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3-09丁矢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效果知识点

丁矢

(湖南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微课在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丁矢

(湖南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随着教学改革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需求,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被广泛运用。将微课引入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探讨教学体会、分析遇到的问题,为促进病理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微课;病理学;高职高专

病理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我院高职高专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病理学与临床医学联系密切,表现在对疾病的研究和诊断上,教学中会涉及大量临床案例。但学生普遍反映病理学课程内容复杂,概念过多,知识点零散,重点、难点不易理解,往往是记住后面的又忘记前面的,面对临床案例时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进而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需求,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引入微课,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学科重点、难点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协作学习能力,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微课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实践中[1,2]。

1 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现状

1.1 学生情况

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能力较弱,学生渴望掌握专业知识,但是却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难以把握重点、难点,不能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因此学习效果不佳。

1.2 教学资源情况

高职高专院校教学配置、实验室设备、科研经费相对较匮乏,而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丰富的教学模型、大体标本、切片,学校很难配备与学生数量相当的教学资源,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1.3 教学现状

大部分高职高专学制为3年,在校学习两年,实习一年。由于学习专业课的时间明显比本科院校少,因此课堂教学任务繁重,教学进度较快,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消化和运用所学知识。师生交流机会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点得不到及时解决。

2 微课的概念和特点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共享是科学推进教育信息加速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和关键环节[3],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已势不可挡地进入课堂。微课又名微课程,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4]。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微课件、微习题等,具有以下特点:(1)内容针对性强,少而精。微课着重讲解某个知识点,讲解透彻,适合分层次学习,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2)教学时间短。微视频一般5~8分钟,不超过10分钟,符合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规律,学习效果明显。(3)访问途径多样化。电脑、手机均可作为访问工具,学生可随时访问、反复学习,摆脱了课堂的束缚,也增加了师生互动,有利于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

3 微课的优势

3.1 调动学习积极性

病理学属于形态学学科,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等相关资源才能使教学效果实现最大化[5]。微课以微视频为主要展示内容,集视频、音频、图片、动画、PPT多种素材于一体,具有画面优美、音质悦耳、教学内容安排合理、互动性强的优点,对学生有较强吸引力。现行的病理学教学模式以CBL为主,以案例为导向,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唤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6,7]。微课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等类型,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选择不同类型微课,充分发挥微课优势,将知识点融会贯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2 突破学习难点

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中“炎症的基本病变”这个重要知识点,对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和记忆,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该知识点,我们应用微课有效突破难点。通过课前复习类微课提出炎症的基本病变,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并了解其基本过程和名称。课堂中运用知识理解类微课教学,以时长8分钟的三维动画为载体,充分演示炎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管变化,使学生轻松理解病变过程,化繁为简。课后通过练习巩固类微课,使学生在练习中运用知识,再次巩固知识点。

3.3 提高教学水平

要想制作出既满足教学需求,又内容安排恰当、画面精美的优质微课,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素质:(1)能熟练制作微课。微课资源建设一般要经过技术培训、选题设计、课例拍摄、后期加工等多个环节,才能保证其质量。(2)对专业知识反复推敲、琢磨,精准把握教学环节,恰当使用微课,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3)不断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分析学生学习现状、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是对教学经验的积累也是不断促进教师自身学习和提高的有效途径。(4)微课教学过程中为达到即时互动,观察学生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就要深度融合“互联网+”技术,在云平台存储微课资源,灵活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借助微信群、QQ群、APP等即时学习平台,接收学生学习反馈并及时解决问题、进行教学互动,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不断创新、优化教学设计。

4 微课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

微课如一股新鲜血液注入高校教学改革工作中,其优点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可,但是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时间短,主要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是一些散在的知识片段,缺乏完整性和逻辑性,不利于系统掌握知识。(2)由于教师制作水平有所差异,因此如何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并恰当地加以运用,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3)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其优势已为大家知晓,但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微课,而忽略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必将导致知识点缺漏。

微课并不能取代传统课堂教学,其只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和拓展,对于较复杂的知识点利用传统课堂教学效果更好。而如何将微课与传统课堂讲授有机结合,使之成为有效学习工具,是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潘霞,庞乐.浅谈微课在高职《口腔组织病理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6):149.

[2]梁裕芬,韦俊彬,陈海英,等.微课应用于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初步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9):862-863.

[3]胡铁生.区域性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9-22.

[4]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5]黄剑声.浅谈“微课”在医学急救知识普及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15,17(1):148-149.

[6]邱桂红.问题式教学与合作性学习结合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5(1):105-106.

[7]高颖.运用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实施护理伦理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6(1):115-116.

G434

B

1671-1246(2017)09-0051-02

猜你喜欢

病理学教学效果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关于G20 的知识点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