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理论在高职新生思政工作中的应用
2017-03-09吕文庭
吕文庭 张 蕾
(1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2厦门大学,福建 厦门 361000)
自我效能感理论在高职新生思政工作中的应用
吕文庭1张 蕾2
(1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2厦门大学,福建 厦门 361000)
高职学生生源素质差,问题学生多,自我要求不高,难于管理,是目前高职学校普遍存在的教学管理难题。通过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从引导新生合理归因、唤醒积极情绪、帮助新生熟悉校园环境和教学方式、模仿学习优秀老生的替代经验、适度的言语劝说,进而帮助新生避免入学后的沮丧和盲目,从而使大学新生主动接受、快速适应并全力投入大学生活。
自我效能感;高职;新生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命题。他把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个体对自己在某一专业领域中对自身能否完成该任务的能力进行预测和判断[1]。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而作为高职新生,他们普遍认为上高职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自我效能感低,常表现为畏缩不前、情绪化、在压力面前束手无策等。与此同时,很多学生因为不适应大学自主性的学习方式,不懂得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自习室等条件自学,浪费大量的时间在娱乐、睡大觉上面,导致期末挂科,又进一步减低自我效能感、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如何利用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对大一新生进行合理引导,使之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积极主动的完成学业,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学校的教学管理乃至学生今后整个人生的发展和学校学风校风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导新生对成绩合理归因
班杜拉的研究指出,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大学生将自我成功归因于一些可控因素及自我内在努力因素;把遭遇失败归因于努力程度和方法策略的有效性,远远好于把失败归因于自我能力低下的不可控因素[2]。
(一)引导学生将高考成败归因于可控因素
1.肯定学生在高中的努力
对学校进行正面宣传。比如我们学校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有近百年的历史。大部分专业就业率都能达到90%以上等。今天每一位能上大学的同学都是高中努力的结果。如果没有高中的努力可能就上不了这所大学。
2.对高考成绩失望的同学,引导其归因于自己之前的努力不够
大部分同学觉得上职校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引导学生合理归因,之所以没能上理想的大学,还是因为高中时努力的不够。避免学生产生遇到挫折就推诿退缩的受害者心态。但是大学是新的起点不是终点。在大学里继续努力就会有新收获。努力可以拿奖学金,可以专升本。给新生以努力就会有收获,天道酬勤的信念和希望,避免自暴自弃。
(二)提供机会让新生有被认可的成功体验
1.在为同学服务中获得积极体验
提供机会让新生参与到为同学服务中来。比如请细心的新生帮助班级收发材料、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组织军训、有文艺特长的学生可以利用军训休息间隙表演节目等。积极的体验会带给学生认同感,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2.在文体活动中让新生体验成功
高职学生中有不少人都多才多艺,认真组织新生参加合唱比赛、演讲比赛、运动会等各种类型的比赛并积极给予指导。通过努力获得好的成绩会让新生信心倍增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3.创造评先评优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
从站军姿,到叠被子;从宿舍卫生到出勤情况,尽可能多的提供评优评先的机会。让更多的同学有成为楷模的机会。
二、避免厌恶刺激对新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但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根据这个理论,通过减轻新生经济和人际压力,能有效避免自我效能感降低。学生只有满足了基本生活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才会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他们解决心理困扰同时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唤起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及对大学学习、生活的热情。
(一)给经济困难的学生减轻压力
有的新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来到新的城市独自学习和生活,会让其有很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难以融入大学生活。
1.精准定位经济困难学生
有一部分贫困生碍于面子,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家庭的贫困,给资助带来一定困难。也有同学家庭并不是特别贫困,看到其他人申请政府补助,自己也来申请。由于资助金额有限,准确定位贫困生就显得非常重要。要从平时的生活中观察,从同学中了解,从生源地提供的材料中甄别,准确定位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
2.贫困生的生活扶贫
帮助贫困生学习学校奖、助、贷、减、补的助学政策,认真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和助学金申请工作。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能安心学习。
3.贫困生的精神扶贫
有的贫困生因为经济的压力,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进而产生心理的困扰。因此,对于贫困生的精神扶贫比经济扶贫更为重要。有针对性的借助专任教师和优秀同学的力量帮扶贫困生,鼓励其争取品学兼优。
(二)让个性张扬的新生适应集体生活
95后的新生往往因为过于关注自我,张扬个性,集体观念不强。又因为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 在生活习惯、处事方式上都会有许多差异,常常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的困扰会极大地削弱新生的自我效能感。
1.做好宿舍文化建设
首先利用军训规范好宿舍内务卫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文化。然后引导宿舍制定好宿舍规矩,包括作息时间,以及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形成制度文化。最后要引导新生营造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宿舍氛围。在和谐向上的宿舍文化下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也会提高。
2.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意识
适应不良是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疾病。但是很多同学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觉得心理疾病是难为情的事情,没有及时求助。将学校咨询室推荐给新生,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形成心理健康意识。碰到困扰要积极跟同学倾述,向老师和家长求助,以免延长了适应时间,增加自身痛苦。
3.协调学生之间的矛盾
大学期间,新生最容易产生人际矛盾。一方面大学新生们,离开熟悉的朋友和家人,十分渴望结识新的朋友;另一方面这个新生们又缺乏相应的人际交往技巧,常有词不达意,话不得体的事情发生,同时又因为过度关注自我感受,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给别人和自己带来伤害。及时调节学生之间的矛盾并教给学生与人相处的必要方法,避免学生因人际困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三、帮助新生熟悉陌生的情境
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这也是新生普遍自我效能感比较低的原因。因此尽快帮助新生熟悉环境能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对于环境的熟悉,包括自然和人际环境、制度和学习环境。
(一)帮助新生熟悉生活环境和身边的人
1.人际的熟悉
新生军训是班级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熟悉、相互了解的关键时刻,辅导员要尽量跟随学生军训,引导大家相互了解。
2.环境的熟悉
鼓励新生尽快在校园多走走看看。熟悉食堂、宿舍、图书馆、教学楼等教学生活场所的方位,运营时间等,以便更好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加强控制感,提高自我效能。
3.规章制度的熟悉
组织新生学习学生手册,一方面能帮助新生了解相关规定政策,既避免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受到处罚而降低自我效能;又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奖励政策,尽快找到前进的目标和动力,进而提高自我效能。
(二)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转变
1.邀请教师对学习内容框架进行介绍
请教研室主,任优秀教师代表,介绍学科特色,就业优势。帮助学生熟悉课程设置、考试标准、就业前景,竖立学好专业的信心。
2.新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高职学生,大部分学习习惯本身就不太好,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弱。面对庞杂的课程,远快于高中的上课进度,宽松的学习环境,他们一方面感觉力不从心,一方面又容易感到空虚。这就需要辅导员从一开始就引导学生要加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新生明白,大学更多的是开放式的自主的学习,教师上课也不再是灌输式的,而只是介绍知识梗概,需要学生课后通过向老师请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进一步自学。
3.借助外力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开始就严抓考勤,帮助新生克服惰性,进入学习状态,逐渐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过渡。避免新生因为不知如何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和错误的学习方式而白白浪费大好的学习时光。
四、提供新生替代经验或模仿对象
替代经验通常也被称为间接经验,指的是个体通过暗自观察周围与其能力水平相当的人的行为及其行为的结果而所获的间接经验。若个体发现身边那些与他们自身能力水平不相上下的人通过不懈努力而最终取得优异成绩时,个体便会在潜意识中也觉得自己可以完成类似的任务。个体很容易将这样为自己提供间接经验的人视为榜样,自身愿意付诸努力,他们的自信程度得到增强,从而就会以间接的方式来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感[3]。
(一)以老生中的优秀代表作为榜样
1.请优秀的学长学姐在入学之初为新生分享心得
我院每年都有评定“励志之星”:家庭贫困但励志成才,品学兼优;“学习之星”:成绩优异;“志愿之星”:助人为乐……邀请这些“星”榜样为新生分享他们的心得和体验。相同环境下切身的经历和感受分享更容易为新生所接受。
2.实施辅导员助理制度陪伴新生成长
从大二学生中挑选优秀又有热情的学生担任新生辅导员助理。一方面可以帮助辅导员处理很多日常工作,更重要的是,这些优秀的辅导员助理会更好的深入新生的内心,成为新生模仿的榜样。
(二)在新生中树立优秀典型
1.实时发现闪光点,积极肯定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比如开学几周以来,某班没有迟到旷课的现象,公开表扬,会极大提高整个班级的效能感,同时还可以鼓励到其他班级。将内务整齐的宿舍拍照发到班级qq 群,对整个宿舍也是很大的鼓舞。对于同学中出现的助人为乐、学习刻苦等现象也要及时的公开表扬。
2.学期末综合测评公共公正,鼓励先进
学期末认真做好综合测评工作。思想品德、学业成绩、文体表现各占不同比重。做好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定优秀,鼓励先进,树立典型。
五、给予新生适当的言语劝说
新生教育需要辅导员和思政教师配合起来,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言语鼓励和引导。通过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改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这种方法使用简便,是一种常见的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但需要与前面的方法配合使用,以增强劝说效果。
(一)日常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对新生进行言语劝说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宿舍走访、个别谈心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开展“我的青春,我做主”主题班会。运用SWOT分析法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竞争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提高自我效能。
(二)学生遇到困难时的及时疏导
对于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要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长善救失,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错误的同时,坚定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对于考试挂科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关注,告知补考重修的方法,并在学习方法上给予一定的指导,避免因没有通过考试极大地降低自我效能感。
利用好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在高职新生思政工作中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于新生适应新环境、提高抗挫能力、更好的完成学业、形成自信的人格特征都具有重要意义。
[1]Bandura,A. Self -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Behavioral Change[J]. Psychological Review,1977,(84):191~215
[2]刘才刚.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路径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5,(7):104~106
[3]刘园园,夏慧言.自我效能感理论研究及其展望[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14(4):119~122
[责任编校:孙爱民]
G711
A
1009-5462(2017)01-0044-03
2017-03-10
吕文庭,女,福建厦门人,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