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小学数学练习课的设计

2017-03-09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中垌镇中心小学梁绍京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3期
关键词:练习题课程标准边坡

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中垌镇中心小学 梁绍京

一、练习课的不同形式

1.单项练习课

练习的要求比较单一,可以在新授课之后,针对教材的某一个重点或难点安排练习;也可以是针对某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安排练习,以提高学生辨别的能力;还可以在平时作业或试卷解答中,发现问题和错误为了及时纠正和补漏,一般采用针对性练习。

2.综合练习课

综合练习课的目的是使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练习课安排的习题必须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学生的努力又能做的出的练习题。练习题的深度难度比单项练习课的要求要高。综合练习课中的习题设计,要利于知识归纳梳理和解题思路的拓宽。练习题的安排层次要清楚,由浅如深、逐步提高。内容间要衔接,达到知识的沟通。

二、练习课的一般结构和基本流程

(一)练习课的一般结构

1.检查复习

主要是回忆已学的基础知识,特别是本课内容所需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进行一些基本技能训练。

2.揭示课题

明确练习的内容和要求。

3.练习指导

膨胀土在干湿循环的作用下会发生不可逆的胀缩变形,一旦这种变形受到限制,就会产生膨胀力,这是研究膨胀土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当然,对于膨胀土边坡而言,除了膨胀力以外,还有其他因素也在同时影响着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大量实际工程发现,土坡在失稳之前,边坡上往往会出现一定的裂隙,随着裂隙的发展,边坡的稳定性会随之降低[11]。因此,在了解了膨胀土边坡破坏过程中的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膨胀土边坡在裂隙、膨胀力和降雨历时影响下的安全系数的变化趋势,从而了解这些因素对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练习课应防止机械重复的练习,应该有指导地进行练习,使学生通过练习有所提高。教师的练习指导,可简要分析练习中要应用的法则、定律,并要求学生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有时可先组织板演练习,然后通过对错题的评讲,进行练习指导,这样做比较自然。

4课堂练习

这是练习课的主要部分,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练习,练习要分层次,要注意应用题组练习,加强练习题之间的联系和配合,提高练习的整体效益。

5.练习评讲

对练习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评讲,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当堂解决问题。通过练后评讲,使学生的认识水平有所提高。

6.课堂小结

可先让学生自己小结:通过练习课,自己有什么提高,弄清了什么问题,总结解题规律和分析练习中的问题,作进一步的练习。

练习课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往往练习分几个层次进行,可采用练一段,评讲一段;再练一段,再评讲一段,课堂结构中的第三、四、五段可重复几次。

(二)练习课的基本教学流程

1.基本训练

多采用口答、视算、抢答、比赛等方式。

2.范例精解

精选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强的内容作为例题供同学们研究。

3.综合训练

围绕练习目标、重点、难点组织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组织练习。

4.拓展延伸

练习课一定要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拓展,把培优落实在课内。

三、练习设计与教学中常用的策略

1.练习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练习课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最忌无的放矢,为练习而练习,甚至泡制“题海”。一要深入钻研“课标”确定本阶段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二要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练习课的课堂教学计划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练习课教学过程中,应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来进行。

2.练习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练习课尤其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单一练习容易使人乏味疲劳,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保持学生练习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脑、口、手并用。

3.练习要有层次性

练习编排要注意有一定的顺序,一是练习的内容要做到由易到难,从模仿到再造,再到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相扣,逐步提高。既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又要有一些变式练习,以利于新旧知识的沟通,拓展学生思路,还要设计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思考性练习,以利于学生加强实践,促进知识、技能的转化;二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以利于因材施教,充分体现在实施课程标准的实践中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练习活动,满足不同学生对练习的不同要求,从而在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实现每位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良好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4.练习要注意灵活性和多样性

练习的形式多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发展,培养灵活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要注重应用性和开放性

在练习中,一要注意体现综合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二是注意拓展到课外,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新课程标准指出:练习的设计要围绕着问题解决而设计,而且问题解决也成为考试考查的内容之一。

6.练习要及时反馈

练习可以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等各种信息。一节课常常要安排多次反馈性的练习,以便使正确的得到强化,错误的得到纠正,及时调控教学进程,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利用率,保证教学质量。每当学生完成练习,他们最为关心的是练习结果正确与否,但是这种关心程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利用学生对练习印象最鲜明、最清晰的时候进行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练习的质量,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反馈不只是为了知道谁对谁错,即使对了,也不见得是同一种解题思路,同一个思维水平。所以,通过练习的反馈还应作进一步的了解,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上有所提高。还应该培养学生自我检验的习惯,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检查方法,提高自我反馈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根据练习课课型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精心设计练习巩固题、综合题与开放题,从而以练代忆,以疑求精,综合运用,完善认知,不断地提高教学效果,使课堂练习做到适度、高效,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这样才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的方向与要求。

猜你喜欢

练习题课程标准边坡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精讲精练习题 提升二轮复习效果
本期练习题参考答案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本期练习题参考答案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二维极限平衡法在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