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

2017-03-09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通北林业局第一小学吴秋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3期
关键词:学会考试评价

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通北林业局第一小学 吴秋波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依赖,它融洽了师生的情感,营造了愉悦的氛围,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律的习惯、自觉的行为,用情感的力量去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学好语文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和蔼的表情,幽默的话语,庄重的举止,文明的行为,意境幽美的诗歌吟咏,扣人心弦的文学典故,讲述激动人心的文化名人传说都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和学的关系

人类社会文明的传承,积累,沉淀,得益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活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应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不要“满堂灌”,不跳“独脚舞”“填鸭式”的教学早已淘汰,重在对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促进。把“教”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组织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现在知识浩如烟海,理论层出不穷,教师的“教”不能停留在知识的传播上,而应重视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教”重在引导,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教育学和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的成长起决定因素是非智力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恒久的毅力和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是先扶持学生走,后引导学生走,授人以渔,传点金术。促进学生摸石过河,探走迷宫。

学生的“学”是学知识,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在“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质疑,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勤于动手,形成个性,具备特色。培养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变学了为学好。把“学”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的生成,发展,提升,学生的“学”重在好乐,“知之者莫若好知者,好知者莫若乐知者”。贵在持续,水滴石穿,妙在创新,新则出奇。

三、阅读与说写的关系

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阅读就是看(或读)人家的文章。阅读能力指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阅读文章,接触的只是文字,作者想表达的内容、思想、感情、意境、情趣等,都蕴藏在文字里面,靠读者凭借文字自己去理解,去体会。只有反复阅读,才能理解词句的意思,欣赏文章的表现手法,品味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趣味,读进去,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想开去,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阅读重在自学,光课本内容还不行,还应多读课外书籍(包括报刊杂志),以提高阅读能力,扩充视野。阅读贵在积累。量变促质变,只有积累大量词汇和佳句,才会说写用词恰当,语句生动,幽默形象有趣。 阅读巧在运用。要“以读促说”“以读带写”。阅读不是鹦鹉学舌,照本宣科。阅读是春蚕吃桑叶,沙沙有声,明蚀食,消化了叶面,吸取了养份,吐丝能织锦,裁剪成衣裳,破茧可化蝶,飞腾向天地。

古人是很重视阅读的,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这些经验,我认为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仍是可取的。多阅读,便会善辞令,出口成章,下笔千言,立马可待。

四、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其内容和思想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可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课文教学内容从社会生活中来,应回到社会生活中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引导学生,从无字处读书,读社会这本活书,从中体会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和生存法则,道德准则,察人间百态,看世上千姿。去发现真善美,去揭露假丑恶,走向自然。引导学生看日出日落,月圆月缺,云展云舒,花开花落,潮起潮涌,雁去雁归。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见老牛舐犊,知父母恩情。学《桃花心木》,懂得去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大树。学《生命.林子》,引导学生到山上去观察发现:不成林的松树,乱技纵横,树干又短又曲,只能做薪柴;郁郁葱葱的松林,棵棵松树秀颀,挺拔,棵棵可能成为栋梁,从而明白一个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

走向生活,引导学生体会“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事,品尝“酸、甜、苦、涩、麻”五样味,去经历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去体会荣辱进退,名利得失,到野外去放风筝,明白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五、考试与评价的关系

人生处处皆考场,天天便是考试时。考试不是目的,但考试有目的,是帮助师生认识自己教学过程的优势和不足,便于提出改进建议并促进其自身发展。考试的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淡化记忆内容为主的考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考试方法,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辩论、课题研究、情景测验等,部分学科开卷考试。考试还是一种教学手段。在考试中获得知识,在考试中锻炼能力,有的学校尝试一套试卷多次考试,让学生在考中学,教师在考中教,教后再考,让学生从中享受成功和进步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评价是利用一定的标准采取一定的方式对教学者及教学进行合理客观的总结。考试是评价的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行为观察、情感测验、学习日记或成长记录等方面,更要关注学生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对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进行客观描述并力求采用激励性语言来评价。

对教学的评价,要从关注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来,要“以学论教”、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促进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更为了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

总之,只要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就会获得全面的发展,只有在教育和教学中把握好这几点,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的创新型人才,才不愧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猜你喜欢

学会考试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学会分享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学会分享
准备考试
学会尊重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