神学说认为形体与精神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密切关系,其核心的内涵即为精神是具身的,不能脱离形体,而形体受制于精神,沟通两者的是气的化生。正如《淮南子·精神训》说:“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说明了形神生命活动中的互补关系。

1.3 阴阳对立的恒动观 中医学认为天地间一切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人体的生命现象中表现出生长、壮大、衰老和死亡的各个阶段无不彼此相互关联。中医学把生命活动作为一个阴阳对立的整体运动变化的过程来认识,在内外环境的相互影响下,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是不断地变化着的。《内经》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可见阴阳存在着对立互根的关系。

这里不妨提一下科学史上的一件趣闻:在丹麦国王授予玻尔荣誉勋章上,应该镌刻受奖人的族徽,玻尔在设计自己的族徽时,特意选用了中国的阴阳鱼太极图,并刻上一句名言“contravia sunt complementa”(对立即互补),表明量子力学的哲学理念“互补性原理”等同于中国古代阴阳对立统一学说。从这个科学史可以看出,现代最精确的物理科学理论对我国古代哲学理念的深刻支持,同时也启发我们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从量子力学哲理中吸取极其宝贵的科学养分,来充实和发展我们的中医理论。让极富生命力的量子力学哲理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支柱的一部分,促进中医理论更加根深叶茂,生机蓬勃!

1.4 医患互动的和谐观 中医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临床实践强调“因人制宜”,医患关系是和谐的联合体,有着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意义。从量子力学来看,微观粒子的行为是概率性的、不确定性的,中医师的辨证论治过程的行为亦如此。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

一是指中医在诊治疾病时要根据不同的个体表现,采取合适的治疗,表现出了很强的个体化特征,这与现代医学所强调的个体化诊疗的思想不谋而合。在中医学看来, “有诸病于内,必形于外”,疾病的内在病变必然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呈现出很强的具身特征,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病证不是因人而异的,没有任何两种病证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立论根据。所以,中医临床对每一位患者的辨证与治疗,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过程,而是对一个个崭新对象的初次辨识和探索。中医诊断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中医师在完成了“望闻问切”后,还要根据经验和悟性才能做出诊断,这就带有概率性。这种概率首先是在医师间分布,个别医师随感受的不同也会有概率分布,它可能随经验积累趋向稳定,所以感悟和经验很重要。

二是中医实践的个体化特征不仅与患者有关,还决定于医师学术特点、思维方式和临床经验的个体化。在诊疗过程中,由于观察的角度、时间不同,对同一临床现象的观察,往往会有所差异,特别是每个人的悟性不同,导致每一个人的感受也都不一样,其结果是导致诊断的不同。这就如同在量子系统中,一个测量结果是由被测的客体和测量装置共同决定的,即被测粒子与宏观的测量装置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此可见,医患互动的和谐观就是医师的学识、能力与患者体质、个性的完美结合,这也是中医具身临床推理的特点与优势。

2 中医具身临床思维的基本程序

中医临床思维的过程包括了对四诊(望、闻、问、切)所获取的症状、体征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最终做出诊断的过程。也就是中医师分析病症、作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过程。这种由患者具身出现的现象即临床表现,与医师意识的结合所产生结果的过程即诊断的过程正是我们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量子力学哲理对事物的认知既不同于机械的决定论,也不同于唯心的不可知论,而是对观测采用概率叙述,这就避免头脑僵化。把这种思想用在中医具身的临床思维上,病史采集、做出诊断、用药剂量、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等方面都会更客观。意识的加入,才使得叠加态的元气归结于现实脏腑机能,中医藏象理论正是基于意识的测量才使气化得以现实的确认,派生出各种从生理到病理的表现,这也是中医认识生命的过程,也是中医提出治疗病证的依据。在这个综合复杂的认知过程中,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2.1 临床表现的具身性与观察测量 中医临床思维的测量阶段是指中医临床实践者借助于中医学基本原理,在系统掌握理论技能基础上,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特有的测量思维过程,体现出不同认知疾病水平。如果从人类大脑活动的整体和过程来看,测量阶段主要就是一个不断采集症状、体征(包括舌象、脉象等)、获取临床信息的过程,这种症状、体征(包括舌象、脉象等)无不体现出具身性。正如张景岳指出:“诊,视也,察也,候脉也。凡切脉望色,审问病因,皆可言诊。”

举例来说,患者诉说腹痛的时候是非常模糊的一个概念,但作为医师在测量时,即询问病史和体检时,要注意到腹痛的具体部位,发作的时间、性质,有无伴随其他症状,以及引起腹痛的原因等多种情况,最后才能对腹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由此可见,中医临床思维的测量阶段,测量的主体是医师,测量的对象是患者,测量的手段是望、闻、问、切的四诊等方法,测量的结果是采集到患者具身的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

2.2 辨证过程中从感性到理性认知的飞跃 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强调“医者意也”,这里的“意”是对中医临床思维的高度概括,需要有灵感的激发,是指在进行中医临床推理活动中,要善于省略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次要步骤,抓住疾病的本质,或是善于超越思维的时间跨度,抓住不同时期疾病的相同点,从而以最快的思维速度去揭示病情的发展规律。在这飞跃前后的认识具有不同的质,前者只解决现象问题,后者才解决本质问题,认识从此有了相对独立的特点。

因此,正确的辨证论治,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意识活动像是一种波,决策相当于测量,因为他被别人感知到了,同时你自己也更认可所说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发生了一次塌缩,它具有随机性。多次诊断使其趋向稳定。这种认知是天赋,进化用这种机制迅速适应外界的变化。创造性的思维过程,要求见微知著,以思维跳跃的方式,在瞬间内依据某些临床表现,即以一个看似不相关的症状、脉象、舌象及体征迹象,直接从整体上把握病证的本质。

中医具身临床思维跳跃性原则的客观依据是疾病发展连续性和跳跃性特征。任何疾病都有产生、发展的过程,疾病的发展并非都是循序渐进的,有时以跳跃的方式进行,跳跃的两端尽管时间跨度大,但有一定的联系。疾病发展的连续和跳跃均体现出具身性,使中医临床思维的飞跃成为可能。掌握好思维的飞跃特性,不仅能提高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思维速度,更能够攻克思维堡垒,指导我们的医疗实践取得创造性的成就。

2.3 临床诊断的确立 中医开展四诊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患者的具身的临床表现状态,以明确诊断。以量子力学中叠加态“薛定谔猫”为例,在这个实验中,假设把一只猫关在可能放毒气的盒子里,猫就有死、活两种可能,死、活的概率都在我们心里。从这个意义上讲,猫是同时处于既死又活两种状态,这种效应称为量子叠加。当我们打开盒子,两种可能就不再重叠而归于一种状态:猫要么是死的,要么是活的。这就是经过测量后叠加态得以确认,塌缩到一种状态。在量子认知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个中医诊断就像是我们自己的“薛定谔猫”。当我们思考各种选项,在心目中想象、推测着它们,在某个短时间内,所有选项以不同的可能性共存,成为了一种可有多项选择的状态。我们将从这些选项里做出选择,当我们集中在一个最优选项上时,其他选项就消失了,这样就完成了中医的诊断过程。从认识论的角度,存在两种认识,一种是直觉,一种是理性。在生理上直觉(觉察)用的是全脑静息态的临界性。脑的临界态有类量子性,所以中医认识论上更接近量子力学。

运用量子力学哲理,对现象的观察和测量进行概率论评估和分析,进而作出对证的识别,随之做出诊断,提出相应的治疗,把握机体健康状态。

3 中医临床思维特点及其临床实践举例

中医临床思维过程是极为复杂的活动,既有主体有意识的活动,也有主体潜意识活动的参与。中医临床常常成功运用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它往往超出了逻辑推理所获得的认识。从认知的机制角度来看,人类的认知可分理性认知和直觉或觉察两种,直觉认知需要脑子是空的,这降低了脑子响应的阈值,其生理基础分别是前额叶皮层和全脑的自组织临界态,也即静息态。两者的活性是不相容又互补的。一个是忠仆,一个是天赋。联系到诊断,医师采取望、闻、问、切后,脑子里可能有很多想法(甲乙丙丁),最后做出决断(决策)时选定了一种(甲,乙,丙,或丁)。用量子力学的话说,前者是波函数的叠加态(ABCD),后者是波函数发生了塌缩成为某个本征态(A,B,C,或D)。

3.1 辨证论治的个体化特征 中医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临床实践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在诊治疾病时要根据不同的个人表现,采取合适的治疗。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在处理精神上的模糊事件的过程,所发生的情况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点。脑的活动、情绪的变化,是身体适应外界变化最快的部分。具身认知越强,身心关联也越强,身体活动的随机性也随着强了,共情反应也变强了。而每个人的具身程度是不一样的,具有随机性,这使得诊断随机性的论断有客观基础。正如我们经常无法确定自己的感觉,在做某个选择时觉得模棱两可,或者必须在有限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可见微观粒子的行为是概率性的、不确定性的,中医师的辨证过程的行为亦如此。对中医实践的个体化特征进行研究,也是中医具身性的再次体现,有利于进一步明确中医的比较优势,发现束缚中医发展的各种因素,充分发挥医师个性的空间,使医疗特色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最终有利于中医学术的发展。

《古今医案按·思》记载丹溪治疗“一女新嫁后,其夫经商二年不归,因不食,困卧如疑,无他病,多向里床坐。丹溪诊之,肝脉弦出寸口,曰:此思男子不得,气结于脾。药难独治,得喜可解。不然命其怒,思伤脾,过思则脾气结而不食……其父掌其面,呵责之,号泣大怒。至三时许,令慰解之。与药一服,即索粥食矣。朱曰:思随解,必得喜,遮不再结。乃诈以夫有书,旦夕且归。后三月,夫果归而愈。”体现出形神一体的思想。

医圣张仲景在其所著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把这种思想运用到了临床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在治疗心境障碍方面用甘麦大枣汤治疗“悲伤欲哭”、桃核承气汤治疗“其人如狂”、干姜附子汤治疗“昼日烦躁不得眠”、黄连阿胶汤治“心中烦,不得卧”,在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方面有栀子豉汤治疗“反覆颠倒,心中懊憹”、半夏厚朴汤治疗“咽中如有炙脔”、旋覆花汤治疗“常欲蹈其胸上”、桂苓五味甘草汤治疗“气从小腹上冲胸咽”、真武汤治疗“身瞤动、振振欲擗地”;在进食障碍方面用小柴胡汤治疗“默默不欲饮食”,甘草泻心汤治疗“恶闻食臭”、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大烦渴不解”、甘草泻心汤治疗“干呕,心烦不得安”、旋覆代赭汤治疗“噫气不出”等,无不体现出具身认知在临床中的运用,而且把这种理论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仅体现出医师的临床思维特点,也真实地反映出患者的病理特点,表达出医患的和谐性。这种效果的取得不是盲目的,是对临床现象的本质揭示,是基于大数据理论分析的结果。

3.2 诊疗程序的整体性特征 数千年来,传统中医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整体思维方式与方法学。中医具身临床思维的整体性特征,将宇宙视为一个互联的整体并不新鲜,根据宇宙源于大爆炸理论,整个宇宙一切事物都来自同一个母体,彼此都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医临床中从患者具身的临床表现,综合相关的因素考虑疾病的发生发展,而给出相应的治疗。

《冷庐医活》上记载了大医家叶天士治难产一案:诸医用下胎之品无效,叶氏诊之,顾及当日立秋,遂就地捡梧桐叶一片入药中,服后胎应时而下。他人不解问之,曰:立秋之日,正是叶落之始,此叶必秉秋杀肃降之气,故能催胎而下。本案叶天士用立秋散落在地上的梧桐叶做药引,用于治疗难产而获效。这是他从秋天的落叶中感悟到了萧杀肃降,猜想到可借梧桐落叶的肃降之性用做药引,治疗难产。体现出天人相应的思想,令人玩味。

这种整体性的关系在日常的诊疗实践经常可以观察到。如张仲景在睡眠障碍方面,栀子豉汤治疗“虚烦不得眠”、五苓散治疗“烦躁不得眠”,前者是由内热引起失眠,热属阳,以清热除烦,而后者是由水饮引起失眠,水饮属阴,以温阳化饮而除烦。体现出阳病阴治与阴病阳治,显示了阴阳的对立与互根的关系。

4 结论

本文从中医具身临床思维的角度,初步探讨了量子力学哲理与中医理论的相关比较,以及对中医学科发展可能的启迪和影响。一方面,使得我们对整体论有了更加深刻和更富有生命力的理解和信念;另一方面,又对具体病例,在疗法和药物选择、方剂配伍,以及提倡健身和疾病预防等各个环节,更加注重个性化的辨证论治和防治结合。显然,本文的探讨只是揭开冰山一角,随着相关学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相信有越来越多的中医奥秘会被揭开,一个新思维引领下的现代中医会有一个崭新的面貌,融入现代科学体系,实现传统向未来的跨越。

志谢 中国科学院陈式刚院士参与讨论并对本文提出宝贵意见。

[1] 胡臻, 李康, 潘少华. 具身医学: 中医现代化的新模式[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 47(3): 157-161.

[2] 李杨慈. 名中医胡臻提出“具身医学”概念, 用大数据理念指导诊疗[N]. 温州商报, 2017-05-04(15).

[3] HU Z, DONG F X. Clinical Reasoning in Chinese Medicine [M].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8.

(本文编辑:丁敏娇)

Correla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quantum mechanics with embodied clinical reasoning of Chinese Medicine

HU Zhen1, PAN Shaohua2.

1.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Second Affi 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nersity, Wenzhou, 325027; 2.Institute of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Beijing, 100190

Objective:We propose the correlation of the philosophies of quantum mechanics with embodied clinical reason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are the results of human thinking activities which make it possible for the TCM to evolve in pace with changes. The quantum theory leads us to believe that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CM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mysterious philosophy of quantum mechanic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rehends the important concepts of quantum mechanics, such as the holistic view and the complementarity principle, so as to enrich the corresponding concepts of TCM theory. Combined with TCM clinical practices, it describes the three basic procedures of emdodied clinical reasoning and explores the holistic concept and the individualize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CM; quantum mechanics; embodied; clinical reasoning

R2-03

A

10.3969/j.issn.2095-9400.2017.07.001

2017-04-06

胡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Email:1435975104@qq.com。潘少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Email:shaohuapan@yeah.net。

猜你喜欢

测量思维临床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测量
元胡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