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几点体会

2017-03-09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第八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3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语文

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第八小学 蒙 斌

课堂教学实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吻合的程度的程度,是教学的生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缺失仍是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而学生却听得头昏脑胀、昏昏欲睡,这样的教学,从表面上看,占满了课堂教学的所有时间,老师们也感到尽心尽力了,但是从学生学习的效果来看,是一种低效教学。要在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内,使学生学有所得,掌握学法,且学得快乐,这确实是一门学问,值得研究。下面我将根据搜集的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要想实施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开始便要想办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固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我在教学每篇课文前,先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进行熟悉和了解课文。然后再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然后采用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类比导入、图画导入、多媒体展示导入等方式,造成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采取灵活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语文课本内容丰富,文章体裁多样,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觉得毫无新意,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不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导致课堂沉闷。《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师应根据不同课文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符合课文特点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而精彩,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课堂的活力。

学生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也受到学生的欢迎。如在教学写连续观察日记的内容时,我用一只脸盆装满沙,与学生一起种下黄豆,并引导学生每天都观察其变化,结果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都能言之有物,交上一份高质量的作业。在景物描写的作文教学中,我把课堂转移到室外,组织学生一起参观学校的景色,详细向学生讲解校园内每个景物的特点,并引导学生如何展开想象,将景物写得真实、具体。不少学生在参观完之后说:“原来,我们的校园是这么的美呀!”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语文教学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把与课文相关的图文、视频信息转移到课堂上来,丰富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海上日出》教学中,我用多媒体展示了海上、山上、城市等不同地方日出的图片,也结合课文内容展示了云朵“镶金边”是什么样的,阳光透过云层是什么样的,学生在直观理解课文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开展相应课外活动,强化课堂学习效果

开展必要的语文课外活动,创造各种情景和条件,将语文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巧妙地设计一些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语文活动,使它与课内常规教学相辅相成,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有效地增强学习的效果。我每学期都会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相应的写作文竞赛、听写词语成语、朗诵或讲故事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的内容。

五、提高课堂把控能力,确保教学持续高效

当今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普遍缩减,使得教学比以往更加困难,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高度参与教学,确保教学的持续和高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就需要具有课堂调控的能力。

第一,语言表达要有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学习的状态,用生动形象、抑扬顿挫的言语和语调向学生传递情感,从而感染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注意。如在教学生字时,我用升降调的方式区别读音,有时候用夸张的语调读出来,学生在笑声中把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了,也更容易记住、读准。

第二,巧妙地处理特发问题。课堂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特发的情况,如果教师处理方式不当,会让问题扰乱既定的教学计划,浪费时间,分散师生的注意力,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一些技巧来处理这类问题。我讲授《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一个调皮学生突然在课堂上笑着说:“他们五人真笨,为什么想不开要跳崖?投降应该可以保命了。”学生有的也大笑起来,有的对这个问题一脸疑惑,课堂乱了起来。我稍停一下,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们大家来思考一下他们为什么要跳崖呢?,不跳行不行?”这时全班学生立刻静了下来,认真思考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这里,我没有批评这些学生而中断正在进行的教学,而是将笑话的内容迁移到教学上来,把小插曲变成教学的内容。

第三,多用目光与学生交流。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课堂教学中,教师多用目光与学生交流,用心灵去对话,这些无声的交流,往往可以产生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当提问学生的时候,可以用目光去表达教师对那些胆小的学生的期待,鼓励其勇敢地站起来回答;学生回答问题生动准确,可以用目光去表达欣赏和肯定,增强学生的信心;当学生精力分散走了神,教师可用皱眉、凝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成为了关注的对象,促使其集中精神。采用目光的交流这种方式,既可以不动声色地促使学生及时地调整学习的状态,而且会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既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那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长远的也是一个常新的课题。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语文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主要内容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