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对群文阅读的认识及模式探索

2017-03-09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车岭镇中心小学李炜锋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3期
关键词:群文议题阅读教学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车岭镇中心小学 李炜锋

一、我对群文阅读概念的认识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这是一种全新的语文阅读教学形式。通俗地说,群文阅读就是教师以某一个议题或某几个议题作为阅读训练的目的,将符合这些议题的文章事先准备好,并设计好阅读的顺序、阅读的要求、阅读的练习;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会读文章,学会品文章,掌握该类文章的特点和其中的写作技巧,从而构建出学生本人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构建出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表达及其对应效果的理解的一种综合性的语言训练形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

二、我对群文阅读价值的认识

(一)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选择适当的内容搞群文阅读,大大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在教<<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两首思乡之作时,还引入了《静夜思》《回乡偶书》《除夜作》《天净沙·秋思》。不但没有耽误学生的学习,反而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教学成语《闻鸡起舞》时,我增加一些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及其故事,有《塞翁失马》《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精卫填海》《亡羊补牢》等,学生们不但很快掌握了闻鸡起舞的意思和用意,还兴趣盎然地学习了上述的成语故事。

3.在教绕口令《花鸭和彩霞》时,我引入了《颠倒歌》《猴和狗》等,同样受到了学生们的喜欢。

可见,群文阅读不但不会使学生讨厌,反而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群文阅读训练,对于学生的阅读量这方面来说,毫无疑问是增加了。

(三)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群文阅读的实施,使得学生从狭隘的接受模式中走出来,接触的语言更丰富了,他们在读中模仿,在读中体会,在读中跟随主人公思考,在读中自我领悟,长期这样训练,他们的理解能力就会有很大提高的。

(四)训练并丰富了学生的阅读方式

在群文阅读中,精读、略读、浏览、跳读等多形式的读已经悄无声息地取代了过去的阅读方式。群文阅读就意味着不能着重要求小学生“朗读”或者“有感情地朗读”,要让小学生学会默读和详略有度地阅读。学生从一篇文章的阅读走向了多篇文章的阅读;从有声的阅读走向了有声与无声相结合的阅读;从老师在前领着读走向了学生抢在前面自己读;从一句一句挨着读走向了跳着读;从老师讲出味道走向了自己读出味道;整个阅读的宽度和厚度都得到了伸展。

(五)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

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增加了识字量,逐渐类推了相同结构语句的阅读方式,所以,大大提高了阅读的速度。

(六)增强了学生把控语言文字的能力

由于学生读的多了,见的也多了,自然积累的也跟着多起来了。因此,不管在口语交流,还是在书面表达方面,语言文字的把控能力都有所提高了。

(七)激发了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

以前,我的语文课上,学生不爱发言,除了没兴趣这个原因外,最主要的是不想说。自从在课堂上引进群文阅读教学以后,学生们的话匣子打开了,他们想发言了。有的时候甚至忽视了课堂常规争着要发言。

(八)丰富了学生体验同一思想感情的情景

群文阅读教学,在选择文章时,虽然不可能选出方方面面都完全相同的文章,但主要议题是相同的,比如,有相同的思乡之情,有相同的赞美之情,

有相同的感恩之情等等,这样,就给学生体验同一思想感情提供了丰富的情景。就比老师凭借一篇文章反复渲染的效果要好得多。

(九)为满足不同学生以及同一学生的不同表达要求打开了大门

群文阅读在选文时,会围绕一个议题或多个议题选择不同的文章,由于文章出自不同的作者,所以,各自的表达方式、写作技巧、选材布局等可以说是千差万别 的,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学生以及同一学生在表达上不同喜好的要求,以此作为他们自己学习的模型。

(十)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的来说,群文阅读从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1.我对群文阅读适用范围的认识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在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不是所有的课题都适合采用群文阅读。我个人认为,小学低段的识字、写字就不适合采用这类方法,而那些带有文字阅读的课文(诗歌、写景、叙事、写人)、名人的作品、历史故事、对联等内容就应该尽量选好方向,确定好议题,设计出符合学生水平的、对他们有价值的群文阅读。

2.我对群文阅读模式的探索

我们对教学的设计方向和设计的水平往往取决于我们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教材的把握程度,而我们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就决定了我们教学设计有效性的高低。带着对课标和教材的解读,以及对学生的了解,在“群文阅读”的课堂实施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操作模式:“跳出教材——众览群文——梳理结构——品读重点——主题拓展”。以“秋天”一组为例。

(1)跳出教材。就是老师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即主题。这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能够让学生从本单元的课文中跳出来。把本单元的内容浓缩在一个词语里,使其感到学习是轻松的。

(2)众览群文。在这一环节中,我们老师要充当兴奋剂、指挥家,让学生拥有饱满的激情主动投入到阅读中去,通过默读、小声读、小组分人读、浏览、听读、跳读等形式切实去读文章。

(3)梳理结构。在这一环节中,我要帮助学生运用对比、概括、合作等方式,对描写秋天的文章进行结构的梳理,从中找出选文共同的特点都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秋天的和各自采用的不同手法、不同技巧。

从而构建文章的结构模型。为写作买下伏笔。

(4)品读重点。在这一环节中,我要帮助学生去对比着阅读相同结构中的不同表达方法,去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从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表达方式和最欣赏的表达效果。如学生在我的帮助下,去阅读关于秋天的树林风景的不同表达方法,有侧重表达颜色的,有侧重表达声音的,有侧重表达收获的等,学生感兴趣的方面不一样,所以他们的发现也不一样。要尊重他们的不同感受和不同喜好。

(5)主题拓展。在这一环节,我要引导学生将刚才学到的结构,重点品读,应用到写作中来,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题目《秋天的图画》。自己确定喜欢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方法。要通过描写表现秋天不同地方的美,从而形成一幅《秋天的图画》。

猜你喜欢

群文议题阅读教学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群文活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