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中国留学生在德国的旅游行为
2017-03-09李思敏
李思敏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 300350)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中国留学生在德国的旅游行为
李思敏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 300350)
以在德进行旅游活动的中国留学生为例,分析跨文化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在受自身文化背景的影响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形成的旅游行为的特点。
中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德国;旅游
关于旅游行为的研究已逐渐成为旅游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研究中,文化因素对游客行为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开放程度日益加强,国人旅游目的地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其中欧洲国家成为近年来中国游客的重要目的地。而中国也逐渐成为欧洲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市场。中国的青年一代更是关系到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群体。本文将视角聚焦在有欧洲的十字路口之称德国,以在德进行旅游活动的中国留学生为例,分析跨文化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在受自身文化背景的影响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形成的旅游行为的特点。对于中国青年游客的旅游行为分析将为德国未来入境游市场以及中国对德出境游的市场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一、“跨文化旅游行为”相关概念界定
1.旅游行为
德国学者弗里尔沃尔夫冈提出对于旅游行为的研究其实就是对于旅游市场需求特点的总结分析,如游客的旅游动机、旅游花费、游客对于目的地、交通工具、住宿类型、行程长短的选择等。具体来说,旅游产品作为非物质性的抽象的服务,对其消费行为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行前准备阶段(在居住地),旅游实施阶段(在路上以及在目的地)以及旅游后续阶段(在家)[1]。在行前准备阶段游客出于不同的旅游动机做出是否出游的重要决定。而从游客离开居住地的那一刻起,旅游行为进入实施阶段。整个旅游实施阶段由四个重要元素组成,即交通、住宿、活动以及其他服务。对这四个素的选择,游客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做出不同的决策。在整个旅游实施阶段,游客得到不同的旅游体验,并会在旅游后续阶段通过各种方式把自己的旅游体验分享给亲友[2]。
2.文化与行为差异
文化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在之前的研究文献中出现过很多定义。期中托马斯认为,文化是一个综合的现象并影响着其所属社会中的每个成员的个人体会、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3]。而霍夫斯泰德将文化理解为,能够区分不同组群的一个集体性的心理精神层面的程序,这种程序是一种基于社会环境以及人生经验形成的思想上、感受上和行为上的模式[4]。基于这个对文化的认识,霍夫斯泰德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研究。通过研究,他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归纳为六个基本的文化维度[5]。
(1)权力距离(PowerDistance) ;
(2)不确定性的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
(3)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 Collectivism) ;
(4)男性化与女性化(Masculinity & Femininity);
(5)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Long-term & Shortterm);
(6)自身放纵与约束(Indulgence & Restraint) 。
3.文化差异与旅游行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旅游目的地会迎来越来越多的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而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将影响着游客的旅游期待、旅游感受、旅游行为以及旅行满意程度。在旅游领域内,把游客自身文化与旅游目的地文化之间的差异程度称为文化距离。文化距离取决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文化越相似文化距离越小,反之则越大。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之间的直接接触会不可避免的产生误解和冲突。文化距离越远,误解和冲突的风险就越大。
一方面来说这很有可能导致对服务质量满意度的下降。为了能够让来自不同文化地域的游客得到满意,旅游目的地也要作出相应的配合和调整。但在另一方面,这个文化距离又很可能成为增加出游意愿的原因。文化距离越远,文化差异越极端,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原汁原味的文化体验的追求越是强烈,旅游目的地也就越有吸引力。[6][7]游客们带着符合自身客源国的文化特点的行为习惯踏上行程。在旅游过程中,大部分游客可以或者说愿意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一些符合旅游目的地风土人情的旅游行为的改变。同时因为文化差异更可能激起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使旅游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愿交流, 更主动 、有效地接受与反馈信息,在文化冲突发生时能更好的去理解和解决问题,并由误解到彼此欣赏,继而模仿,最终促使文化交流与融合[8]。
二、研究方法
为分析中国留学生在德国的旅游行为特点,本文采取了调查问卷与模拟项目讨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中调查问卷属于定量研究。本次研究通过电子邮件及网络社交平台的形式向正在德国留学或有过留德经验的中国学生发放问卷,共有94份问卷得到了有效反馈。其中45%为女生,55%为男生。受访者年龄在20~36岁之间,其中24~27岁之间的人数占51%。其中72%的学生留德时间已经超过2年,其中19%的学生在德国居住的时间已经超过5年,只有13%的学生留学时间短于1年。大部分受访者的德语水平较好,只有15%的受访者处于德语学习初级阶段。为减少问卷取样较少所造成的结果偏差,并且更好的研究中国留学生所表现出的旅游行为偏好的成因,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作为辅助研究。小组讨论是一种探索性的调查方式。为进行研究,6位有长期在德留学、旅行经历的人士以“一次适合年轻人的德国之旅”为题进行策划讨论。 作者对其讨论结果以及讨论过程中出现的观点进行记录、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行程预订时间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4%的受访者会选择提前一到两周预定行程,其中包括对交通、住宿和一些旅游活动的预订。提前一个月以上预订行程人数为8%。另外28%的受访者表示只会在出行前2~3天进行行程预订。通过对模拟讨论的观察,作者发现由于留学生不受签证因素制约,对于行程预订会短于一般出境游游客。对于旅游行程线路的规划会具体到日期和城市,而对于具体景点及旅游活动的选择安排却并不会在出行前做详细计划。
(二)旅游信息获取渠道
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中文网站是他们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的首选渠道。中文网页中关于旅游目的地的介绍,以及住宿、交通方式的推荐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旅游决策。2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于行程的计划主要依赖于朋友的推荐和经验分享。只有13%的学生会直接访问德语网站获取旅游咨询,去旅行社进行咨询的人仅为9%。
(三)旅游动机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把文化类的名胜古迹做为旅游动机的受访者占比最大,为53%。他们把对城市、建筑、博物馆等景点的参观浏览作为行程的主要内容,并会在出行前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对自然风光更感兴趣的受访者占到21%。另外有16%的受访者对当地的风俗民情以及别具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更感兴趣。他们更愿意去感受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在旅游中倾向选择集市之类本地居民相对聚集的区域。只有4%的受访者的旅游动机来源于对美食的兴趣。但通过对讨论组的观察,作者发现这与旅游目的地国家的限制有关。如果在其他餐饮文化更加著名的南欧国家,当地的特色美食可能会成为更多游客的旅游动机。还有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旅游动机来源于文学或影视作品以及其他个人经历。
(四)旅游组织方式及行程长短
在收到反馈的问卷中,与朋友和家人一同出行是最受欢迎的旅行形式。有55%的受访者愿意以自助游的方式同朋友一起踏上旅程,20%的受访者选择家庭自助游。19%的受访者选择参团旅游。愿意单独旅行的仅占受访者的6%。通过对讨论组的观察发现,出于旅行成本、行程灵活性以及组织成本的考虑,受访者认为3~5人的小型团体为出游最佳组合。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选择把旅行的长度定为4到7天。21%的受访者更倾向于7到14天的旅行。乐于进行1~3天短期旅行的占19%。只有11%的受访者倾向于两周以上的旅行。
(五)交通及住宿方式
对于德国境内的旅行,有32%的受访者愿意选用火车作为交通工具。更乐于选择长途客车的人数为28%。廉价航空被23%的受访者作为首选。而选择自驾出游的学生,仅占受访者的17%。对于住宿的选择,有71%的受访者把青年旅社或家庭式旅馆作为首选。选择星级酒店的人数只占23%,同时这些受访者多为倾向与家人一同出游。只有2%的受访者选择汽车旅馆或露宿。另外4%的受访者选择在朋友处借住。通过对讨论组的观察发现,价格因素为首要考虑因素。而能与更多同龄人进行交流,更好感受当地民居特色也成为青年旅社与家庭式旅馆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六)旅游中消费行为
由于受访对象为青年学生,不同于中国赴欧旅行团,他们中的大多数表示不会在旅游过程中安排长时间购物活动。购买的东西中明信片、旅游纪念品占比重较大。
(七)旅游满意度
在调查问卷中,受访者就在德旅游的餐饮、交通、住宿、基础设施、服务、气候、自然风光、旅游活动、景点质量、旅游花费、与当地居民的交流11个方面进行了打分。其中满意度最高的为德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景点的质量。讨论组的讨论也体现出他们对德国的城市规划建设及文化古迹保护的赞赏。而对于在旅游过程中享受到的餐饮以及与当地原住民的交流体验,大多数受访者的满意度不高。
四、文化因素对旅游行为偏好影响分析
基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分析模式,中国留学生在德国旅游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行为特点。中国留学生在临近出游时才开始行程的计划、预定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弱风险规避的特点,而他们对于集体出游的倾向性体现出了集体主义的文化特点。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在个人出游和与朋友出游时会选择青年旅社的住宿方式,而在与父母出游时则会依照父母的生活习惯选择星级酒店,这也说明了他们受到的中国文化中较大权利距离的特点的影响。
调查中选择参观名胜古迹,体验当地民风文化的受访者人数远远超过选择参观自然风光的人数。这说明文化差异在中国留学生的旅游动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异域文化的了解与体验成为大多数青年人的旅游目的。他们在旅游过程中选择住在更利于与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进行交流的住宿地点,也表明他们对于异质文化探索的欲望,以及对体验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的期待。同时由于青年一代人的外语水平普遍有所提高,西方文化的基本特点也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熟悉,使得他们更易于理解外来文化,有了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能力。
受访者为留德学生,他们中绝大多数对中德文化差异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比较熟悉,与当地原住民交流的语言障碍也基本得到克服。这些都使得他们对德国文化的适应性,以及对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的心理准备都高于一般赴欧洲旅游的中国游客。但在调查中依然发现,这些受访者对在旅游过程中和当地居民的交流体验的满意度不高,他们搜集旅游信息时更愿意选择母语的信息源。这说明客源国与旅游目的地间的文化差异对一个跨文化交流能力较强的群体的旅游行为偏好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旅游目的地在保证当地文化特色原汁原味呈现的同时也应考虑市场推广策略上针对客源国文化习惯的调整与适应。
注释
[1]Freyer, W. (1993): Tourismus. Einführung in die Fremdenverkehrsökonomie, 4. Auf l age, München, Wien
[2]Freyer, W. (2011): Tourismus-Marketing. Marktorientiertes Management im Mikro- und Makrobereich der Tourismuswirtschaft, 7. überarbeitete Auf l age, München: Oldenbourg
[3]Thomas, A. (2003): Kultur und Kulturstandards. In A. Thomas, E.-U. Kinast, & S. SchrollMachl, Handbuch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und Kooperation,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4]Hofstede, G. (1997):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1st edition,
McGraw-Hill USA,[5]Hofstede, G. (2006): Lokales Denken, globales Handeln, München: Beck-Wirtschaftsberater,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6]Henning, Ch. (1997): Reiselust - Touristen, Tourismus und Urlaubskultur, Frankfurt am Main
[7]Goeldner, C. R. / Bernd Ritchie J.R. (2006): Tourism -Principles, Practifces, Philosopies, 10. Auf l age, Hoboken.
[8]刘小蓉, 白忠.也谈旅游跨文化交际[ J ].管理科学, 2007, ( 5) : 107 -108
[责任编校:张勇]
G04
A
1009-5462(2017)01-0028-03
2017-03-05
李思敏,女,河北邯郸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