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温州大学国际化背景下大学外语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7-03-09朱晓申

关键词:外语跨文化国际化

朱晓申

(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关于温州大学国际化背景下大学外语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朱晓申

(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在温州大学推行本科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文章就大学外语教育改革在规模与质量、目标与特色、工具与人文以及联动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大学外语教学的若干问题,探讨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期推进大学外语教育可持续发展,满足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对外语教学的需要。

国际化教育;外语应用能力;大学英语教学;大学外语教育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外语教育在国家战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非常重视外语能力的培养。《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明确提出“努力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的战略目标,强调学生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日本2003年出台了《培养“能够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行动计划》,以期提高外语人才培养的质量[1]。我国2008年制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以下称《规划纲要》),其明确了2020年以前的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思路和基本政策。在这种国际化背景下,温州大学根据《规划纲要》精神,于2015年出台了《温州大学本科教育国际化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实施“三项工程”,提升学生国际化能力,扩大学生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那么,面对国际化的新形势,温州大学的大学外语教学应当开展哪些方面的改革实践?针对该问题,我们在规模与质量、目标与特色、工具与人文、联动与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以发现问题,并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规模与质量

为满足学校国际化发展、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创新的需要,《温州大学本科教育国际化行动计划》提出“全面推进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全面提升学生外语水平及应用能力”,“大学外语多语种教学”,“大学外语小班化、外教化,大学外语教学班人数不超过40人”等要求。在《行动计划》的指导下,我们为2015级学生增设了第二外语,为英语基础差的C级学生增设另一门外语韩语,在15级机械工程国际化专业共15名学生中进行“小班化、外教化”教学,从而启动了多语种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学校“大学英语”一统天下的局面。

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针对性,我们在新生入学后摸底考试的基础上实行A、B、C三级分级教学,要求所有级别的学生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学期修满大学英语课程共11学分。全英文授课的15级机械工程国际化专业对英语学习有特别的需求,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单独编班,不参加年级的分级教学,班级规模在20人以下,设有英语强化训练、视听说和读写译等课程,共14学分,分别安排在第一和第二学期完成,视听说课程的教学任务由外籍教师担任。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小班化、外教化”效果显著。该班15名学生在第一学年全部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为100%;在201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6名一等奖得主中,排在第一、第二名的均为该班学生;在温州大学8名英语演讲赛获奖者中,该班的2名学生包揽二等奖;1名学生获得全国“外研社杯”大学生阅读比赛浙江省赛区三等奖①以上数据来源于温大教务处网站http://jwc.wxu.edu.cn/。;2名学生获得“上海外语口译证书考试”中级口译合格成绩②该数据由乔鑫和梅艳提供。。学生的良好英语学习表现为目前李子瑞博士带领学生做工程专业翻译项目奠定了语言基础。机电学院重视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学生的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目标不断明确,全班无人要求转专业。

面对国际化专业“小班化、外教化”的教学效果,我们要讨论规模与质量的关系问题。有老师认为,国际化专业15人班是“小班”,分层教学班人数在40人以上是“大班”,小班的教学质量肯定比大班的好。也有老师认为,只对英语基础差的C级学生开设第二外语存在教育不公平性,A、B级学生也应当同时拥有选读第二外语的机会。这些观点道出了学校中、外籍教师短缺的问题,也反映了大学外语教学“小班化、外教化”改革的难度。目前,因大学外语教师访学、产假、外教引聘资金受限等原因,一些分级教学的大学外语班级人数多达50人以上,超出了《行动计划》有关“教学班人数不超过40人”的要求。

然而,班级规模无论人数在50人以上的“大班”,还是20人以下的“小班”,抓好教学质量是根本。温州大学外籍教师乔治·梅恩(George Main)对比其所授的课程Public English Speaking 40人班和15人班的教学,认为人数少的班级能够保证教学质量。他可以在15人班完成所计划的每一堂课的演讲任务,每生有机会相互交换个人信息,感受在共同学习提高的活动中相互帮助的团队精神;而40人班人数多、时间不够,一堂课的演讲任务得分为两堂课完成,影响教学进度③See Coleman, Hywel. How large are large classes: Lancaster-Leeds language learning in large classes research project report No.4. Lancaster, UK: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and Modern English Language, University of Lancaster, 1989: 8-40.。因此,其认为,大班教学存在问题。朋尼·厄(Penny Ur)指出大班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满足不了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关注不够,课堂纪律管理不严格,等等[2]。虽然“大班”的定义还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但人们对“大班”的理解已经达成了共识,认为“大班”不仅包括学生人数④同上。,而且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等有关。大班或小班取决于教师的看法,这些看法的形成取决于以下因素:所在学校或地区的其他班级的规模、教师接受培训的班级规模、学校的办学水平、学科发展和教师的总教学工作量①See Coleman, Hywel. How large are large classes: Lancaster-Leeds languagelearning in large classes research project report No.4. Lancaster, UK: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and Modern English Language, University of Lancaster, 1989: 8-40.。正如外教乔治·梅恩(George Main)所说,难以回答“多少人称为大班”这一问题,班级规模大小因学校办学需要和学校类型而异,针对人数多的班级,教师可以调整教学方法。

由此可见,《行动计划》提出“大学外语教学班人数不超过40人”是为了提高大学外语教学质量、推进学校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在师资不足的条件下,大学外语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大班”的概念,运用外语教学理论,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随着学校多语种教师的增加,每个学生都将有机会选修感兴趣的外语课程,大学外语教学“小班化、外教化”将成为常态。

二、目标与特色

从本科生国际化人才培养角度看,大学外语教育目标包括国家、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②参见由王守仁撰写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温州大学本科教育国际化行动计划》提出“提升学生国际化就业率、提升学生国际竞赛参与率、提升学生海外学习交流率”的“三个提升”目标;学生提出,学习大学外语是为了达到大学英语四、六级水平,更好就业,或为专业学习、考研、出国深造打好语言基础。学生、专业和外语三者是“一体两翼”的关系,学生个体在专业的助力下能够自主创新创业,如再借助外语的力量,则能够放眼世界,以行业领导人的资质腾飞翱翔,传播中国声音。教育部即将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称《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可见外语对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大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文化意识、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等领域中使用英语。

《教学指南》把个人、社会语域使用的英语称为通用英语,把学术、职业语域使用的英语称为专门用途英语。通用英语重点培养学生实现个人生活需求和进行社会交往的语言能力,专门用途英语重点培养围绕学业、学科研究和创新创业进行交流的语言能力,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3]。我校实施大学英语分层分类教学,所构建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包括通用英语、跨文化交际和专门用途英语三大类课程。学生在修读大学外语课程的三个学期期间,未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的,修读通用英语类课程(EGP);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的,修读跨文化交际、专门用途英语(ESP),或感兴趣的通用英语类课程。专门用途英语包括学术英语(EAP)和职场英语(EOP),我校的专门用途英语落实在学术英语(EAP)上。因受学时限制,通用英语课程渗透跨文化交际内容,学术英语课程融入通用英语或跨文化交际内容。因此,我校的学术英语课程定位于通用学术英语(EGAP)。

大学英语是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基础分子,可以以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形式灵活地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发挥作用,提供服务。学生在规定的开课学期修读大学英语课程,获得规定的必修课学分;此外,还可以利用学校公选课学分多选读几门英语课程。各专业也可以将大学英语课程(如雅思、托福、考研英语等)设置成专业选修课程,安排在高年级供学生修读。这样,既满足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又有助于营建大学四年英语不断线的语言应用环境。

H. H. Stern的外语课程教学多维设计理论为大学英语承担专业基础课角色提供了依据。Stern认为,外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言、文化、交际活动和一般的语言教育四个方面[4]。语言指词汇、语法和语音等知识,还指用以运用这些知识的听、说、读、写、译技能;文化既指生活和社会交往,又指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文化为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提供语境,使语言教学主题不仅与生活和社会相关,而且与专业学科内容结合;交际活动强调教学过程各环节的交际与互动,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协商和输出,提倡通过从“做”中学,体验语言的真实运用;一般的语言教育侧重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学,鼓励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反思、评价等能力。我们将语言、文化、交际活动和一般的语言教育四个方面视为一门课程的四个教学大纲来设计大学英语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了通用英语与跨文化交际,学术英语与通用英语在教学内容上的融合,产生了与专业课程衔接的通用学术英语课程,形成了“一课多纲”的校本课程特色。

“一课多纲”的课程设计模式自2009年在我校运作以来,先后与商学院、化材学院、法政学院、机电学院、美术学院和物电学院的专业负责人及双语课程教师合作,共同开发建设了“国际商务英语沟通”、“英语中的化学元素与生活”、“国际环境热点问题与法律政策”、“机电工程英语”、“服装英语导读和计算机网络英语”等通用学术英语拓展课程,实行了大学英语与专业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开课学期上的衔接,形成了较为成熟、颇具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开发这类课程使大学英语教师在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等过程中迅速成长,他们在省、校级各类教改项目立项、教材建设、教学比赛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同时也引来了不同的声音。一种是该类课程是专业英语课程,大学英语教师不懂专业,上这类课是“自娱自乐”;另一种是大学英语不应该把自己的课时腾出来上专业学科内容。

我们认为,首先这类课程是专为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对英语学习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而设置。其次,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以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为目的,以培养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为教学重点,将特定的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相结合,教学活动着重解决学生学习学科知识过程中遇到的语言问题,符合《教学指南》发展目标的要求,既满足学生现实的需要,也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5]。第三,大学英语教师的确存在“不懂专业”的问题,但实践证明,这类问题可以通过与专业教师集体备课、在英语课上与专业教师同堂开展研讨课(seminar)等方法得以解决。随着学校国际化教育加速推进,随着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正式颁布,大学英语开设专门用途英语类课程将成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一个需要。在目前学校本科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与专业教师一起坐下来研讨如何将学科内容与大学外语教学目标相结合,如何为学生构建英语四年不断线的课程体系,使大学外语为学生的英语能力发展提供优质的教学与服务。

三、工具与人文

大学英语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温州大学将大学英语纳入通识教育范畴,避免了大学英语教学走入唯工具论误区,实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人们对英语的功用感受和认识最多的是其工具性和实用性,很少想到其人文学科性。有些人认为学生经过高中英语学习,已经达到相当不错的英语水平,大学英语只需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听说读写译应用能力,应当多开设四六级英语、考研英语、雅思、托福等课程,提高考试通过率。这种观点反映了学校国际化发展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但存在着片面性。一张充满英语考试名称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清单向人们展示的将会是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急功近利的应试教学思想,不符合高等教育关于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英语是语言工具,它能够使不同民族的人们运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进行个人和社会交往,能够帮助人们了解有利于个人发展的他国相关领域的信息。学生取得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合格成绩,表明该生的英语能力达到了大学英语四、六级水平,并不表明该生具有实际的英语交际能力。一方面,学生即使在高中学到了3 500个高考单词,由于受高考的限制,其学习内容和语言水平都只是处于基础阶段,要读懂原著、听懂演讲或报告还有很大困难,更不要说进行高水平写作了[6]。另一方面,英语与汉语存有很大的文化差异,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时因受本族语的思维模式干扰,产生焦虑心理,导致表达不畅,影响交流。大学英语是高中英语的延续、拓展和提升,肩负着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掌握一门世界通用的交流工具的重任[5]。

英语也是专业学习的语言工具。我校开设专门用途英语类课程,实施通用学术英语教学,目的是为学生用英语学习学科知识提供语言支持,使其能够理解专业领域的技术性讨论,满足其专业学习的需要。2016年,我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为工程类学生走向世界提供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温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准备材料接受国家2017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时,把“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一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大学英语对应,说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对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需求比较迫切。从温大商学院国际化专业把与其衔接的专门用途英语类课程“国际商务英语沟通”纳入16级国际化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说明该类课程符合国际化专业的教学需求。王守仁指出,学生掌握英语这个工具的目的是,除了在专业领域进行交流外,还有增进国际理解的功用[7]。大学英语正是通过自身的人文学科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增进国际了解。

就大学英语人文性而言,首先要提高人们对语言的本质和文化属性的正确认识。在参加“大学英语学习艺术”这一通识教育讲座的400多名16级新生中,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是一个如同麦克风的工具,表明学生存在语言本质以及语言与文化关系紧密的认知缺损。“语言作为工具,不等同于存在于客观世界的其他身外工具,如螺丝刀、榔头等。它是人们表情达意、交流思想、进行思维和传承文化价值观念的工具,是人赖以生存的内在工具。运用语言的同时形成思想和表达,语言体现包括思维在内的一整套的生活方式,体现人性、人的意志和情感、人的认知能力和做事能力”[8]。比如,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在纽约的一场募款活动上将basket(篮子)和deplorable(可悲的)这两个单词用of结构作后置定语修饰前面名词的语法规则组合成“Basket of Deplorables”,说道:“粗略估计,你可以将一半的特朗普支持者归类为我所说的‘一篮子可悲之人’。”此话激起特朗普支持者的愤怒,希拉里最后不得不发表声明公开致歉。这一实例呈现了语言的文化属性。提高学生对语言工具文化属性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在识记语言形式的同时有意识注意语言的意义。当形式结合意义学习时,语言习得成为可能。

其次,要帮助人们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英语,就要学会使用英语,使用英语会涉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历史文化、生活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知识。缺乏这些知识,对外交流会受到阻隔。我们可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阐述中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文化属性:“语言是人类文化最普遍也最多样的表达形式之一,甚至可能是其最本质的表达形式。……语言问题对文化至关重要。语言是历史和集体经验的产物,表达特定文化的世界观与价值体系。”[7]

语言的文化属性决定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需要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教学指南》提出,通用英语、跨文化交际和专门用途英语可以单独开课,也可以在通用英语课程中融入跨文化交际内容,或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的内容。这样,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就将语言和文化结合、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领域结合。基于语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更加符合大学英语的教学实际,更加符合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2016杭州G20峰会已经运用外语的力量将中国声音传播到全世界,接着将会有更多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通过大学外语课程学习,学会比较中外不同国家在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加深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规范行为,提升素养,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传播中国文化;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领导人素质,成为“既懂自己的专门业务,又会使用外语处理自己的业务”的国际化人才[9]。

四、联动与发展

《行动计划》提出通过“外语辅导中心、外语俱乐部、外语社团、外语学习工作坊等形式多样的外语第二课堂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外语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外语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等能力”;通过“跨文化夏令营、跨文化演讲与辩论等活动,营造跨文化交流的校园环境及国际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与沟通能力”;通过“建设国际化的物理环境和网络平台,有利于国际双向交流,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力”。总体而言,《行动计划》的“三通过”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应用能力、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力。自《行动计划》实施一年来,我们开展了外语学习艺术讲座、雅思知识讲座、莎士比亚戏剧社、英语写作辅导中心、英语角和阅读、写作、演讲比赛等活动,并协助机电学院举办英语演讲和英语电影配音等比赛,还与国际合作学院、步青学区、团委和图书馆等单位合作举办“‘自我概念’英语学习分享会”、英语朗读(Reading Aloud)、英语词汇大赛和TEDx英语演讲等活动。从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情况来看,机电学院开展的活动学生参与度高;由大学外语面向全校组织的活动除了TEDx英语演讲外,其余的活动参与度跟修读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生数相比偏低。活动参与度低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第一,英语活动的时间与学生专业上机、实验等课程以及校社团活动的时间有冲突;第二,英语活动不与学分挂钩,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不足。因此,《行动计划》关于“构建外语第二课堂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外语学习环境”出现短板,补长短板需要与学院专业和英语课内外之间的多方联动,以联动促发展。

(一)与学院专业联动

温州大学已获知名的TED官网批准开通了TEDxWenzhouUniversity网站和新浪微博,可以发布每学期制作的TEDx演讲活动视频,TEDx演讲活动为组建学校外语社团提供方法,为学校走向国际,扩大国际影响力提供了途径。随着温大国际化专业建设不断推进,国际留学生和访问学者遍布各学院。在各学院推行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我们可以与各学院合作建立TEDx演讲外语社团,由各学院确定值得传播的专业项目,鼓励对英语演讲感兴趣的国内学生、留学生和外籍教师参加项目。中外学生通过一起做项目,既可以建立“浸入式”的跨文化交流的真实英语社区(English-speaking community),又可以让所有项目参加者锻炼做项目的能力,学会合作学习,建立友谊,增进理解。尤其是让中国学生从中操练英语的使用,培养自然使用英语进行个人、社会和学习等方面的语言交流能力。在学期临近结束时,我们举办TEDx英语演讲活动,邀请各学院选派若干名项目优秀成员参加演讲,传播各自项目的创新思想和创意理念。这种从基于专业项目,由各学院分头组织的“卫星式”外语社团活动到我们统一组织的集中式专业项目成果汇报的TEDx演讲活动形成了温州大学由点到面的外语第二课堂统一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不仅避免了英语活动时间受冲突、活动参与度低等问题,而且对建设跨文化交流的校园环境具有促进作用。

(二)大学英语课内、外联动

大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课外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掌握其应用。温州肯恩大学注重学生大一时打好语言基础,大二时有效学习用英语授课的专业课程,于是向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写作任务。与肯恩大学相比,温州大学的公共外语课时少、外籍教师少、用英语交流的环境少。为了夯实大一学生的语言基础,我们需要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进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联动。课堂以主题讨论、作业评价与反馈、学习方法训练为主;课外开展外语辅导中心和外语学习工作坊工作。学生需要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听、说、读、写、译等作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向外语辅导中心申请辅导、答疑。外语学习工作坊推出语音、词汇、语法、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翻译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研和雅思、名篇赏析等学习班,由学生根据兴趣选读。外语学习工作坊以从“做”中学为理念,鼓励学生从其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语言的真实运用,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不断提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外语辅导中心和外语学习工作坊为学生课外操练英语提供平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虽然是零课时、零学分,但在营建学校语言应用环境,丰富学生语言运用机会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符合学生的需要。学校应当支持开展这类活动,对负责活动的教师予以教学工作量补贴。

五、结 语

《温州大学本科教育国际化行动计划》提出的“三项工程”包括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工程、国际化专业建设工程和国际化文化平台建设工程。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工程是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另外两个国际化建设工程也离不开我们的共同努力和参与。目前,我们已经为化学和机械工程的国际化专业量身定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行小班化、外教化,强化英语基础训练,为国内生与国际生同堂学习打好语言基础;所开设的专门用途英语类课程“国际商务英语沟通”被商学院纳入16级工商管理国际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增设韩语,探索外语多语种教学;举办TEDx英语演讲活动,激发了学生学好英语的激情,为扩大学校国际化影响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苏东坡西湖治水时曾题诗一首:“淤泥沃良田,源头活水来,苏堤建六桥,良田游民种。”每一句诗句分别对应于“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理念,为治理世界经济提供启发,于是,成为G20杭州峰会的主题词①参见:“春燕G20印象”之“苏东坡西湖治水带来的启发(从杭州看世界)”,于2016年9月1日由CCTV 13新闻频道播出。。我校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犹如苏东坡西湖治水。我们应当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大学英语教改的源头活水,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国际化专业的国内生打好语言基础,为国际化专业提供专业课程支持;与各学院和相关部门联动,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包容的姿态开展外语辅导中心和外语学习工作坊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提高英语能力。同时,把各学院的专业项目作为抓手,把TEDx演讲活动作为平台,助推各学院建立基于专业项目的TEDx演讲外语社团,达到营造英语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大学英语的课程教学只有通过与各学院的专业联动,才会充满活力,大学外语教育才会得到可持续发展。

[1] 戴炜栋. 立足国情,科学规划,推动我国外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C] // 庄智象. 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57.

[2] Ur P.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02.

[3] 余渭深. 教学大纲的发展对大学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目标的再认识[J].大学外语教学研究,2016(1):23-35.

[4] Stern H 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9: 501.

[5] 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3-10.

[6] 王守仁. 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2013(6):9-13.

[7] 王守仁. 谈中国英语教育的转型[J].外国语,2016(3):2-4.

[8] 秦秀白. 基于我国语文教育传统经验的几点思考[C] // 庄智象. 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85.

[9] 许国璋. 谈谈新形势下外语教学的任务[J].人民教育,1978(10):21-25.

Reflections on the Issues Fou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WZU Pursu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ZHU Xiaoshe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China 325035)

The reflections are made on college English transformation in class scales and quality, objectives and features, tools and humanities, as well as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while Wenzhou University (WZU) is in pursui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ssues are discussed, and their solutions are explored for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Wenzhou University’s fostering of international talent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bility of Applying English;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H319

A

1674-3555(2017)03-0063-08

10.3875/j.issn.1674-3555.2017.03.010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编辑:付昌玲)

2016-09-10

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5160);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kg2013375);(kg20160379)

朱晓申(1964- ),女,浙江温州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大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外语跨文化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