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炎帝神农精神,构建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

2017-03-09董小艳蒋建平唐小英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炎帝神农校园文化

刘 彬,冯 茜,廖 英,朱 超,汪 曼,董小艳,蒋建平,唐小英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12)

传承炎帝神农精神,构建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

刘 彬,冯 茜,廖 英,朱 超,汪 曼,董小艳,蒋建平,唐小英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12)

炎帝神农文化以其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内涵魅力傲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如何传承、弘扬炎帝神农精神,让其在当代中医药院校开花结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医药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阐述在构建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时应当如何传承、弘扬炎帝神农精神,开展校园文化创新,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炎帝神农精神;中医药;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精神本质与特色的集中体现,反映着学校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品位,不仅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还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产生深远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任何课程教学不能替代的,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1]。

经过数千年的演绎和扬弃,中医药学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医学中独树一帜的医学理论体系,其不仅具有鲜明的哲学和社会科学属性,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医药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塑造中医人才的主阵地,肩负着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光荣使命。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医药人文精神,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摆在中医药教育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1 炎帝神农精神的内涵

炎帝神农氏是我国上古时代杰出的部落首领,农耕文化的创始人。炎帝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汉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炎帝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的一些内容和形式至今仍在理论与实践上有着重要意义,是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炎帝神农氏“始作耒耜,教民稼穑;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治麻为布,制作衣裳;日中为市,首倡交易;削桐为琴,结丝为弦;弦木为弧,刻木为矢;耕而作陶,冶制斤斧;建屋造房,台榭而居”,他带领先民所开创的农耕文化、医药文化、工业文化、市场文化、火文化和原始艺术等,是炎帝神农文化外延的具体内容,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炎帝神农文化在精神生活领域乃至社会经济形态发展方面都有其深刻内涵,可浓缩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心怀天下、为民谋利的大公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原创精神,勤劳朴实、奋发有为的自强精神,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的厚德精神和通神合天、怡情悦性的乐天精神。这些精神数千年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绵延壮大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

2 炎帝神农精神与中医药的发展

追溯中医药的起源,炎帝神农氏功不可没。远古时期,百姓以采食野生瓜果、生吃动物蚌蛤为生,腥臊恶臭伤腹胃,经常有人受毒害得病死亡,寿命很短。炎帝神农氏尝遍百草,“宣药疗疾”。为寻找治病解毒良药,他跋山涉水,“尝遍百草之滋味……一日遇七十毒”。炎帝神农氏在尝百草的过程中识别了百草,发现了具有攻毒祛病、养生保健作用的中药。由此令民有所“就”,不复为“疾病”,故先民封他为“药神”。炎帝神农氏终因误尝断肠草而死,葬于株洲炎陵。

炎帝神农氏经过长期尝百草发明了药草疗疾,悟出了草木味苦的凉、辣的热、甜的补、酸的开胃。他教民食用不同的草药治不同的疾病,还刻了“味尝草木作方书”,这便是人类医学科学的发端,是中医中药的起源。历经漫长的历史时期和无数次的实践,积累的许多药物知识被纂刻记载下来,不断得到后人的验证,逐步以书籍形式固定下来,这就是《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早的中草药学的经典之作,后世本草著作莫不以此为宗,对中医药的发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传承和弘扬炎帝神农精神,创新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知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与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2]。炎帝神农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深入研究炎帝神农文化的内涵,寻求炎帝神农文化中薪火相传的切入点,是构建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体系的历史使命。

3.1 树立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校园文化理念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3]

校园文化建设中最根本的就是人文教育。实施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即在实施人文教育的同时,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灵启迪、人格塑造与境界提升,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促发人文情怀,提升人文素养。环境孕育希望,理念放飞未来。建设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既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更是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要。

中医药学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并适时、合理地吸收了中国古代百家之长,将阴阳五行、天文历法、音律星象、地理物候、人文情理等巧妙地融会贯通,运用于对生命和人体的认知与调控之中,从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和独特的医学表现形式。若舍弃传统文化,中医药学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构建中医药校园文化时,要引入炎帝神农精神,为师生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健全人格的锻造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使培养的医科人才既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又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从而更符合社会发展对中医药人才的要求。

3.2 完善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体制

中医药院校在文化建设中应当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加强校园内部管理,完善管理和监督机制,以保障学校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在校园文化网络建设方面,要制订合理的方案,利用科学技术提高校园文化管理手段、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

着眼于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来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学校领导在校园文化建设层次、氛围等方面起着指导性作用。教师应当把握好正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导向,构建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培育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成为中医药薪火传人,自觉担负起传播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史重任。

3.3 精心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人文教育平台

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栋梁、传承文明成果、传播古代文化的重要基地,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打造传承炎帝神农精神的人文教育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3.3.1 校园建筑 校园主体建筑和景观设计尽量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打造与自然统一的和谐的校园环境,将知识性、专业性、科学性和人文艺术性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中医药院校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

3.3.2 人文景点 独具中医药特色的校园亭台、道路名称、百草园,是传承文明、传播古代文化的生动教科书;浓缩着历史的中医名家雕塑、文化长廊、中医药博物馆,是学校传统和精神的示范与延续;标志着学校形象的校徽、校牌、校歌与校旗,是历史美和内涵美的结晶,也是校园特色文化的积淀。

3.3.3 校园网 创建学校传统文化网站,上传古典书籍、教学录像、古代文化常识等内容,拓宽传统文化的教育空间,体现中医药文化特点。加强对在中医药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名医(如炎帝神农氏、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叶天士、王清任等)的宣传,并将中医药发展中的趣闻、验案、传奇等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上传。

3.3.4 神农大讲坛 创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神农大讲坛。该讲坛要突出中医药主题,面向学校、面向社会,以传播中医养生知识、提倡健康生活方式为目的,强调教育和科普功能,从而提高学生与群众的中医药文化素养,增加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

3.3.5 神农中医馆 充分利用学校中医药资源,立足于中医药国粹研究与开发,建立以传统中医药服务为特征的神农中医馆。将最佳的中医药技能与医学科技相融合,为人们提供诊断、治疗、保健养生、康复、亚健康管理等系列个性化专业服务。充分利用人们感兴趣的传统医疗方法,如气功、武术、药膳、敷贴、足浴、针灸、推拿、火罐、刮痧等服务社会,宣扬中医药文化。

3.4 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特色文化艺术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术团体,举办中医药文化艺术节,将中医药知识技能竞赛制度化,充分利用文艺表演、知识竞赛、创意比赛、演讲比赛、研讨会、读书节、建设校园文化墙(板报)等活动,宣传传统中医药文化。另外,还可以利用目前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进行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如博客、QQ群、MSN等。同时,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为学生学习与课外阅读创造良好的文化园地,定期邀请著名中医药专家和学者举办讲座,与学生进行中医药文化交流。从不同方面引导学生成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社团组织或开展中医药学术论坛活动,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改变自身思维模式和精神面貌,了解中医药文化特征并认同中医药文化,为职业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中医药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只有把学校创办成一个传承、弘扬炎帝神农精神的场所,让学校弥漫炎帝神农文化气息,让校园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和心灵的栖息地,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中医功底、较高文化素养、良好道德素质、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才能真正提高中医药教育质量,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吕丽莉,奇伟.校园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11(6):706-709.

[2]饶洪.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是中医专业思想教育的发展和创新[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6(20):536-538.

[3]马科,张丽,唐利龙.中医药文化在医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5(27):285-286.

G40-055

A

1671-1246(2017)09-0018-02

猜你喜欢

炎帝神农校园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
炎帝样本
炎帝奋斗者联盟的攻与守
神农尝百草
炎帝 星耀美加
炎帝 筑健康新长城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