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语文情感教育 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2017-03-09广西岑溪市第二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3期
关键词:情感性周总理语言文字

广西岑溪市第二小学 罗 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情感教育是古老而年轻的话题,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面对学生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代已赋予其新的内涵。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和情操,就应该关心学生、热爱学生,这是情感教育赖以实施的基础。语文教学对实施情感教育有着学科优势,所以,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情感教育,以情感人,寓情于理,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教育。

一、深入挖掘,把握情感

语文教学对实施情感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语文教材文质兼美,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语文教材特有的形象性,感染性既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特别重视情感教育,又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和便利性。教师应该明确地、有意识地把蕴含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体验结合起来,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去拨动小学生那幼小的心弦,使他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教师要依据教材,从具体的语言环境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识人物的形象,写景状物的意义,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深化,向理情认识发展,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构建模式,激发情感

小学语文实施情感教育必须与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和谐达成。语文移情功能的最佳发挥,是必须在语文本体训练中实现的,学生正是在获得读写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陶冶与熏染。脱离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情感”,并不是语文教育所要求的情感性。同时,我们也看到情感对于语言文字训练有着巨大的作用。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愉快的情绪比痛苦的情绪对学生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明晰的状态,适合于认知加工。”总之,成功的语言训练必须有情感的参与。两者互相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追求的语文课堂训练是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即情感性语言训练。

三、以情激情,陶冶情操

小学语文借助语言文字创造了形象,体现了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表现美,创造美。这些美离开了情感是行不通的。教师在备课中要下功夫。在讲课时,要饱含激情,用各种手段把情感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受到感染,就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主渠道,怎样通过每一堂语文课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呢?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语文课实施情感教育的基本模式,即每篇课文的教学包含四个阶段:酝酿情感 激发情感 深化情感 。升华情感。当然,任何一个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模式,而不要模式化”。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基本模式也应根据不同课文而有所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一模式体现了情感教育的特点,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下面以《一夜的工作》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基本模式的具体教学过程。

(一)介绍生平故事,酝酿情感

我首先精心设计了导语,以深情的语调导入新课:“有一位伟人,为了民族的振兴,中华的腾飞,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不仅受到全中国人民的景仰,而且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他就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深情的导语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将周总理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为实施情感教育作了较好的铺垫。

(二)读懂“一夜”,激发情感

语文教学情感性的发挥,是要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有机结合、和谐达成的,学生在获得读写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陶冶和熏染。脱离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情感”,并不是语文教育所要求的情感性。因此,我在指导学生读懂“一夜”时,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同时有机渗透情感,形成情感性语言训练。我采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认真朗读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他(周总理)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抓住了中心句,串起全文。让学生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反映了周总理工作劳苦;哪些地方反映了周总理的生活简朴。讨论中,学生凭借课文,各抒己见。然后,我让学生以“……周总理工作十分劳苦,生活却非常简朴……”为过渡句,创造性地复述课文。通过指导学生读懂“一夜”,激发了学生对周总理的敬佩之情,在学生的脑海中树立起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光辉形象。

(三)从“一夜”到“夜夜”,深化情感

何其芳看完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后,激动万分,便直接抒发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之情。而学生不容易与作者同样的激动,因为对学生来说,情感的跳跃太大,需要教师补充材料,进行情感铺垫。我便从周总理传记中精选了两个材料,适时出现,让学生了解到周总理不只是某一夜工作劳苦,而是夜夜工作劳苦,使学生对周总理敬佩的情感得以深化。

(四)与作者共鸣,升华情感

当学生的情感被充分激发出来时,我设计了过渡导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此时此刻,何其芳和我们一样无比激动,在回家的路上,他不断地对自己说,高声对全世界说,他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我又请两位学生扮演何其芳到讲台前练习说话。然后,全体学生起立,满怀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高声对全世界说:“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几十名少年琅琅的心声在教室里久久回荡……

周总理以他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学生,必将对学生健全人格,人生价值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加强情感教育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语文课实施情感教育,“文”与“道”得到了有机统一。学生在语文课上投入满腔热情,文质兼美的课文深深地感染着学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了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

总之,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能走进学生的心中,要会拨动学生的心弦,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研究教材,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猜你喜欢

情感性周总理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浅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958年我在应城见到周总理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浅谈语文课情感性的激发
周总理的标准餐
走进淮安周总理故乡 追寻一代伟人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