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进行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

2017-03-09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第二小学李亚忠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3期
关键词:学会能力课堂

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第二小学 李亚忠

一、培养兴趣,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意识

1.营造氛围,培养学生合作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更加丰富,意志更加坚强,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会成为学生与教师、文本、作者平等对话的平台,创造出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教师要真正给学生以信任,体会他们的学习过程,摸索他们的认知规律,尊重他们的人格,分担他们的忧虑,接纳他们的想法,分享他们的喜悦,努力使课堂教学成为主动学习、充满探究精神的乐园。

2.激励竞争,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现在大多数的学生潜意识里没有“大家”这个概念,一切唯我独尊,缺乏合作的意识。我们所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就要打破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要求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学习中,学会交际、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竞争,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小组讨论、社会调查、课本剧表演、参观访问等,每一项活动都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合作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能够从学习中获得更大的快乐和更多的知识,合作能力弱的学生则没有这种体验,也不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二、适时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质量

1.组建合作小组,创造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

合理组建合作小组,为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供一个理想的环境。在小组的组建上我们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让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现状、不同学习背景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每学年接触新班,我就根据班级学生数分合作小组,一般以5-6人为宜。为了使能力强弱不同的学生共同发展,小组通常由1-2名能力强的学生、1-2名中等的学生、1-2名能力弱的学生组成。同时考虑到男女生各自的优缺点,所以在分组时,尽量做到男女生在小组中占的比例基本相同,让男女生的优势互补。这样更有利于互相学习、讨论,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

2.加强合作中的交流,融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交流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表达、倾听和讨论。一个好的研究方案应该经过小组内和小组间的充分讨论,才能得以完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告诉学生要注意“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学生就会这种融洽的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我也也鼓励学生大胆开展争论和辩论,学会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学生就会在交流和碰撞中,共享了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3.把握合作学习时机,提高小组合作质量

课堂合作要抓住时机,不能单凭教师个人的意愿,不痛不痒地为环节而实施环节。我们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及时提供良好的合作时机。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愿望的时候;当需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的时候;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通过个人努力无法解决,需要合作的时候;当学习任务较大,需要分工协作的时候;当学生形成了不同意见,需要交换启发的时候;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的时候,教师能敏锐抓住合作时机,才能提高合作质量,充分调动集体的智慧,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意义,享受合作成功的愉快。

三、组合因素,保障小组合作学习效能

1.分配角色,共同承担责任

为了避免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课堂秩序混乱,学生七嘴八舌现象,小组每个成员必须明确自己在学习中承担的任务,明白各自该为小组做什么,成为不可或缺的一员。我通常每个小组成员设置组长、汇报员、记录员各一名,以便各负其责,各尽其力,组长负责小组的合作交流组织、检查监督、表扬批评等;记录员负责记录各组员的发言;汇报员负责小组讨论情况等。为了让每个成员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小组的成员的角色定期进行互换。通过角色的分配和轮换,使小组成员增强合作者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2.明确学习的目标,找准学习的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畅所欲言,乱说一通。而是要清楚让学生学什么、学多少、学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教学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教师应首先要在课堂上对学习内容中的关键概念、原理和策略等进行简短的直接教学,帮助学生扫清自主学习时可能遇到的障碍。同时,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小组合作要完成哪些学业任务,要达到什么目标,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怎样完成学习任务。

3.关注个人发展,培养团队精神

在小组学习中,往往会出现小组长和学习成绩优秀者占据了全部的主动权,而能力弱的学生即使发表了意见被忽视,成了他们的陪衬,从而产生不被需要感和被边沿感,导致学习主动性减弱,然后一声不响地只听别人说或做一些与合作学习不相干的事情。为了避免学生“袖手旁观”的情况发生,教师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要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任何一个成员的表现都关系着小组的成败得失。如:根据个体回答问题的表现来为小组打分,这就是意味着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决定小组成败的关键人物。

四、延伸发展,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思想素质

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但是课堂并不是终点站。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最终是要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将来能够在学习中取长补短,生活中与人融洽相处以提高思想素质。所以,合作的课程的向外延伸,应该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周末,我通常会布置了一道合作性作业,如告诉学生下周要学习的新课,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确定其中一课为研究对象,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互相探讨,这样,不仅会巩固本周所学的知识,而且为下周课程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另外,针对个别学困生在课堂上学不会的知识,我会派几个中等生去帮助理解掌握。这样做是因为如果总是尖子生教,他们会产生骄傲心里和懈怠情绪。而中等生相对尖子生这样的机会少,辅导起来会更认真、更卖力。在指导课外小组合作学习时,我还经常围绕课本中的内容开展一些社会调查。

猜你喜欢

学会能力课堂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学会分享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