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例教学法在免疫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7-03-09谷存国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免疫学课程标准病例

谷存国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

病例教学法在免疫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谷存国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

病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免疫学检验教学中引入病例教学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枯燥的理论趣味化、深奥的知识具体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教师而言,也能促进自身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免疫学检验;病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免疫学检验是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主要功能是对临床标本进行快速、准确的检验,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传统医学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不利于全面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1]。因此,改变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免疫学检验教学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线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2]。病例教学法符合医学教育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病例开展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判断病例中提出的问题,师生、生生之间进行讨论、沟通、补充,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1 准备病例讨论资料

1.1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精选讨论病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好的病例可以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调动参与积极性[3]。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认真、充分、精心备课。根据免疫学检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病例,寻找常见病、多发病,精选恰当的病例。教学中应用的病例应具有典型性、适用性和难易适中的特点,案例太难不利于学生理解,只能消极等待教师的灌输;案例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参与积极性。准备的病例讨论资料应符合以下标准:(1)紧扣课程标准,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2)紧扣教学重点、难点,为实际运用知识服务;(3)教师精心备课、设计问题,确保教学有效实施。

1.2 设计病例讨论过程

病例讨论过程有以下5个步骤:(1)分发教师精选的病例讨论资料,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程内容,熟悉并思考病例;(2)讨论病例中患者发病的原因、免疫学机制、发生发展过程、临床表现、免疫学检验方法;(3)指导学生掌握检验结果的参考范围,并对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4)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5)围绕病例设置问题的讨论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讨论病例验证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将免疫学检验知识融会贯通。

2 病例教学法的实施

在新课授课前,将病例通过多媒体课件快速展示,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出本次课的主要内容,进一步讲解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免疫学检验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如I型超敏反应一节要求学生重点掌握I型超敏反应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及检测方法,授课前先列举一个典型病例:患者,女,18岁,体温38.6℃,以扁桃体炎入院治疗;自述无过敏史,青霉素皮试为阴性;遵医嘱给青霉素800万u静滴,10分钟后出现面色苍白、冷汗、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血压80/60mmHg,心率96次/分;患者经吸氧、肌注副肾素1支、静滴5%葡萄糖250ml+氢化可的松100mg等处理后,转危为安。提出问题:(1)该患者青霉素治疗后发生了哪种类型的超敏反应?有何特点?(2)I型超敏反应发生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3)怎样预防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I型超敏反应检测方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教师由上述病例导入新课,并围绕病例讲解概念、原因、特点、机制、临床表现及检测方法,利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将病例中的问题一一解决,使原本枯燥的教学过程和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及时巩固新知识,还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教师边分析病例边讲解与之相关的免疫学检验知识,用以说明某一概念或发病机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尽快进入角色,参与讨论。教师适时引导、指点答疑,随时将重要的内容写在黑板上,以利于下一步的讲解和讨论。这样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跟着病例积极思考、围绕问题开展讨论,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任务结束后,教师围绕病例做最后的总结:(1)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病例讨论,对于学生的独到见解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2)学生学到了哪些新知识;(3)病例教学过程中,随着患者发病原因、免疫学机制、发生发展过程、临床表现、免疫学检验方法的层层讲解,设计的问题一个个迎刃而解,加深了学生对课程难点、重点的理解。通过教师的归纳总结,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好,自主学习兴趣和热情更高。

3 教学体会

3.1 坚持课程标准

病例的来源途径较多,但所选择的病例应症状典型、诊断确切,结合检验专业特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教材、紧扣课程标准,以增强学生讨论的可操作性,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利于学生运用免疫学检验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2 坚持适度运用病例原则

病例教学法只是教学方法中的一种,不能将病例教学法形式化和绝对化,也不能过分扩大其作用。教师根据各章节内容的不同,适时、适度运用病例进行教学,可将知识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如果病例讨论内容过多,学生花大量时间查阅书籍,往往得不偿失,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

3.3 坚持教学相长原则

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不利于学生全面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病例教学法将教师的单边活动变为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通过学习扩大了知识面,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教师通过教学发现自己的困惑之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促进,教学相长。

3.4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启发、激励、协调、总结和完善的作用,对学生的发言要关注,在学生胆怯时要鼓励,在学生回答偏离主题时要正确引导,还可以让其他学生对发言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通过以上方式,每位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受到关注,自己的发言具有价值,从而调动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激发自主学习兴趣,训练临床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4 结语

病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4]。在免疫学检验教学中应用病例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创新能力与科研思维,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时,教师通过备课、组织授课及课后总结等环节,大大提高了教学能力及综合素质。因此,病例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值得在免疫学检验教学中推广。

但是病例讨论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时间不易控制,因此教师应做好时间分配。此外,病例教学法对教师要求甚高,要求教师不仅有出色的教学技能和课堂组织能力,还有过硬的本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5],促使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病例教学需要师生花费大量课余时间和精力查阅相关资料,但学生课程较多,课余时间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备课,为学生准备相关资料或提供资料来源。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进一步结合高职高专特点,应用多媒体、网络、QQ群等多种手段,使教学形式及讨论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郭贵龙,胡孝渠,张筱晔.CBL与PBL教学模式在肿瘤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6):630-632.

[2]JaneJackson.Case-basedlearningandreticenceinabilingualcontext:perceptionsofbusonessstudentsinHongKong[J].System,2003(31):457-469.

[3]崔娟.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际,2012,25(9):1128-1129.

[4]龚权,王恺斌,王超,等.CBL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12):78-80.

[5]来历红,樊冬梅,李春燕,等.病例教学法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4):100-102.

G424.1

B

1671-1246(2017)09-0052-02

猜你喜欢

免疫学课程标准病例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病例”和“病历”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学机理与临床应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