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诗中的阳关意象

2017-03-09

关键词:全唐诗点校玉门关

石 云 涛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089)

唐诗中的阳关意象

石 云 涛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089)

阳关、玉门关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分别扼守西域南北两道。阳关为丝绸之路南道关卡,玉门关为北道关卡,汉唐时内地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因而玉门关和阳关成为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的要道。这两座屹立在汉唐边陲的雄关,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引得历代文人墨客魂牵梦绕反复吟唱。在唐诗中阳关是边塞、前线和丝路要道,寄托着将士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立功边陲的志向,表达了他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唐诗;阳关;渭城曲;丝绸之路;意象

从敦煌西行,出玉门关、阳关便进入西域。对于中原地区来说,玉门关、阳关就是通向西域的两个门户关卡,而对于西域来说则是起点。两关因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军事作用的关键性和对外交往的重要性,在唐人心目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由此成为丝绸之路的典型意象。据统计,唐诗中提及阳关的诗有数十首,提及玉门关的诗多达一百多首[1]。在唐诗中阳关没有玉门关那样内涵丰富,因此,过去大家更多关注玉门关在唐诗中的描写,而对阳关比较忽略。实际上,跟阳关在汉唐历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一样,它在唐诗中的描写也有其特殊意义,这些诗大多与丝绸之路、边塞战争、边地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内容相关,阳关还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离别意象。

一、丝绸之路上的“阳关道”

阳关故址,在唐朝沙州寿昌县西六里*据《史记》卷123《大宛列传》正义引李泰《括地志》云:“玉门关在沙州寿昌县西六里。”(中华书局,1982年新1版,第3160页)。清孙星衍认为,“玉门关”当“阳关”之误。向达从之,见向氏著《两关杂考——瓜沙谈往之二》,收于其论文集《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89页,注[三])。,诸古地志书记载相同*参见《元和郡县图志》卷40、《太平寰宇记》卷153、《舆地广记》卷17。。《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边州入四夷道第五“安西入西域道”云:“又一路自沙州寿昌县西十里至阳关故城。”[2]巴黎藏敦煌藏经洞发现之《沙州图经》残卷记载,阳关“在县西十里,其迹毁坏,基迹现存。西通石门涧□□□□,在玉门关南,因号阳关”。向达考证阳关遗址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南湖乡西之“古董滩”[3]375,今阳关镇。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共击匈奴,公元前126年张骞回到长安,向汉武帝详细报告西域和匈奴各方面情况,使汉武帝产生了交通西域各国的念头,决心打通河西走廊交通要道。骠骑将军霍去病进攻匈奴,打垮休屠王和昆邪王,在河西地区先后设立了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筑玉门关、阳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焉”[4]。阳关遗址仅存一座伫立在墩墩山上的汉代烽燧,被称为“汉墩”。

阳关是河西走廊进入西域的要道,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是西部边境之门户,很早便进入诗人的吟咏,成为诗歌意象。西行的人除了走玉门关之外,便走阳关,故有“阳关道”之称。北周诗人庾信《重别周尚书诗二首》其一:“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5]370阳关道是通向遥远塞外的道路,故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之十云:“悲歌度燕水,弭节出阳关。李陵从此去,荆卿不复还。故人形影灭,音书两俱绝。遥看塞北云,悬想关山雪。游子河梁上,应将苏武别。”[5]236初唐和盛唐时期,唐朝向西域开拓,远征和戍边的将士往往经行阳关。在开元盛世时,大唐疆域西行万里,从西域东来或从中原地区西行往安西者有的经过阳关,敦煌文书伯5034号《沙州图志》记载了当时通过阳关的道路:“一道南路,从(播仙)镇东去沙州一千五百里,其路由古阳关向沙州,多缘险隘,泉有八所,皆有草,道险不得夜行。春秋二时雪涤,道闭不通。”[6]阳关道不是四季皆可畅行的道路,由于路险甚至夜间亦不宜经行,但它是赴西域的道路之一。唐诗中的阳关有的是实写,如岑参《寄宇文判官》:“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7]86这首诗反映了唐朝在控制着西域时阳关在西行道路上的重要地位。唐代诗人往往把家国情怀融为一体,既歌颂守边将士的报国热情,又写将士们思家念亲的美好情感,因此,写乡愁并不影响表达他们的壮志理想。阳关远离中原地区,对于远赴阳关以远的地方,不免思念家乡亲友。所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8]263岑参《过酒泉忆杜陵别业》云:“昨夜宿祁连,今朝过酒泉。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愁里难消日,归期尚隔年。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7]76诗人远赴西域,两度过阳关,令他思念亲友难以忍受,当他尚在河西时,便想像过了阳关之后,万里思乡,梦中也回到故乡杜陵。

初唐和盛唐时代国力强盛,将士们情绪昂扬,抱着立功边塞的理想远赴异域,虽有离别之愁,却无情感之悲。骆宾王的《畴昔篇》写“少年重英侠”,“荣亲未尽礼,徇主欲申功”,其途中情景:“阳关积雾万里昏,剑阁连山千种色。蜀路何悠悠,岷峰阻且修。回肠随九折,迸泪连双流。寒光千里暮,露气二江秋。”[9]骆宾王奉使蜀地,并不经阳关,在此阳关只是作为一个意象,指边塞绝远和年轻人追求功名去遥远异乡经行之地。骆宾王的《久戍边城有怀京邑》写“行役风霜久”的思乡之情:“陇坂肝肠绝,阳关亭候迂。迷魂惊落雁,离恨断飞凫。春去荣华尽,年来岁月芜。边愁伤郢调,乡思绕吴歈。河气通中国,山途限外区。”[10]诗人久戍在外,思乡情切,他想像中的归途经陇坂和阳关,这也正是他当年远赴边城的途经之地。李昂《从军行》首先抒发将士远征的壮志豪情:“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阴山瀚海千万里,此日桑河冻流水。稽洛川边胡骑来,渔阳戍里烽烟起。长途羽檄何相望,天子按剑思北方。羽林练士拭金甲,将军校战出玉堂。幽陵异域风烟改,亭障连连古今在。……戎衣不脱随霜雪,汗马骖単长被铁。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上空流血。匈奴未灭不言家,驱逐行行边徼赊。”接着抒写边地的艰苦和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归心海外见明月,别思天边梦落花。天边回望何悠悠,芳树无人渡陇头。春云不变阳关雪,桑叶先知胡地秋。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麾兵静北垂,此日交河湄。欲令塞上无干戚,会待单于系颈时。”[11]虽然阳关积雪严寒,胡地桑叶早落,但战士们杀敌报国的斗志不曾稍减。王维《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云:“上卿增命服,都护扬归旆。杂虏尽朝周,诸胡皆自郐。鸣笳瀚海曲,按节阳关外。落日下河源,寒山静秋塞。万方氛祲息,六合乾坤大。无战是天心,天心同覆载。”[8]200-201不蒙是蕃将之姓,可能是夫蒙之讹,王维所处时代夫蒙灵詧任安西节度使,“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即其人,诗人希望这位安西大都护立功边塞,在其治理下西域太平、诸国臣服。

安史之乱前的这些送别诗作,写到阳关虽然表达了离别相思之苦,但由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诗中仍然充满了豪情,表达了立功异域、守卫边塞的壮志,那正是一种盛唐气象。如王维《送平澹然判官》:“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 瀚海经年到,交河出塞流。须令外国使,知饮月氏头。”[8]140“定远侯”是东汉班超,这里代指平判官跟从的主帅。从诗中可知,平判官是第一次出塞,因此诗人的送别之情中不免有几分愁苦,但诗人希望他立功远方,其豪迈之气大大冲淡了离别的悲伤。又如杜甫《送人从军》:“弱水应无地,阳关已近天。今君渡沙碛,累月断人烟。好武宁论命,封侯不计年。马寒防失道,雪没锦鞍鞯。”此诗题注:“时有吐蕃之役。”黄鹤注:“弱水、阳关,皆属陇右道,当是乾元二年秦州作。”此时陇右河西尚在唐手,杜甫勉励朋友建功立业。虽然写到大雪严寒,却洋溢着豪迈的激情,“以马寒雪盛为词,极惨澹事,偏作浓丽语”[12]。再如钱起《送张将军征西》(一作西征):“长安少年唯好武,金殿承恩争破虏。沙场烽火隔天山,铁骑征西几岁还。战处黑云霾瀚海,愁中明月度阳关。玉笛声悲离酌晚,金方路极行人远。计日霜戈尽敌归,回首戎城空落晖。始笑子卿心计失,徒看海上节旄稀。”[13]这首诗写张将军西征,想像其边境地区的激战,阳关成为战场。最后祝将军杀敌立功,早日凯旋。同样,耿湋 《送王将军出塞》云:“汉家边事重,窦宪出临戎。绝漠秋山在,阳关旧路通。列营依茂草,吹角向高风。更就燕然石,行看奏虏功。”[14]2977在这些送人远赴边地的诗中,诗人都以卓越的历史人物激励朋友,期望他们立功边塞、威慑敌人、安定边境。

安史之乱后,西域陷于吐蕃,经过阳关的丝绸之路被阻断。诗人笔下的阳关更多的是边塞苦情和失地意象。如许棠《塞下二首》其一:“胡虏偏狂悍,边兵不敢闲。防秋朝伏弩,纵火夜搜山。雁逆风鼙振,沙飞猎骑还。安西虽有路,难更出阳关。”[15]西域的局势令关心国事的诗人感到忧愁。又如高骈《赠歌者二首》其二:“公子邀欢月满楼,双成揭调唱伊州。便从席上风沙起,直到阳关水尽头。”[16]6920储嗣宗《随边使过五原》:“偶逐星车犯虏尘,故乡常恐到无因。五原西去阳关废,日漫平沙不见人。”[17]崔仲容《赠歌姬》:“水剪双眸雾剪衣,当筵一曲媚春辉。潇湘夜瑟怨犹在,巫峡晓云愁不稀。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渭城朝雨休重唱,满眼阳关客未归。”[18]李商隐《赠歌妓二首》其一:“水精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19]想到失地未复,诗人们把批判的矛头指向边将无能。耿湋《陇西行》:“雪下阳关路,人稀陇戍头。封狐犹未翦,边将岂无羞。白草三冬色,黄云万里愁。因思李都尉,毕竟不封侯。”[14]2981这些诗真实地反映了丝绸之路的阻绝、阳关的失陷和唐人的痛心,折射出大唐盛世的一去不返。

二、阳关音信:征夫思妇的情感纽带

“西出阳关无故人”,出阳关便意味着远离家乡。阳关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很早便是著名的离别意象,如北周诗人庾信《燕歌行》:

代北云气昼昏昏,千里飞蓬无复根。寒雁嗈嗈渡辽水,桑叶纷纷落蓟门。晋阳山头无箭竹,疏勒城中乏水源。属国征戍久离居,阳关音信绝能疏。愿得鲁连飞一箭,持寄思归燕将书。渡辽本自有将军,寒风萧萧生水纹。妾惊甘泉足烽火,君讶渔阳少阵云。自从将军出细柳,荡子空床难独守。盘龙明镜饷秦嘉,辟恶生香寄韩寿。春分燕来能几日,二月蚕眠不复久。洛阳游丝百丈连,黄河春冰千片穿。桃花颜色好如马,榆荚新开巧似钱。蒲桃一杯千日醉,无事九转学神仙。定取金丹作几服,能令华表得千年。[5]4

这首诗写的是征人与思妇边塞家乡的两地相思,“阳关音信”是联系两地的情感纽带,音信的稀疏和断绝都令家乡亲人牵挂不已。庾信这首诗对唐代诗人影响很大,“阳关音信”成为唐人诗中写两地相思的常见意象。

征人戍边,家中亲人日思夜想,盼望着来自阳关的消息。如赵嘏的杂曲歌辞《昔昔盐·织锦窦家妻》:“当年谁不羡,分作窦家妻。锦字行行苦,罗帷日日啼。岂知登陇远,只恨下机迷。直候阳关使,殷勤寄海西。”[20]“直候阳关使”还是在盼望“阳关音信”,同时还要通过“阳关使”传递对阳关征人的思念。又如袁晖 《正月闺情》:“正月金闺里,微风绣户间。晓魂怜别梦,春思逼啼颜。绕砌梅堪折,当轩树未攀。岁华庭北上,何日度阳关。”[21]当新春来临之际,闺中思妇想到的是征人日行渐远,在计算着他到达阳关的日子。刘元淑的杂曲歌辞《妾薄命》以思妇口吻抒写遥念远人的内心愁苦:“夜深闻雁肠欲绝,独坐缝衣灯又灭。暗啼罗帐空自怜,梦度阳关向谁说。每怜容貌宛如神,如何薄命不胜人。愿君朝夕燕山至,好作明年杨柳春。”[22]离别日久,妇人夜梦飞度万里,到达阳关。

战事频仍,久戍不归,征人思归、闺妇思人的诗作成为唐代边塞诗中感情最为真挚、浓烈的部分。沈佺期《春闺》(一本作《杂诗四首》之一)云:“铁马三军去,金闺二月还。边愁离上国,春梦失阳关。池水琉璃净,园花玳瑁斑。岁华空自掷,忧思不胜颜。”[23]“阳关”是亲人征战之地,远征的人为离开家乡而愁苦,闺中思妇梦里也惦念着阳关。阳关方面的消息一旦中断,思妇的精神支柱便会轰然坍塌。李昶《奉和重适阳关》云:“衔悲向玉关,垂泪上瑶台。舞阁悬新网,歌梁积故埃。紫庭生绿草,丹墀染碧苔。金扉昼常掩,珠帘夜暗开。方池含水思,芳树结风哀。行雨归将绝,朝云去不回。独有西陵上,松声薄暮来。”[24]诗中的玉关代指阳关,当行人满怀悲伤远赴阳关之时,家乡的亲人正流着泪水登高望远,此后便开始了寂寞索居的日子。崔湜《折杨柳》云:“二月风光半,三边戍不还。年华妾自惜,杨柳为君攀。落絮萦衫袖,垂条拂髻鬟。那堪音信断,流涕望阳关。”[25]在这些诗中,诗人总是把边地和家乡绾合在一起来写,一边是思妇,一边是征人,两地相思,互相映衬,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往往感人至深。

三、渭城一曲动千古

阳关因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而更加闻名,这首诗语言朴实,抒写的是一种最具普遍意义的情感,即与亲人朋友的离别之情。诗中没有特殊的背景,却自有深挚的离情别意,使它适合于各种离筵别席演唱。这首诗被谱写成乐曲传唱,称为《渭城曲》(或名《阳关曲》、《阳关三叠》),是唐代送别的名曲,也成为中国音乐史上最流行、传唱最久的古曲。白居易《对酒五首》之四有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26]①,可见《阳关三叠》彼时已成为饯别名曲被广为传唱。

①“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渭城曲》另有一题为《阳关三叠》,因为咏唱时,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都重复咏唱,故名,也有人认为是末句重叠三唱。按白居易所说的“第四声”,则应是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重叠。不然“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不可能为“第四声”。

②沈前后惠诗十余首,春来多醉,竟未酬答,今故云尔。

③沈有讴者,善唱西出阳关无故人词。

唐诗反映了这支乐曲感人至深和流传的程度。如白居易《醉题沈子明壁》:“不爱君池东十丛菊,不爱君池南万竿竹。爱君帘下唱歌人,色似芙蓉声似玉。我有阳关君未闻,若闻亦应愁杀君。”[27]唐人喜置筵送别,离筵之上往往奏此曲。白居易《答苏六》:“但喜暑随三伏去,不知秋送二毛来。更无别计相宽慰,故遣阳关劝一杯。”[28]当时有人以善唱此歌而闻名。白居易《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先以六韵寄之》:“病容衰惨澹,芳景晚蹉砣。无计留春得,争能奈老何?篇章慵报答,杯宴喜经过。顾我酒狂久,负君诗债多②。敢辞携绿蚁,只愿见青娥。最忆阳关唱,真珠一串歌。”[29]③从王维所处时代开始,《渭城曲》一直流行不衰,几十年后,便有了“古调”之称。如戴叔伦《送别钱起》:“阳关多古调,无奈醉中闻。归梦吴山远,离情楚水分。 孤舟经暮雨,征路入秋云。后夜同明月,山窗定忆君。”[30]又如李商隐 《饮席戏赠同舍》:“洞中屐响省分携,不是花迷客自迷。珠树重行怜翡翠,玉楼双舞羡鹍鸡。兰回旧蕊缘屏绿,椒缀新香和壁泥。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31]张祜《听歌二首》其二:“十二年前边塞行,坐中无语叹歌情。不堪昨夜先垂泪,西去阳关第一声。”[32]唐末五代谭用之《江馆秋夕》:“耿耿银河雁半横,梦欹金碧辘轳轻。满窗谢练江风白,一枕齐纨海月明。杨柳败梢飞叶响,芰荷香柄折秋鸣。 谁人更唱阳关曲,牢落烟霞梦不成。”[33]从这些诗的描写来看,《渭城曲》在唐代数百年间一直传唱不衰。一曲《渭城曲》触发多少离别之情,直至晚唐别筵离席之上唱《阳关曲》表达离情别绪,仍然感动着无数的人们。

由于《渭城曲》的流传和唐诗中的反复吟咏,“阳关”成为极常见的边塞和离别意象,频繁出现在后世的诗词中,如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鹊踏枝》:“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醉里不辞金盏满,阳关一曲肠千断。”[34]宋代苏轼诗词中“阳关”一词出现不少于20次,如《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白马皂貂留不住,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35]又如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36]姜夔《琵琶仙》:“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37]北宋画家龙眠居士李公麟取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意作《阳关图》画,黄庭坚《题阳关图二首》其一:“断肠声里无形影,画出无声亦断肠。想得阳关更西路,北风低草见牛羊。”其二:“人事好乖当语离,龙眠貌出断肠诗。渭城柳色关何事,自是离人作许悲。”[38]元曲大家白朴《水龙吟》:“短亭休唱阳关,柳丝惹尽行人怨。鸳鸯只影,荷枯苇淡,沙寒水浅。”[39]629白朴《满江红·庚戌春别燕城》:“还又喜、小窗虚幌,伴人幽独。荐枕恰疑巫峡梦,举杯忽听阳关曲。”[39]632宋词中有《古阳关》或《阳关引》的词牌,往往写离情别绪。如晁补之《古阳关》:“暮草蛩吟噎。暗柳萤飞灭。空庭雨过,西风紧,飘黄叶。卷书帷寂静,对此伤离别。重感叹、中秋数日又圆月。沙觜樯杆上,淮水阔。有飞凫客,词珠玉,气冰雪。且莫教皓月,照影惊华发。问几时、清尊夜景共佳节。”[40]在后世诗词曲中“阳关”一词的出现不胜枚举,粗略统计唐宋诗词中便有近300篇作品,其中使用“阳关”意象者,大多表达离别相思之情。由于《渭城曲》的流行,“阳关”几乎成为单一的离别意象。只有少数诗中仍为边塞意象,如陆游《看镜》:“胡尘遮断阳关路,空听琵琶奏《石州》。”

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穿越河西走廊,分别从阳关与玉门关进入西域。玉门关和阳关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分别扼守西域南北两道,唐代内地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被称为通向西域的“咽喉之地”,而阳关、玉门关便是通向西域的两扇大门。向达先生说:“唐人于役西陲者,尤喜以之入于吟咏。是故两关不仅在中外交通历史上有其地位,即在文学上亦弥足以增人伤离惜别之情。”[3]373阳关、玉门关这两座屹立在汉唐边陲的雄关,成为诗人喜欢吟咏的素材,引得千百年来文人墨客魂牵梦萦反复吟唱,把雄关的沧桑留在了不朽的文字里,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文学意象。唐代诗歌中写玉门关的作品多,写阳关的少,其原因可能是玉门关在北,古代中原政权与西北民族的战争和交往更多利用玉门关,与玉门关有关的历史事件更多,因此更容易被诗人作为意象吟咏。阳关相对玉门关战争较少,形势比较安定,道路比较通畅,生活比较平淡,人们以“阳关道”形容道路的畅通和生活的顺利,把它和“独木桥”相对,故有“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之说。诗人们喜欢把新奇动人的物象作为意象,这方面阳关逊于玉门关。但由于《渭城曲》的流行,后世诗词曲中写到“阳关”的又多于玉门关。

[1] 庞娟,李斌.唐诗中的阳关、玉门关[J].北方文学,2014(1):162-164.

[2] 宋祁,欧阳修,范镇,等.新唐书:第4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4:1151.

[3]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4] 班固.汉书:第96卷上.[M].北京: 中华书局,1962:3873.

[5] 庾信撰,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 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48.

[7] 陈铁民,侯忠义.岑参集校注:第2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8] 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第14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9] 彭定求等编,王全等点校.全唐诗:第77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835.

[10]彭定求等编,王全等点校.全唐诗:第7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863.

[11]彭定求等编,王全等点校.全唐诗:第120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1209.

[12]仇兆鳌.杜诗详注:第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9:626-627.

[13]彭定求等编,王全等点校.全唐诗:第23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2603.

[14]彭定求等编,王全等点校.全唐诗:第26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5]彭定求等编,王全等点校.全唐诗:第60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6967.

[16]彭定求等编,王全等点校.全唐诗:第59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7]彭定求等编,王全等点校.全唐诗:第594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6887.

[18]彭定求等编,王全等点校.全唐诗:第80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9011.

[19]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第3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557.

[20]彭定求等编,王全等点校.全唐诗:第54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6341.

[21]彭定求等编,王全等点校.全唐诗:第11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1140.

[22]彭定求等编,王全等点校.全唐诗:第77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8765.

[23]彭定求等编,王全等点校.全唐诗:第9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1032.

[2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2325.

[25]彭定求等编,王全等点校.全唐诗:第1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190.

[26]白居易.白居易集:第2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9:598.

[27]白居易.白居易集:第2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9:472.

[28]白居易.白居易集:第27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9:614.

[29]白居易.白居易集:第3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9:756.

[30]彭定求等编,王全等点校.全唐诗:第27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3072.

[31]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第2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528.

[32]彭定求等编,王全等点校.全唐诗:第51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5844.

[33]彭定求等编,王全等点校.全唐诗:第764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8673.

[34]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等.全唐五代词: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9:654.

[35]朱孝臧编年,龙榆生校笺.东坡乐府笺[M].台北:华正书局,1985:302.

[36]李清照.李清照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2:28.

[37]唐圭璋.全宋词: 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5:2178.

[38]黄庭坚.山谷外集:第7卷[M]//四部全书荟要.台北:世界书局影印,1988:22.

[39]唐圭璋.全金元词[M].北京:中华书局,1979:629.

[40]唐圭璋.全宋词: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5:563.

[责任编辑 彭国庆]

2017-04-24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12WYB019).

石云涛,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I207.22=42

A

10.3969/j.issn.1009-3699.2017.04.017

猜你喜欢

全唐诗点校玉门关
由贾岛《长江集》点校看其诗歌中的完美主义追求
拾取且珍袭,咏叹追前贤
甘肃敦煌“玉门关诗词周”部分诗友合影
用乡愁敲打城门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凉州词
凉州词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节选)
徐安贞仕途与诗歌初探
唐代筝曲的风格及其美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