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树中观与心灵环保

2017-03-09郭永萍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中观自性因缘

郭永萍

(新疆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乌鲁木齐 830017)

龙树中观与心灵环保

郭永萍

(新疆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乌鲁木齐 830017)

“心灵环保”是相对于外在的自然环保、生活环保而言的内在的身心修养。龙树的中观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心灵环保资源。深入探讨龙树中观思想,挖掘其中的心灵环保理念,对于人们克服认识狭隘和物欲侵扰,实现心灵的自我实现和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这种关注人生、关怀生命的精神价值资源,有利于人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生存环境中调适心灵,安顿生命。

龙树;中观思想;心灵环保

中观思想,是大乘佛教的核心观念之一。龙树菩萨作为大乘中观思想的发掘者和弘扬者,在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地位,被尊称为“第二释尊”和“八宗共祖”。龙树中观思想是对大乘般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构成大乘中观学派的有力支柱,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理论和逻辑思辨体系,它的进一步发展,将佛教哲学推向了崭新的境界。同时,中观思想对于心灵环保理论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龙树中观思想的基本内涵

中观思想建立在缘起性空的基础上,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佛法的基本立场。佛“法” ,既是世间的实“有”万物又包含无形的心法。把握好中道,是系统认识佛教哲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龙树的中观思想,集中体现在《中观》一书中。在《中论·观四谛品第二十四》中,龙树菩萨这样定义中观:“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是为假名,亦是中道义。”[1]由因缘结合产生的一切事物,都是“空”无所有的,或者说是“假名”,又可称“中道”。这种中观的方法论,由缘起性空发展而来。人既要看到无自性(空),又要看到假设(假有),当“空”“实有”两端被破除,执着“空”和“假有”的边见被超越后,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最终从对立走向统一。即非空非有中,彰显中道。因偈中的三是:“空、假、中”,又名“三是偈。”“三是偈”阐释《中论》的四大根本观点:缘起性空、八不中道、真俗二谛、实相涅槃,这些理论构成大乘中观的哲学基础。

1.缘起性空的中道观

缘起最早出自《杂阿含经》卷十二:“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是彼的缘,彼依此而起。缘起即一切现象和事物赖以生起的因缘,其本质就是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缘起论旨在说明任何事物都是因缘而生的,不是单一和孤立的存在,彼此的因果关系是生起与存在的前提。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具有相互关联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对立统一的存在。性空源于缘起,因缘所生的各种事物时刻处于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网中,因此它们没有自身内在的本质—自性。每一个现象和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依赖其它原因和条件产生,因此,它的存在具有不真实性。当存在的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时,它们也要随之变化。此外,现象和事物又不是永恒的,因而它就没有质的规定性,事物没有自性就是空,即“性空”。 一方面,万物无自性、无实体,因此是空;另一方面,万物又依缘而生,是有,但这种“有”,并不是“实有”,世间一切“实有”都是短暂的存在。所以,这里的“性空”不是与有相对应的无(空无所有),不是全盘否定,“空”的只是自性,没有自性的“假名”依然存在。龙树菩萨的中观学说将缘起之有与性空之空巧妙的调和起来,他主张的“中道”是一种不偏于实有,也不偏于虚无的人生观和方法论。正如《中论·观四谛品第二十四》的一偈,“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2.八不缘起的中道观

《中观》一书是龙树菩萨为抵制佛教界出现的极端倾向——实有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著作。八不缘起集中体现了龙树的中观思想,是《中观》的核心部分之一。龙树在《中观·观因缘品第一》开篇就提到“八不缘起”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天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大意是:不生。法须缘生,非自生,也非他生,无实在自性的生,因此是不生。不灭。不生应是灭,但不灭。不常。不灭应是常,但不常。不断。不常应当断,但不断。不一。不断应是一,但不一。不异。不一应是异,但不异。不来。不异应来,但不来。不去。不来应是去,但不去。可见,龙树在“八不”中运用否定的思维方式,分别从实体、时间、空间、运动方式等不同的视角对四对实体性的范畴加以否定,排除其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破除实有,意在创设非空非有的合法性,阐述“一切法依因缘而存在,无自性空而存在”的道理。对这些范畴的否定,说明人对整个客观世界的认识都是相对存在,是短暂的非真实的存在,是局限在时空范围之内的存在。领悟到绝对的存在或空性这种超越时空,超越生死对立的最高的存在,才有可能真正领会佛法的真谛,实现人生的最高境界——涅槃。龙树的中道实际上是对现实世界的实有、物自性、永恒范畴的否定。

3.真俗二谛的中道观

二谛是龙树中观体系中最基本的方法论,也称“中观二谛”。 《中观论·观四谛品》写到:“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即真谛,世俗谛指俗谛,龙树认为真谛是佛法中的绝对真理,只有通过不断修行,用精神意志体悟宇宙真理,才能实现超越世俗和生死对立的圆满、涅槃的境界。众生普遍的世俗观点是世间万物都是真实存在的实体,世俗谛的真正意义是使人们以世俗的观念和认识为出发点,宣扬佛理,尽管表现形式上与第一义谛是“颠倒”的,实则为佛学者体悟无常无我、涅槃静寂的境界做铺垫。佛学者从“世俗谛”提升到“第一义谛”的过程,都要依“二谛”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探讨分析,从不同层面宣扬佛学“空”、“中”的真谛。刘东山指出了龙树的内在逻辑:“世俗谛是基于世俗识而阐述的,从入世间法开始强调一切因缘而生万物事相,故一切法有;第一谛即是胜义谛,是佛学圣智所见的离虚妄之出世间法,故一切法空。”[2]龙树的“空”,体现在“第一义谛”的无自性空,“空” 又在实物“有”中具有实的意义。龙树在阐释佛学“空观”的本身、因缘、意义时,从各种角度、各个层面分析出第一义谛,也对世俗做了进一步的深化与提升。龙树结合“二谛”的空,破斥绝对的实有和虚无,指出“空”的真谛:“有非真有,无非真无。空亦假名,空是中道。” (《中论》)。

4.实相涅槃的中道观

“实相涅”是龙树思想的又一核心部分。龙树在缘起性空、八不缘起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涅槃论。认为众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应是把握一切事物的本质(实相),实相即涅槃。从实相看,世间万物都是处于生灭交替存在的状态,而涅是超越生灭、超越时空的永恒的存在。世间万事万物本质上皆是空,涅的本性也是空,因此,实相就是涅槃。涅槃境界是人追求的“果”;实现涅槃是永不停息的过程,人们在相互联系的关系网中,利他利己的行动往往使他们在通往涅槃的路上,修行和觉悟达到佛境。通往涅槃中的修行和觉悟称为“行”。正如 《中论·观涅槃品》说:“无得亦无至,不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是说名涅槃。”刘涛认为,“‘实相涅槃’的境界是通过‘六度万行’的修行实践,断除法执和我执,远离名言概念,断除一切烦恼,达到恒常喜悦,清净寂静。”[3]在此基础上,龙树得出“涅槃即世间”的推论。他指出涅槃不是脱离世俗之外的特殊境界,而是存在于世俗间,脱离“众生”谈“成佛”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涅槃与世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不可分离。

二、作为构成心灵环保资源的中观

所谓“心灵环保”是相对于生活环保、礼仪环保、自然环保、文化环保等而言的心身修养,以纯净的心灵、崇高的品质、理智的思维来调节现代社会人们浮躁、沉沦、过于急躁、被物化以及随着社会的迅速变迁导致心灵失衡的心态。物质环保是表,心灵环保是本,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心灵环保”虽是新名词,但关注人的身心健康、关注精神生活却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始终。龙树的中道观是大乘中观佛教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诠释了丰富的心灵环保理念,整个思想始终围绕空进行论证。龙树由对生命的关怀推及到内在心灵本质的关切,从而形成中观无我、破执忌贪、超越解脱等一系列心灵环保理念。龙树中观思想中的许多论点,在合理加工改造后,为我们实现心灵净化、提升内心境界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对于构建现代心灵环保理论具有积极意义。

1.中观—无我

“无我”即是空,空贯穿于龙树的中观哲学的始终。久迈指出,“中观破斥有无边见是超越人的思想意识。但是,在缘起性空的中道论中,为了证明‘自性’的不存在,重新捡起世俗关于‘有’或‘无’的观念,从中截取有益于论证‘无自性’的知识,以此建立所谓的‘名言’,中观在有与无中徘徊。”[4]龙树首先在《中论》中提出“即蕴是我”“离蕴有我”的两个假命题旨在阐述我的不可能存在性,其次,推理出“我所”亦不存在。进一步深化到意识层面的“我执”与“我所执”的不必要。进而消除人们内心的执念,达到“无我”之智,最终得以解脱,实现涅槃。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烦恼、焦虑,困苦是正常的,缘起论告诉人们所有的困苦都有缘起,这些困扰只是短暂的存在,太过执着的寻求烦恼、困苦的根源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从本质上讲,这种暂时的困扰是不真实,无自性的,即“性空”。人们在面对人生的逆境和困难时,首先,要正视困难暂时的存在。其次,接受困难,以沉着的心态处理困境。最后,放下困境,心无牵挂。把人生的苦难当作是通向佛法真谛的修炼,就会有一颗平常心,最终方能实现内心的宁静。可见,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多重压力下,将龙树的中观学说融入现代社会意识,有益于人们以健康、纯净的身心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家庭,社会,国家中践行“心灵环保”。

2.破执—忌贪

龙树的“八不缘起”说表面上似破无自性的八执“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实则破一切众生的执见。龙树认为过度“执有”或“执空”就会堕入“边见”,故“遮破二边”,否定掉“空”、“有”的执见,方可“破邪显正”, 彰显中道。把握中道,既要承认一切事物的无自性,又不否定现象的假名有。因此,通达缘起者,皆不执实有和虚无。正所谓“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有相即,不合不离”。欲望一定意义上就是贪念、执念。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被物化,物欲、金钱、权利成为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有人在竞争中尔虞我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也有人以权谋私,迷失方向;更有人为情所困,选择轻生……他们失去了精神世界的自由,出现精神空虚,信仰迷茫,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正因为人们的欲望(贪念)得不到满足,烦恼(执念)得不到化解,导致人们在自己设定的烦恼中沉沦,无法自拔。龙树的“缘起性空”、“八不缘起”讲的破执,对于解救人类心灵危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膨胀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个欲望得到满足,新的欲望还会出现。充分认识到中观空的内涵,打破生命主体在宇宙世界的优越感,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根本问题。心灵获得清静和解脱,现实生活才会多些清静美好。

3.超越—解脱

龙树认为世俗谛是通向第一义谛的前提。人们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形式和逻辑思维方式来理解佛法,用世俗的相对真理讲解佛法,最终可通达绝对真理,实现圆满。而圆满也意味着彻底、整体性的解脱。不光要“自度”“自利”,还要“度他”“利他”最终实现“整体性的解脱”。 此外,龙树在《中论·观涅槃品》中指出:“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涅槃的实现不是另外一种境界,而是与大众,与世俗密不可分。想要实现涅槃,获得超越和解脱,需要在世俗世界不断修行。首先,要有包容之心,宽以待人,包容世间的不完满,懂得知足常乐。其次,佛法讲求众生平等。所以,要学会平等待人,体恤和怜悯鳏寡孤独者。最后,要有恒心和毅力,以苦作乐。承受痛苦是修行成佛的必经之路。整体性的解脱光靠个人是不够的,需要众生共同修行。因此,乐于助人,与他人和谐相处,以和为贵,才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当修行到一定境界,体悟到绝对真理和空的真谛,方可放下一切烦恼,实现心灵的清静,走向无染的精神境界。龙树中观思想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抚平人内心的焦躁,丰富人的精神境界。

三、以中观为特色的心灵环保的现代价值

在佛教文化体系中,龙树中观思想中有很多亟待深掘的,有益于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的重要的价值评判理论。然而,这些原始资源与世俗的价值判断标准是有区别的,不能直接拿来使用。必须在整体体悟和把握的前提下,经过“转化”和“创新”,为世俗理论提供理论基础。龙树中观思想中的“心灵环保”,立足于人心浮躁、社会变迁加快的现代社会,希冀以“心灵环保”之说,诊治当代人的焦虑、彷徨的情绪,缓解物化、异化等一系列时代问题,这正是对龙树中观思想中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生命的终极关怀在当代社会的“创新型转化”。

21世纪以来,随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加强,我国的政治经济获得迅速发展,文化水平却相对滞后。传统古老的东方“精神文明”越来越受到西方“物质享受”的侵扰。许多国人的精神世界受到严重挑战。人们在心理机制、精神系统上也出现大量的疾病与问题,比如焦虑、抑郁、烦躁、精神分裂等等。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诸多不利。同时,社会的巨大变迁,很多人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出现彷徨、不知所措。被社会所淘汰的人开始出现沮丧、失望、厌世的情绪。更多的人被浮躁的社会带动,随波逐流,失去信仰。物欲诱惑,精神空虚,信仰迷茫,过度迷恋金钱、权利和地位,找不到人生的真正价值,有的甚至通过皈依宗教找寻存在的意义。龙树中观思想中引申出的心灵环保理念一定程度上对于洗涤人们不安的内心,调和人们的心理失衡具有积极作用。

龙树菩萨的空贯穿大乘“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中道义”的始终,并非全盘否定一切法的存在,而是否定一切法的自性执。同时,站在空的视角看待法无自性,因缘而生。“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在实践层面,“离诸见”的空义具有积极意义。即一切法的生起都有无限种可能,空就在无常世间。解脱成佛就要在空的指导下付诸实践。金钱、权利、物质本质上都是空,都是暂时的存在,追求这些暂时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通过不断的修行,沉淀内心,付诸实践,才能找回信仰,丰富内心的精神世界,不至于随波逐流,盲目从众。在理论层面,空的积极意义在于破斥世俗的偏执。“如来过戏论,而人生戏论,戏论破慧眼,是皆不见佛”。人生的烦恼是无止境的,因此龙树说法若不空,则有不断的烦扰和痛苦。显然,龙树以空破除人们对世俗物质、名利、自我等精神层面的执着,通过不断的修行使内心宁静,精神丰富,看淡世间的实有,最终获得终极的解脱。

心灵在主导人类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的生理和行为会随着心灵的快乐、忧伤、烦恼、苦痛等不同的感受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调适好心灵对于通往和谐的精神世界和幸福之路十分必要。当人的内心平和安宁时,就能以平等、宽容的心态关照世界,并且赋予周围的人和物仁爱的情感。人们开始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思自身的行为,把对物欲的占有变成对存在的审美,把对金钱、权利的追求变成对生命意义的反思,逐渐学会与自然、他人、社会和谐相处。通过不断的自我修炼,自我调整,建立健全的人格,丰富内心的精神境界。在浮躁的世界中,心灵的纯净必将成为一笔宝贵财富,使我们理解人生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从短暂的生命中寻求精神的超越,为人生的价值取向奠定基础。龙树中观思想中的心灵环保理念尽管受宗教限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对当代人的身心修养、心灵环保、人格重塑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

四、结语

龙树中观思想中诠释和引申出的心灵环保理念,为我们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心灵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其中,中观无我、破执忌贪、超越解脱等心灵环保理念中的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缓解心灵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在经济发展与心灵环保中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龙树的中观思想不失为一剂“良药”。

[1]吕澂. 印度佛学源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124.

[2]刘东山.论佛学大乘“空”之中观论与二谛的意义[J].福建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3]刘涛.龙树及其“中论”的哲学思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

[4]久迈.龙树意庄严偈释[J].宗教学研究,2012,(1).

The Madhyamika School of Nagarjuna’s Thought and Spiritu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GUO Yong-ping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7, China)

“Spiritu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s the inner and mental cultivation compared to the external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The Chinese concept of Nagarjuna contains rich spiritual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probe into the concept of view of Nagarjuna, to explore the idea of spiritual environment, and to realize the self-realiz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soul. Furthermore, the resource of spiritual value, attention to life, is beneficial to people to adjust inner mind and settle down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living environment.

Nagarjuna; the Madhyamika school of thought; spiritu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7-09-28

郭永萍,女,山西吕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宗教文化。

B94

A

1674-344X(2017)11-0033-05

彭雷生

猜你喜欢

中观自性因缘
重思慧能的“自性”
——从体、相、用出发
“三个女人一台戏”之《啼笑因缘》
“《智取生辰纲》:于‘智’的角逐中观情节之妙”教学设计
如何读《坛经》
Uneker torolkitu xani tuuji《因缘品》中的密教元素
材料界面之超微观表征:“镜”中观乾坤——材料界面、微纳分论坛侧记
万法皆空
高深知识与大学的因缘及其价值生成
以荣格原型理论分析《天之骄女》中马琳的悲剧
新时代粮食宏观、中观、微观“三观”维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