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模式调研报告

2017-03-09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中心小学新校高立刚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3期
关键词:强校集团化教育资源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中心小学(新校) 高立刚

背景:

2015年10月份,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赴江苏常州等地两个月的校长挂职培训,第一次实地接触到南方现代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经验、新做法,也真正意义的领略到“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亲身体会到集团化办学模式对解决当代教育发展“瓶颈”问题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岱岳区教育也已进入到发展的改革期、创新期、关键期,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以农村学校为主流的岱岳教育群体,改革和创新适合全区教育实际的教育管理模式已成为推进全区当前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鉴于此,结合自身农村校长的工作经历和当地学校工作实际,展开了关于农村学校“教育联盟化”办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何谓“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模式?

我们给出的定义是:“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是一种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以“紧密型教育集团”为主要模式,通过当地强校(核心学校)输出文化、管理、师资等资源,使新建学校、薄弱学校等迅速提升办学水平的办学模式。简而言之,“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就是要使“强校+新校”生成“强校=名校”、从“强校+薄弱校”生成“薄弱校=强校”,以此为老百姓提供优质、平等的基础教育。

一、对农村教育现状的基本认识

目前,由于乡镇村级辐射面广、分散等特点,学校设置分散,资源分配不均,造成诸多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优质教育资源布局不够合理。近年来,地理位置优越的学校经过标准化学校创建,再加之各类教学需要,教育教学设施明显改进,且使用率较高;但相对偏远的学校,尽管经历了标准化学校创建,但教学设施仍然相对较弱,最为重要的的是由于师资匮乏,利用率极低。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势必导致择校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

第二,办学成本虚耗现象比较严重。在农村留守的教学点虽然人数较少,但各类教育资源缺一不可,在小学尤为突出。吃不饱的学校还在不温不火地办着,生师比多在一比十以内,大学校却在满负荷地艰难爬行,实在不行只好聘请代课老师,办学成本虚耗严重。

第三,“名师名校长”双名工程推进不够快。有思想、有能力的校长对一所学校的成长和引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我们不缺设备、不缺生源,我们最稀缺的是人才,尤其是造就一大批名师名校长成为当务之急。

二、实施“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的几点想法

1.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

实施“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要因地制宜,稳妥推进,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决不搞 “一刀切”“一哄而上”,那种一夜间的“联盟化”注定是走不远没有生命力的。

2.“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由谁担纲的问题

一所农村校该由哪所学校来做母体,要经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学校通过赢取办学权,让更多有意愿的学校主动加入联盟化办学行列,进而实现“创办一个成功一个”的目标。学校大了,办学条件好了,新的办学理念、特色项目可以得到尝试;学校大了,新老学校资源进一步盘活;学校大了,规模办学能形成竞争效应;学校大了,教师锻炼能力的机会多了。

3.适合的才是合理的

只有适应人民群众个性化需要的、突出差异性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才是合适、合理的联盟化办学模式。实施“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就是以强校为龙头,通过强校输出品牌、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干部和优秀教师等方式,带动新办学校、相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共同发展,迅速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由点到面推进各种办学模式的形成。

4.“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规模问题

规模太小浪费资源固然不可取,但贪多求大,动辄上万学生规模的巨无霸、航空母舰式的学校或集团,只会使优质教育资源稀释,与“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初衷背道而驰。我认为,“联盟”规模必须在综合分析“强校”的历史文化、师资力量、管理水平、校园面积和设施设备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遵循办学固有的规律,科学确定办学规模。

三、实施“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的几点建议

第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用非常之手段,做“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这一非常之大事。

第二,构建“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有效运行机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对学校管得过多过细、社会监督和学校自律机制不完善等弊端,逐步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提倡教育家办学,尽量使学校和校长去衙门气和官僚化,政府尽量不要干预学校办学自主权,强化督导和服务,让学校静心办学!

第三,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双名工程,重视和广纳人才,构筑“名校联盟化”办学的人才高地。建立联盟校长共同体,集中文化研修;建立小区域学校联盟发展共同体,这也是特色发展学校共同体,给每所学校都挂特色学校牌子;成立名校长工作室,培养卓越校长共同体。

第四,谋求特色发展,形成大特色、小亮点。“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决不能以母校的特色去同化、消除加盟学校的原有特色,决不是“千校一面”,而是“优质”的多样化,是学校文化的融合互通,是“各种类型、各种特色、各种层次”的学校均衡优质发展。

实施“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必须科学有效、积极稳妥。虽然实施“农村教育联盟化”办学能有效拉长优质教育资源的价值链,事实也证明,一定规模的“集团化”,不会导致“稀释优质教育资源”的后果,但是怎样使“教育联盟化”走向“联盟化名校”却任重道远,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去研究和探索。

猜你喜欢

强校集团化教育资源
静安区公办初中“强校工程” 中期评估会顺利举行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质量立校 人才强校 改革创新 特色创优——东北石油大学发展纪实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