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例布鲁菌病性脊柱炎的临床护理探讨
2017-03-09江景芝
江景芝
(长治卫生学校,山西 长治 046000)
46例布鲁菌病性脊柱炎的临床护理探讨
江景芝
(长治卫生学校,山西 长治 046000)
目的 探讨布鲁菌病性脊柱炎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的整体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配合治疗、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结果 46例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及整体护理措施,临床症状消失,患者较快康复。46例患者中,痊愈者44例,占95.7%;好转者2例,占4.3%;总有效率100%。结论 良好的治疗方法,规范、科学的护理措施是布鲁菌病性脊柱炎患者尽快康复的保证。
布鲁氏菌病;布鲁菌病性脊柱炎;整体护理
布鲁氏菌病是牧区一种比较常见的人畜共患的系统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又称“波状热”“马尔他热”,属于我国当前的重大动物疫病,法定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临床上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肿大等为特征,少数患者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脑膜炎、心内膜炎、关节炎及脊柱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布鲁菌病性脊柱炎是脊椎多个部位感染布鲁氏菌病引起的疾病[1],常累及椎体、椎间盘、关节突关节、脊椎旁组织、硬膜外腔等。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除布鲁氏菌病的常见症状、体征外,多表现为持续性颈、胸、腰背部疼痛及四肢疼痛等,脊椎活动受限,深压痛及叩击痛明显,持续性胸部、腰背部及颈部疼痛,伴相应节段神经根放射痛或脊髓受压症状。我校临床教学医院在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1日期间共收治46例患者,现将有关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1日,我校临床教学医院,即晋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附属长治太行医院(长治市布鲁氏菌病研究所)共收治住院患者354例,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实验室检验结果阳性,符合国家制订的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2]。经CT、MRI影像检查诊断为脊柱炎,排除脊椎结核、肿瘤,共确诊布鲁菌病性脊柱炎患者46例。性别:男性43例,女性3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68岁,平均43.7岁;病程:从发病到确诊6~16月,平均9.5个月;发病部位:颈椎1例,胸椎6例,腰椎35例,胸腰椎同时发病4例;临床症状:除发热、盗汗、便秘等外,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经痛、肌肉痉挛、脊椎运动受限等症状。下肢瘫痪者2例。
46例患者均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3],西医采用利福平、多西环素、异烟肼、维生素B6、肝泰乐等药物治疗,中医采用辨证施治原则进行治疗。总疗程一般为6个月,住院治疗20~30天,出院后继续口服药物治疗5个月巩固疗效,3个月复查一次,视具体情况停药,一般服药6个月就可停药,少数患者根据病情需服药10~12个月。住院期间对所有疼痛患者进行针灸、按摩、牵引、中频脉冲、超短波等中医康复治疗。对2例具有手术指征者采用手术后路椎板切除减压+病灶清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1.3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体温恢复正常,神经根疼痛或脊髓受压症状消失,体力和劳动力恢复,布氏杆菌凝集试验为阴性;好转:体温恢复正常,神经根疼痛或脊髓受压症状消失,体力和劳动力基本恢复,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阴性;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无明显改善。本次参与研究的46例患者中,痊愈44例,占95.7%;好转2例,占4.3%;总有效率为100%。
2护理措施
2.1护理诊断与护理目标
2.1.1护理诊断[4]体温过高:与布鲁氏菌引起的毒血症有关;疼痛:骨关节、肌肉、神经痛,与病变引起的骨关节、肌肉、神经损伤有关;躯体移动障碍:与骨关节、肌肉受损有关;便秘:与发热、神经痛等有关;焦虑:与知识缺乏、病情反复有关。
2.1.2护理目标 患者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骨关节、肌肉、神经疼痛缓解或消失;配合治疗,进行被动运动,恢复肢体功能;情绪稳定,治疗的信心增强,焦虑程度减轻或消失。
2.2心理护理
布鲁菌病性脊柱炎病程长,病情重,患者担心预后差,怕留下后遗症,成为家庭的负担和累赘;担心疾病传染,怕传染给家属,再加上疾病的折磨、经济负担的压力,因此患者易出现悲观、失落、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患者的依从性差。我院护士针对患者的家庭、经济、文化、病情等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尽早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主要治疗方案及疾病预后情况,说明发热、多汗、腰背痛、坐骨神经痛等是本病的常见症状,经过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染,不需要采取隔离措施,并适时介绍我院是专业治疗该病的机构,专家经验丰富,医疗设备先进,治疗成功的病例比例很高。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其树立重新生活和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下一步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医院管理者与财务会计人员应积极重视当前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从提高重视程度,加强人员培训出发,建立健全科学的内控机制与体系,确保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对内部的监督与核查,对现存不足加以改进,才能全面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推动医院的经营与发展。
2.3病情观察
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关节肌肉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主要关节有无强直、畸形,肌肉是否出现萎缩;观察神经系统的症状变化,如腰背痛、下肢痛,经过治疗是否缓解;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如多西环素可有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告诉患者应在饭后服药,并注意检查肝、肾功能。链霉素可引起听神经损害,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耳鸣、听力减退、平衡失调等症状,一旦出现应立即通知医师停药;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出入量,发现异常及时汇报,采取积极救治措施。此外还检测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以及肝、肾功能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2.4饮食护理
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患者因发热、腰背痛、坐骨神经痛很容易出现便秘,故应建议患者多食用牛奶、鸡蛋、鱼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对食欲差者,应鼓励少食多餐,一般每日进食4~5次,每次200~300 g,多饮水,每天2 000~3 000 ml,一般不需要流食、半流食,普食即可。坚持每日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对进食过少、出汗过多者或有脱水症状者,应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2.5疼痛护理
本组患者均有疼痛症状,因布鲁氏菌易侵犯关节、肌肉组织、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系统、多器官,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当神经干或神经根受累会出现神经痛,表现为腰背部、下肢剧烈疼痛,疼痛难忍。针对此类患者一般建议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由护士或患者家属帮助患者翻身,防止发生压疮及下肢静脉血栓。对于疼痛评分≥4分的患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缓解疼痛[5],如芬必得、次氯酸钠,必要时给予哌替啶肌注。还可以配合针灸、理疗、按摩等,以减轻疼痛对患者的恶性刺激。
2.6发热护理
本组患者发热42人,占91.3%。多数患者除疼痛外,伴有发热、多汗等症状,体温在38℃~40℃。对于发热患者护士应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对高热不退者可遵医嘱采用药物降温,如赖氨匹林静滴等,注意用量不宜过大。护士每天定时测量并准确记录患者体温情况,注意观察热型、发热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等。患者出汗多时应给予温水擦浴,更换内衣、寝具,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防止受凉。
2.7压疮护理
本组患者入院时两例发生压疮,占4.35%。入院后请外科医师对压疮及时进行手术清创,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采取的护理措施[6]为定期翻身、减压,让患者经常翻身、更换体位,每2~3小时翻身1次,局部可使用气垫、气圈等。辅以红外线照射、中药外敷等护理措施,促进压疮创面尽早愈合。预防压疮的关键在于消除诱发因素,做到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对其他卧床尚未发生压疮的患者使用气垫床,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改善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发生、发展。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碎屑也是防治压疮的主要措施,同时还应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和干燥,增加患者营养,多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2.8手术患者的护理
本组对两例下肢截瘫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康复良好。术后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切口渗血、渗液、引流、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大小便情况。遵医嘱给予吸氧、抗感染、补液、保持正确的体位和轴线翻身[7]等护理措施。卧床期间加强基础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指导,预防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
2.9健康教育
患者缺乏布鲁菌病性脊柱炎防治知识,护士应简明扼要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布鲁氏菌病性脊柱炎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疾病转归,让其放下包袱,积极配合治疗。告诉患者出院后应坚持规律服药,1~2个月复查肝、肾功能,对于初次服药(多西环素、利福平)发生轻微药物反应者,告诉其不要紧张,一般适应1周左右症状即可消失;对于中度药物反应者,可给予对症治疗,尽量不要停药;对于重度药物反应者,可以停药或减量,也可以使用其他副作用小的药物替代。出院后避免再次接触羊、牛、马、猪等病畜,合理膳食,劳逸结合,提高机体免疫力。
2.10护理评价
护理评价应贯穿布鲁菌病性脊柱炎治疗、护理的始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护理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评价患者的体温是否正常;骨关节、肌肉、神经疼痛是否缓解或消失;躯体移动功能是否恢复;患者是否积极配合治疗;患者情绪是否稳定、治疗的信心是否增强、焦虑程度是否减轻或消失。
3护理体会
(1)布鲁菌病性脊柱炎是布鲁氏菌病的一种少见的并发症,据报道发病率为布鲁氏菌病的2%~53%[8]。山西省长治市为非牧区,以传统农业为主,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牧民较少,但我们发现近年来布鲁菌病性脊柱炎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可能与从事养殖业人员增多、医院影像检查技术先进等有关。过去几十年仅靠X线片诊断,只有在脊椎椎体破坏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才能被发现。在我院1.5T超导磁共振投入使用后,对布鲁菌病性脊柱炎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据赵鹏飞等[9]报道,与普通X线、CT相比,MRI是检测早期布鲁菌病性脊柱炎的最有效手段,具有高灵敏度,并能较好显示椎旁与硬膜的外侵范围。
(2)布鲁菌病性脊柱炎患者病程较长,病情较重,大多需要卧床休息。护士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整体护理措施,如心理护理、发热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等。我院通过早发现和早诊断、规范中西医结合治疗、适宜的健康教育、恰当的护理干预,使所有患者减轻了疼痛,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3)护士应对布鲁菌病性脊柱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让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护士做好治疗、护理工作,争取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1]郭爱廷,江景芝.非牧区布鲁菌病性脊柱炎3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33):291-292.
[2]梁晨,魏伟,德恩金,等.布鲁菌病性脊柱炎临床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6):622-623.
[3]江景芝,郭爱廷.中西医结合治疗布氏杆菌病500例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3):15-16.
[4]张小来.内科护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夏晓燕,李丽.精细化护理在8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护理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20):208-209.
[6]韩英.褥疮护理进展[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0(2):2145-2146.
[7]杨新明,孟宪勇,张瑛,等.手术治疗胸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7):600-606.
[8]陈红磊,王姣丽,李玉平.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2):150-151.
[9]赵鹏飞,高阳,牛广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磁共振的研究进展[J].磁共振成像,2016(8):625-629.
R195
B
1671-1246(2017)06-01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