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2017-03-09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雨露希望小学赵江华付彩霞姚红霞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3期
关键词:导语教学效果课外阅读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雨露希望小学 赵江华 付彩霞 姚红霞

语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我在多年的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感受作一浅谈。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

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之关键,因此,导语的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

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学生学情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荡然不知所云。比如,我在教学一年级《秋天》一课时,我是这样导课的: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去秋天的田野、果园、公园看一看呢?接着,相机出示秋天田野、果园、公园等一幅幅美丽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把自己看到的说一说。此时,我抓住契机,导出孩子们想不想看一看我们今天的课文《秋天》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

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的内涵、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比如我在教学《画》一文中,我先出示《画》这首诗,让学生猜一猜谜底,学生一下子被带进了文本中。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情感的共鸣

比如,我在教授《桃花心木》一文第二课时,我是这样导课的:种树人的做法让作者疑惑不解,作者迫切想问问种树人为什么那样做。我们看作者是怎样问的,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这几段。这样,学生通过读文,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会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撼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教学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但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的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记得我在教授《山中访友》一课时,正是全校的观摩课,我在教授课文第三自然段时,因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在朗读的环节中,博得了在座老师们的一阵阵掌声,其中一位学习较差的学生也许是因为自己从未有过的积极性怦然在此释放,突然站起来,两眼凝望着我说:“老师,我还想读读这段文字”,我一下子惊呆了,心想:让他读教学任务一定会完不成,教学效果并不能增色;不让孩子读,孩子的自信心就会被挫伤。我看了看这位学生,面带微笑,意味深长地说:“孩子,你想读就读吧,老师相信你会读得很好。”并走下讲台用手拍了拍这位学生的肩膀,用期待的目光望了望他。”由于他基础差,虽然读得结结巴巴,但我心里特别高兴,之后,校长还为此夸赞了我,因为我明白:我的教学任务虽然没有按预设完成,但我拯救了一个学生,同时,这位学生从那节课之后,学习的兴趣被充分调动了起来,自信心也增强了,不仅课堂上敢于回答问题,课后还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此时我很欣慰,若不是那节课给孩子充分表现,张扬自我的机会,这个孩子也许就被我抹杀了。

三、寻找课内、课外阅读的结合点

要想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必须把课内、课外阅读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为此,教师需经常结合阅读教学了解学生阅读动向。

一次,我教授《蟋蟀的住宅》后,拓展学生再读《塞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有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衣袋里塞满了虫子?”我眼前顿时一亮,原来课外阅读兴趣的根源就在这里,于是,我让学生寻找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故事来阅读,跟学生一起在网上观看科学家录像和影片。这样,科学家热爱科学的精神在学生课外阅读中领悟了。

四、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

课外阅读要讲究最佳机会,这一最佳机会因学生、教师、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一句话,教师要根据教学意境来确定课外阅读的最佳机会,这个意境的一般表象是:学生阅读兴趣应处于高潮、亢奋的时机。每天早晨,我一到学校,就去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次,我在走廊里听到两位学生在争论谁背的古诗多,一个说:“我会背李峤的《风》。”一个学生说:“我会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个又说:“我会背王维的《鹿柴》。”另一个同学说:“我会背王冕的《墨梅》。”我豁然开朗:原来读书兴趣的源泉就在这里——听和看,于是,我急忙从学校阅览室里借来了十多本《古诗集》发给学生轮流去读。在几个星期中,全班32名学生把十来本《古诗集》看完了,正在此时,我在班里举行了一次诗歌朗诵会,结果,同学们争着朗诵,多的能朗诵30多首,还绘声绘色。趁此机会,我还向全班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从现在开始,同学们可以每周一次去阅览室借书看,一时间,班上读书的氛围蔚然成风。

五、教给课外阅读的方法

课外阅读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通过20多年的语文教学,我摸索出了几种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编写提纲法,主要给文章勾出、提出、引出提纲。卡片摘录法,即在阅读时,把文章的要点或重点句摘录在卡片上。符号代替法,即根据自己的读书习惯设计符号在文中圈、点、勾、画。批语注释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批注的文字。索引法,即用编索引的方法来读书,记下文章篇名、作者、报刊的名称、期数、页码,需要时翻索引。剪贴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断剪下来贴在剪贴本上。归类法,即把表达方法或写作方法相同的归类,便于查找、阅读。这几种方法均以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实际阅读训练为主。

猜你喜欢

导语教学效果课外阅读
导语
阳光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