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自主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7-03-09广东省惠东县惠东中学李秉权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3期
关键词:理论老师课堂

广东省惠东县惠东中学 李秉权

新课程改革纲要指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加于改革。其中,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自主高效课堂是教学的本质特征,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推行“自主,合作,探究”三种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一、开展“自主高效课堂”的理论基础

通过相关理论的查阅和学习,笔者认为,要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至少遵循以下三个基本理论。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认为,对于心理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则是最近发展水平。这对“导学案”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因此在导学案的预习案中的问题设计应该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域内,否则起不到激发作用。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学习者在自身已具备的经验基础上进行主动地处理并加工信息,对知识进行建构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对外界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加工;另一方面是学生主动对新知识新信息进行建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斯滕伯格和卡茨等人认为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理应取代过去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三)合作学习理论

自主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为方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愉悦高效为本”,因此合作学习是一个关键环节。合作学习包括了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包括了教师与学生之间,还有更重要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高效的前提是懂得合作,这种合作不是局限于形式上的讨论,关键是思维的碰撞。

通过以上理论基础可以看出,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据各个学科的实际特点,注重活动设计和安排,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学习,要让学生在参与中发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水平。

二、如何构建自主高效课堂

一堂课是否有效,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有没有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要想课堂有效甚至是达到高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想办法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构建中来才是关键。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认为构建高效课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欢乐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性

我们都在呼唤“高效”,这里的“高效”不是惜时如金,要以较少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时间投入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等,这都是为了教而教,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唯独没有对优化学生的心智、思维和情感的考虑。打造一个和谐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性,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可以更好的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这点在我跟岗实习的指导老师何伟群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何伟群老师是惠州市名师,她上课并不需要运用精美的课件或有趣的视频和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却能凭借巧妙的课堂活动设计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她的课堂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惩罚”哪些课堂表现不好或者是作业没完成的学生。“惩罚”方式很特别,每次都不重样,每次都“被惩罚”学生上台表演,表演以英语的语言加幽默的表演为主,每次都逗得全班开怀大笑。何老师设计的“惩罚”环节轻松,幽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表演天赋和使用语言的欲望。每次都可以从学生的笑容可以感受到学生对英语课堂的期待和热爱。正是由于何老师巧妙的设计和编排,给学生打造了一个轻松欢乐的课堂,每个学生都非常乐意参与到这样的课堂中,以快乐学习为前提的课堂自然也比较高效。

(二)充满未知的课堂是魅力课堂

“高效”不是一种形式,不是讨论声越大,表现越积极即越高效,上好一节课也不是备课的表现,而是思维的碰撞,真正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而是一种无止境的相遇,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表达,这才是真正的参与,才是真正的高效,比如针对一个问题不断拓展,挖掘本质,也可以让学生模仿自己尝试改编题目,通过这样有一是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思考的严谨性。有内容的课堂,重视“质”而充满未知的课堂才是吸引人的课堂,正如只有体验到了精神上的愉悦才是真的热爱。

(三)创建合作学习的课堂环境

可以创建师生合作的环境。教师上课不要唱独角戏,要激发学生思考,引发教学对话,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要注意多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可以请求学生“帮自己解决问题”,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创造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展露自己的才华和贡献自己的独特思维。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贡献,要及时充分予以肯定和赞美。

还可以创建生生合作的环境,要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团队合作精神、和同学之间相互学习,一起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采取小组奖励机制,给小组合作取得的成果予以充分鼓励和肯定。

(四)以生为本,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

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曾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写到:“在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的课堂上,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要为伟大事物提供一种声音,一种能力——独立地把真理说出来,让学生听到、理解,而不需借助老师的声音。”作为教师应该意识到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再好,教师表现得再精彩,如果学生不能真正参与其中,那课堂就算不上高效甚至有效。教师要时刻做到“以生为本”“心中有学生”,走近学生、亲近学生、了解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试想,当学生知道老师总是要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他们的时候,他们又怎么会静下心来思考自己内心的想法呢?

高效课堂的模式有很多种,但归根结底,无非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参入学习的构建过程。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将会是笔者和教育同仁们今后共同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理论老师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美在课堂花开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