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017-03-09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地区岑溪市第二小学梁彩兰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3期
关键词:情趣古诗情景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地区岑溪市第二小学 梁彩兰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 培养和提高学生爱美的情趣 与教师自身的思想修养、语言修养和爱美的情趣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的审美情趣对儿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首先得自己心里有。”教师对祖国、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情感,必然会在教学中自然流露出来,深深感染学生。在教育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应当把审美教育寓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提供创设情景,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美育因素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真、美、善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得到发展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下面我就平时我的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来谈一谈。

一、创设情景,感知美的形象

一篇具有审美教育内涵的课文,是美的内容和美的语言的辩证统一。美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美的形象性决定了审美的直觉性。儿童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让学生感知美的形象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前提和基础。要使儿童从课文中感受到美,就必须让儿童面对一个个具体的审美对象,凭借这些审美对象,激发他们愉悦的心情,感知美的形象。比如,我在教看图学文《秋天》一课时,采用了图画再现美,音乐渲染美的方法创设情景,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具体形象。当我把放大的秋天彩图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赞叹声:“多美呀!”“太美了!”“好漂亮啊!”图中蔚蓝的天空、棉絮似的白云、金黄的毯子、明镜般的湖水、正在落叶的梧桐,购成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秋色。那柔和的色彩、栩栩如生的场景,无不充满诗情画意,让人赏心悦目。这时,我出现一道这样的练习:“我站在( ),看见( ),我真想( )……”同时播放音乐,让学生在轻快的古筝独奏、高山流水声中看画面,想象自己来到画中,成了画中的一员。同学们情绪高涨,争着发言。显然,学生好像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了自然之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同时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运用情景,理解美的实质

由于儿童年龄较小,对美的鉴赏能力还很低,往往只注意事物的外表,还不能在本质上去区别真与伪、善于恶、美与丑。在教学中,我运用情景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美的实质。比如,在教学《美丽的公鸡》这课时,我采用了表演体会入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美的实质。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过程:请学生分别扮演啄木鸟、蜜蜂、青蛙、老马以及自以为很美的公鸡,演示它们比美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当记住去采访啄木鸟等人物:“你们的态度为什么很冷淡?为什么都不去和公鸡比美?”接着,再让“小记者”去采访公鸡:“你听了老马的话,为什么很惭愧?”最后让“小记者”采访在座的同学:“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表演结束后,老师提问:“课文的题目为什么不叫骄傲的公鸡呢?”通过表演,教材中的情节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成了热情的演员和观众,全部进入了教材描绘的情节之中。大家兴趣盎然,争着谈自己的看法,从而理解了真正的美不是外表美,更重要的是行为美和心灵美。

三、带入情节,接受美的熏陶

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感受到教材中所蕴含的美,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裁、不同类型的课文,采用多种形式,创设美感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审美再想像。使学生对美的事物充满激情,领略美的教育。

如古诗《村居》,为了使学生能与作者的思维产生共鸣,领略到春天的无限美好以及儿童的欢乐心情,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把学生带入情景,接受美的熏陶。

(一)以读入境

我采用范读、齐读、自由读等形式,让学生反复吟诵,揣摩品味,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共鸣,使诗歌揭示的美在他们的思维中不断出现,形成美的定格,成为永久不逝的画面。

(二)以画入境

在学生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先在头脑中勾勒出古诗所描绘的图画,然后再动手把它画下来。通过画画再现了情景,使本来抽象的语言文字一下子变得那么具体,使学生与古诗反映的生活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仿佛自己也融进那春光之中。从而较好地帮助学生去体会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内涵。

(三)以说激情

教师用精彩的语言描述情境,诱发学生想象,面对自己的创作,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画。并让学生以“我”的语气,向大家介绍在大好的春光中放风筝的情景,使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到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情境中。

四、再现情景,升华美的感受

情感美是美感的又一重要特征。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感知形象美进而感受情感美,是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是阅读的加深。教师要运用课文中所蕴含的真挚感情,扣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从语言因素入手,让学生在品词赏句中得到情感美的感受。感受课文情感美,离不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于有感情地朗读,叶圣陶先生称之谓“美读”。叶老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 因此,教完课文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让课文内容的情景得到再现,使文章的情感美得到升华。为了增强学生对美感的体验,教师的范读和情感性的导语和点拨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善于进入情境,感受语文所传递的情与意,以情激情,感染学生,以达到教师、学生和作者心灵的共鸣。

总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形式多样,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随时注意并适当运用方法,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猜你喜欢

情趣古诗情景
情景交际
“拟古诗”之我见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诗词要有情趣
楼梯间 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