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诗词审美情趣

2017-03-09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站街镇贵化中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3期
关键词:美的诗歌能力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站街镇贵化中学 尹 敏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这种文学样式更是具有了美育这种功能。但纵观我们的教学实践不容乐观,教师教学模式死板,学生学习兴趣减退,更谈不上获得审美体验和提高审美的能力。

一、学生古典诗歌学习的现状

首先,功利心太严重。学生现在学习诗歌不过就是看在高考诗歌鉴赏和名句填空才勉为其难学习。他们死记硬背,甚至还要求老师帮他们定制答题模式,决不会从提升自己的诗意人生方面去考虑。

其次,诗歌本来有许许多多精美的描写,有对大自然的歌颂,有对现实的嘲讽,有对未来情景的设计,但这些东西学生充其量只把它当作升学的一道门坎,从不会站在山巅呼唤:我的幸福就在这里。

最后,既是诗歌,自然是有诗有歌,但学生们只把它当作“诗”来读,从不会去联系“歌”。我国许多诗歌来自于民间,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把这些情境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了具有音乐美的歌。但我们的学生既不会唱更不愿意去想像。

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策略与方法

1.从朗诵入手

朗诵历来就是诗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学生朗读的时间越来越少,自然导致朗读的兴趣也越来越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那么我们就应该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体味“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锁清秋”的寂寞孤独之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爱国情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之意;“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菽洲!”的苦痛之心。

(1)听著名朗诵家的配乐朗诵音频

朗诵中配乐可以渲染气氛,引发联想,增强想像,强化感情,再加上朗诵者声情并茂、扣人心弦的表达,一定能产生强烈的震撼效果。比如,在教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我选取鲍国安的配乐朗诵音频;柳永的《雨霖铃》,除了可以找朗诵还可以播放歌手辛晓琪《侠义见青天》中的插曲演唱。假如我们能这样细心以致苦心搜集这种歌曲播放甚至教学生学唱,我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提升诗歌鉴赏的品位。

(2)教师范读

教师范读,可以给学生以直观的立体形象,女教师轻柔优美的音质,男教师雄浑深厚的磁性,肯定可以给学生创造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加深对教师的礼敬之情,所谓“尊其师,信其道”者也。教师范读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了解,培养学生语感,于漪老师说过,教师本身对文本的理解有多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会有多深,教师的范读正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的外在体现。

(3)学生分组朗诵比赛

比如,教学《再别康桥》,我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也可以是男生为一组,女生为一组,也可以是男女生搭配。教师要在比赛前指导他们朗诵的技巧和节奏,学生可以自行编排动作手势,也可以有伴舞,还可以演唱《人间四月天》里的主题曲《再别康桥》,形式不拘一格,这样的比赛肯定比全班齐读有趣得多。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可以让学生体会诗歌情志,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第一,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制作符合学生欣赏习惯的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体会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比如,教学《声声慢》,可以选取与词中景物大致相配的图片:辽阔的天空、大雁、古代愁美人、夜晚、梧桐、细雨等等,在相关图片上把诗句写上去,同时找朗诵大师朗诵的音频或者最好是教师自己的朗诵配合着,加上古筝、箫、笛之类乐器演奏的纯净的轻音乐,制作成幻灯片或者flash动画,让学生在音诗画中感受诗人的离愁思亲之情,在朗诵家抑扬顿挫的语调中体味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第二,高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有的比教师还强,所以,我们还可以放手让学生来制作课件,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读诗歌,品味诗歌。教师做到点评到位,不作深入补充,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这样的诗歌教学方法,还有什么样的学生不愿意接受呢。

3.注重课堂习作训练

写作永远是培养学生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体会了诗歌中的某一意境,某一场景,某种感情,教师就要紧紧抓住这一瞬间,提示学生用文字把自己的感悟表现出来。

(1)写鉴赏性短文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主题或者艺术手法,写一段短文,然后在班上交流,达到相互完善相互补充理解的效果。

(2)学习创作古典诗歌

教师可以将简单的绝句格式、押韵规律、平仄对仗等知识教给学生,指导学生仿制创作古典诗歌,这样也可以收到审美的效果。

(3)学习创作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形式不拘,体例多样,题材广泛,内容充实,所以,学习写作要容易得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诗歌征文活动,班级中也可以成立诗歌兴趣小组,等积累到一定程度,还可以给班级学生出版诗集。

如此,我们的诗歌教学将会有一片广阔的天地,学生的人生将充满诗意。

三、教师要提升自我修养与审美情怀

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是很美的,如果我们教了很多年却没有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那我们的教学就不能算是成功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提升自我修养与审美情怀。

首先,教师要大量阅读文学艺术作品。教师加强阅读文学艺术作品,有助于提高个体的感受能力,获得美的享受,更有助于积累审美的经验。教师要具备终生学习的理念,通过自己的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最终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具有“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的人。

其次,大量阅读教育学美学等著作。语文教师的理论涵养学识水平是学生的标杆,是鼓动学生理性思维的作用力。同时,在学习文学、美学等著作时,还能学到一定的文学艺术创作技能、技巧,从中受到启发。在对教材文本的解读过程中才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因此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欣赏美的能力。

我们作为教师,要加强教师审美修养,以较高的审美能力、健康的审美情趣,去影响和塑造自己的教育对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能力。

猜你喜欢

美的诗歌能力
诗歌不除外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诗歌岛·八面来风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