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教学“活”得更精彩
——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2017-03-09广东省龙川县老隆镇维嘉学校刘国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3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古诗词课件

广东省龙川县老隆镇维嘉学校 刘国平

初中语文教材中精选的古诗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作为老师,必须帮助学生认真地去吸收中华文明历史积淀的养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媒体进行古诗词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便捷途径。

一、形象直观,激发兴趣

1.培养朗读兴趣

要学好古诗词,先过“读”字关。范读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在视频范读的语言环境中将学生的注意力、情感、兴趣调动起来,融入作品中,使学生在听读过程中迅速找出生字新词,解决句读问题。如教读北朝民歌《木兰诗》,视频朗读时音乐雄浑、鼓点声声,朗读声铿锵有力,配以马蹄阵阵,一下子就将学生带到了遥远的古战场。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去领悟课文,从而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2.消除疲劳和紧张感

学习材料是对学习兴趣最好的刺激。例如教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首写景的七言律诗,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先放录音,让学生凝神听一段有古筝伴奏的课文朗读,再接着用投影仪,放上一段事先剪辑好的春意盎然的电视录像片:那翠绿的青山,荡漾的碧波,如茵的绿草,烂熳的春花,莺歌燕舞,马蹄轻快,牧笛悠扬……使学生身处早春的氛围之中,从直观、形象的教学中感到春意盎然,春光无限。再让学生随录音朗读课文,学生兴趣浓厚,加深了对课文的感知。朗读和说话的能力得到训练,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路刺激,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

二、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像、视频、动画等形式,将内容生动、形象逼真地传给学生,为学生创设赏心悦目的多维型学习情境。

1.创设情境,拓宽见闻

山区初中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古诗词的形象、意境感受肤浅。在这种情形之下,多媒体教学则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变为具体的视觉画面,达到丰富学生感知,拓宽生活见闻的效果。

2.理解课文,领会意境

多媒体教学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领会文章意境、了解人物性格以及创作生动形象的场景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图片音乐,加强记忆

在学生心目中古诗词是拗口而又枯燥的。背诵古诗词是学生倍感头疼的事情。对篇幅较长的课文,要想有效地完成这一积累难度更大。此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并巩固记忆。

1.利用视频图片帮助记忆

例如在《岳阳楼记》的讲解中,可在网上搜索有关岳阳楼的视频放给学生看,让他们领略到一个真实的岳阳楼和岳阳楼前各个时段的风光,以表现其雄伟壮丽,将“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岳阳楼之大观”畅快淋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帮助学生切身地体会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哲理的精深,感悟诗人博大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

2.利用音乐营造记忆

在学生朗读背诵时,来上一段柔美的音乐,放松学生心情,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气氛。如背诵《陋室铭》时播放古筝曲《广陵散》,背诵《与朱元思书》时播放“高山流水”的琵琶曲,这都是营造良好记忆环境的不错的选择。

四、主动参与,培养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一项系统过程。多媒体教学中仅有教师的演示是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能极大地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学生的想像能力、动手能力、表达欲望都处在最佳状态。这个时候,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机。

1.指导学生参与策划

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阅读教材后,可以提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方法、建议和要求。如教学刘禹锡《乌衣巷》中“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时,在了解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后,要求学生回家收集石拱桥、人行桥、野花等图片,用实物投影仪进行演示,让大家一起欣赏。

2.引导学生制作课件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的表现方式,通过心灵对接、意见交换,思想碰撞,合作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这种沟通的是以课件的制作与应用作为媒介的。学生参与课件制作,并在课堂上展示其作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利用周末组织学生到农村采集古道、枯藤、老树、雀巢、小桥、溪水、人家的录像图片,把它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播放,呈现出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的啼叫级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它将投宿何方呢?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让学生通过见到的景物展开联想,由异乡人的“叹”联想到他的乡愁的画面。学生们制作的课件,以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来。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相互探究的双向交流活动。

3.指导学生参与演示

教学时,可请学生进行多媒体操作,并作小解说员,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教学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对李白重情重义、至真至诚,和朋友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灵犀相通、心心相印的美好品质,抓住时机拓展“关心他人、奉献爱心”,播放精心制作的课件《爱的奉献》,并配上了同名歌曲。随着一幅幅感动人物爱心奉献画面的展现,小讲解员声情并茂的故事解说,学生眼眶也在逐渐湿润,爱心扎根在他们心中,奉献同时在他们心中扎根。

事实说明,多媒体教学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巧妙运用,能极大地突出它的形象性、新颖性、直观性、趣味性、丰富性,教学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它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习变得更主动,获得了快乐。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古诗词课件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多媒体教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