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创新教育

2017-03-09湖南宜章栗源中学胡书铭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3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精神作文

湖南宜章栗源中学 胡书铭

江泽民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时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此话实际上以说道当前教育最应当、最急需做的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培养这种人才为目的的教育也就是创新教育。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与学的双边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学习是以教师的导为前提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创造性的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是对教师导的积极配合。因此,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必须营造一种教学民主的氛围,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教育观念,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和谐的、指导性的、互尊互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冲破旧有的条条框框而敢说、敢问、善说、善问;有利于形成轻松愉快又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中运用什么途径和方法去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

首先是课堂教学。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机械地传授知识,显学生也只是死板地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语文课堂就像是一潭死水,泛不起丝毫波澜。这就严重地束缚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陶行知先生在其《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认为,解放儿童的创造能力,主要是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五个方面。这种教育观点一直到现在仍然还具有它的鲜活的现实意义。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面对学习的主体——学生,教师应以新颖别致的导语、创新性的提问、启发性的讲解、鼓励性的评价和恰当的总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他们自己动脑、动手、动口,使他们积极思维、探索和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疑、设疑、引思、导创,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甚至可以发表奇思异想。

如教契可夫的《变色龙》一文。在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之后,教师设疑: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条狗来展开情节呢?时间为什么要安排在中午,地点为什么要设在广场上呢?在教师所设之疑中,学生很快就陷入矛盾之中,仔细阅读课文,认真思考。然后教师因势引导学生积极热烈地讨论,适时地启发,学生在一阵激烈的讨论辩驳之后,对问题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也求得了教多的答案。运用这种方法教学,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标新立异的观点,即使知道那些是错误的,教师也应该给予他们这种大胆的创新精神予以鼓舞、肯定,有利于激励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当然,在语文创新教育中,教师的提问一定要新颖,要有启发性,有价值;不能问一些“是不是”“对不对”这种没有思考余地的问题。而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设计一些新异的,有多方面探索的角度问题,这样,学生的回答也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他们既可以独立思考,又可以相互讨论,还可以用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教师也不一定要求学生的回答与参考答案甚至所谓的标准答案一致。要多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反向思维等。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想象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内驱力。康德说过:“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认识能力。”可以说,没有想象力的人是不会有创造性的成就的。人类要进步,科学要发展,国家要兴盛,必须要有发明创造,而发明创造又必须要有具有创新想象的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平台。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人、景、物、事,教师多可以引导学生用文学语言叙述或描写出来,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阅读领会和感悟,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带动到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去,使他们产生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其次,作文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语文创新教育必须重视作文教学。学生作文,其本身就是学生运用阅读教学中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体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利用丰富多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创新性的训练。如扩写、续写、改写的作文训练;同一题目写出不同的多种体裁的文章的 训练;同一文题,同一素材表现不同主题的训练;给同一篇文章写出尽可能多的合适的标题;给一篇没有结尾的文章设想几种不同的结尾的训练,同一话题运用不同文体、不同语言、不同的结构形式表现不同主旨作文训练等等,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好方法。学了《卖炭翁》,可让学生续写作文《卖炭翁遭劫之后》;学了《十五从军征》,可让学生写《老翁的从军生涯》或《老翁回家以后的生活》等想象作文;学了《我的叔叔于勒》,让学生通过想象完成结尾,或想象于勒发了大财之后衣锦还乡时情景会是如何呢?当然,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还有好多,如情景作文、口头作文、观察作文等,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好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途径,除了以上的方式之外,还应该重视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及其它的语文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在课堂内外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活动中,学生自己开展,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能更好更有效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勇于求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成立班级文学社、语文兴趣小组、编班级小报等形式,也可以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搞诸如课本剧表演、相声小品、猜字谜、成语接龙、对对子或语文游乐园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师利用自身的优势,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把自己的故事、诗歌、小说、散文、信件等抄写下来进行展评,同时鼓励或推荐他们把各自的作品向报刊投稿,让他们体会创造的乐趣。在这些活动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途径,增强了他们的语文素养,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之,语文教育只有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迸射出创新的火花,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迈向未来,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创造条件;语文教育才能走出低谷,提高教学效率,中华民族才能在新世纪里屹立于先进民族之林。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精神作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拿出精神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