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县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因地制宜创办城郊职业化教育

2017-03-09辽宁省铁岭市清河高中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3期
关键词:县区区级生源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高中 雷 强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纲要》专门论述了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指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尤其提出“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的要求。《纲要》的公布为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

一、在县区级区域开展职业教育的必然性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与经济的一个重要结合点,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智力优势,把智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是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的基础和动力。

(一)发展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隶属城乡交接部的县区级区域将出现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局面。原因在于各类工厂逐步从地级城市向周边转移,从地缘优势看,县区人员进厂务工的可能性更大。以笔者所在县区为例,2015年,就有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等5家工厂投产,机械加工、木材加工等6家工厂开工建设。因此,用工量一定会激增。而如果无法满足这一对技术工种的需求量,势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因此,无论立足现实情况,还是着眼长远发展,都可以肯定地说,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职教。从培养人才入手,特别是从培养门类齐全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入手,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进而提高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职业教育势在必行。

(二)开展职业教育,改善投资软环境,吸引外来资金

城乡结合部,在交通运输方面不存在障碍。但是,就目前而言,本地的劳动力并不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而招收外来人员带来的各类问题又是企业不愿看到的。企业陷入两难,但自身又无法解决。通过开展职业教育,可以提高百姓整体素质,储备技术人才,为投资创设软环境,这既能解决目前存在的用工难问题,从长远看,也能够促进区域经济走入到良性循环轨道。

(三)开展职业教育,有利于留住本地生源,吸引周边地区生源,引领消费

学生作为一大消费群体,本身购买力不可估量。但每一年有学习技术倾向的适龄学生由于无法就近学习,常常远赴他乡,这样,不仅给家长带来了烦恼,而且将本地的消费群体引向他地。如果每一县区级区域都能够有一所专门的职业教育学校,那么就会尽最大可能的留住本地生源,也就留住了消费群体。同时,如果能够将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做大做强,就会吸引周边地区生源,扩大消费群体,刺激经济增长。

(四)开展职业教育,可以以其为载体,拓展农民工培训,使农民工培训提升层次

对农民工培训,有利于提升本地农民工外出务工时的竞争力,使其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处于优势地位。竞争中的优势将直接关涉经济效益,而农民工的消费场所主要为来源地,既回到家乡,这样又会带动家乡消费。

(五)开展职业教育,有利于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单一的教育模式不符合人的天性,不利于社会的平衡发展;精英教育不适合全体民众,不能够因材施教。发展职业教育,是优化教育结构,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需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两大支柱,必须协调发展。在一般县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很快,但职业教育发展几乎为零,满足不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因此,职业教育是教育多元化的体现。

综上,开展职业教育,是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县区级地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县区级区域自身必然存在财政、编制、人员等一系列问题,那么,如何开展县区职业化教育,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组合呢?

二、县区职业教育“捆绑式”运行模式

结合笔者所在区实际情况,本文探讨的职业教育运行模式为“捆绑式”,即在现有高中的基础上开展职业教育。下面,即对选择这一模式的成因进行分析。

(一)单独成立职业教育学校很难形成规模,发展特色

城乡交接部县区学生会有一大部分升入高中,个别也会有外出求学者。这样,如果单独成立职业教育学校,很明显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而生源不足将导致职业教育学校无法做大做强。

(二)单独成立职业教育学校投入大

学校的投资分为基础设施配备和师资队伍组建。设施配备方面,新建学校各类设施必须样样俱全,所需资金金额较大,而且得不到充分利用,资源浪费。如果与普通高中捆绑,那么相交叉的教学基础设施可以两方面共用,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师资方面,普通高中的优秀教师可以充当职业教育学校的文化课、个别专业课教师。这样,即可省去招聘文化课教师的时间与风险,又可以减少政府财政投入,还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学校结合利于高中发展

素质教育改革多年,但由于资金不足、设备落后,普通高中在学生的研究性课题、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总有不足。研究性课题方面,一般课题研究多以文科为主,囿于纸面,难免有纸上谈兵之感。究其原因,县区高中没有研究基地,对机械、仪器只能停留在文字、图片、视频上,无法取得实效。而与企业联合则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且有时间、次数限制。社会服务方面,每次学校组织的活动只能局限于打扫卫生等纯粹体力劳动上,无丝毫技术含量可言,无法真正发展学生的品行修养。社会实践方面,学生在校内未曾掌握基本技能,假期实践则多为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不能通过实践取得一技之长。以上原因在于,县区高中没有实践基地,无法将课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技能。通过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不会维修家庭用品(水暖、家电等)的简单故障可见一斑。而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是培养技能的最好手段。高中开办职业教育学校有利于高中研究性课题、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的展开,更益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以上原因,我们认为,采取“捆绑式”模式创办职业教育学校,将普通高中与职校合二为一最为合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我国教育走向的基本纲要,通过此纲要,我们能够看到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希望处在城乡交接部的县区级高中把握机遇,真正做到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猜你喜欢

县区区级生源
天津市总多项举措推动“区级工会加强年”工作落地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保定市首家县区级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莲池区揭牌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推进报台网深度融合 做强区级融媒体中心
宽严相济管好市场——做好新时期县区市场监管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县区人大研究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县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工作职责探讨
图表
县区级社情民意调查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