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2017-03-09广西岑溪市第一中学严伟宁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3期
关键词:主管部门心理健康学校

广西岑溪市第一中学 严伟宁

如今谁要说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要,如果不出意外,而一定是绝对没有市场的;即便是凡事都有例外,稍有差池,也绝对不可能认为它是一件在学校教育情景中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事儿。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种起码共识,更成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期望,教师、家长、学生的一种良知。这种氛围的营造和理性认知的形成应该归于2002年颁布实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及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

习近平主席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学校教育的现实生活中,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心理健康教育课每两周安排一节课,授课主体是班主任、专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政治课教师。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操作中:两周一节课在教学管理的课表安排中不好反映。即便按规定安排了,然而由于间隔太大,又加上不是考试课,定势、惯性使然,常常教学管理者也是只管安排不管其落实成效,授课者也容易迷糊,学生也在“压力山大”没完没了作业中给忘记了,或被其它来势汹汹知识性考试课所代替。之所以产生这种问题与现象,主要是现下中小学教育的短板造成的:一是现行中小学教育的功能不完善。学校有招生功能、培养功能,最为欠缺的就是指向未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关的指导功能。二是中小学教育内容不完美。尽管我们实施了新课改,但“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的现象,应该在一些地方还是比比皆是。传统教育仍然大行其道,以“知识为主 ,分数为本”,已成为教育主管部门考核学校,学校考评教师,学生应试升学,家长、社会认可学校的唯一至上铁律。三是学生评价体系不公平和不公正。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性强,但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毕业生学业质量检测的分数,仍是每个学生进入初中后决定能否步入重点班的通行证。不容置疑,初中对应的中考,高中对应的高考更是如此。种种通过考试,以分数作为考核考评的方法,看起来貌似十分公正、公平,实际上在通过不科学、不民主、不可持续地、知识指向性非常强的评价体系,来制造缺“德(育)”的危险品,缺“体(育)”的废品,缺“美(育)”的瑕疵品,缺“心(育)”的问题人。

基于以上理由与认识,我们不难看出,事实上在广大中小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种在应试教育赛道上疯狂奔跑时的一个小小摆件。关于这一点,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做客人民网,以《复旦投毒案:知识与德性的错位》为题与网友交流中指出“现在我们进行心理或其他教育的时候,往往是知识化、积累化,让学生记住知识点、要点,没有真正让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作用,这种教育实际上在整个教育中非常普遍。”

一、对中小学教育特别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顶层设计

从教育主管部门而言,就是以人才成长规律为抓手,深刻而沉重地思考:今日中小学教育之“缺”,乃至20年后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人才之“短”。查漏补缺,以学校教育现有的招生功能、培养功能的基础上,拓展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功能。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一套与2012年修订版《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相适应的操作性强、适应性强、针对性强、实践性强、责任明确、分工细致的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达标检测评价系统。这样就能从制度设计上杜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走过场”和“形式化”。

二、就学校教育情景而言,形成教育须更多关注学生精神世界及心理健康的共识与氛围

具体做法:首先,在学校管理中摒弃传统的以学业知识为主的教育教学内容。其次,开足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选拔好师资队伍关通过继续教育或校本培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专业成长,以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心理咨询、专题报告、心理健康校园吧、心理QQ群、微信、心理健康网站论坛、热线电话等形式,引领学生学习、学会、把握、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原理来调控自己及他人身心的办法,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完满自己的人格。再之,学校通过关注学生精神世界,使每个学业子从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优美走向崇高的畅酣与伟大,自豪与骄傲。这样三管齐下,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从摆件落实处成为学生成长的“零件”。

三、对学生培养评价体系进行大改革,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更具广泛社会基础,让“心育”之花,开遍学校、家庭、全社会

以往心理健康教育落不到实处,究其原因,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寓于学校,是一种学校自娱自乐的活动。尽管著名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说过“学校及社会,社会及学校”,但学校与社会毕竟有相当大的区别,套用金庸先生的话说,就是学校缺乏“江湖性”。因此,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实处,有广泛的社会性、群众性,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有人专门抓此项工作,有专门部门专管此项工作。其次,学校在开设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基础上,以开放办学姿态,成立一支专兼结合,以专业为主兼职并行的能“请进来,走出去”的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师资与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在科学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为方便教学管理在中小学每周以一节课的课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再次, 家长要革新观念,摈弃“树大自然直”侥幸心理,真正关注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及精神世界,主动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学生心理健康发生发展的规律,直面正视而不是回避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配合学校、老师处理调控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学校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比如像马加爵杀人、复旦投毒、学生因老师收缴手机而跳楼等案件中汲取血的经验教训,积极倡导并坚决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社区要充分利用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学校开展“心育”搭桥铺路,将配合学校培养心理健康的公民作为已任,份内之事。一般社会群众,自觉利用特长、优势,为学校“心育”健康发展,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智慧贡献智慧,并把培养身心健康公民作为应尽之责,把培养建设者与接班人作为处世的圭皋,努力为学校“心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主管部门心理健康学校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安徽园林》通过省主管部门年审
我国环境立法的演变
学校推介
对太湖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体系构建的思考
林业工作站职能作用探讨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