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生态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2017-03-09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第四中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5期
关键词:声部歌唱节奏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第四中学 王 巍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生态课堂的教学应该是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课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音乐活动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以音乐为手段,培养其心灵的美感,对音乐的兴趣,欣赏的能力 ,激发智力和创造力,现在提倡的生态课堂能较好的克服以往教学中的这些缺点,在生态课堂中,需要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生命活动,要营造一种“生活态”,既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安全、自由的生态氛围,并将学习过程与生活情境、游戏情境等融为一体,从而使每位学生处在一种亲临在场的主动状态中,所以音乐活动的课堂教学应该设定为一个生成、变化、发展的环境。教师作为生态课堂的构建者之一,就要精心策划教学环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境。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

在教学中可借鉴“柯达伊教学法,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全面的、有着广泛基础的音乐教学法,具有高度的有序性。如在游戏中学习节奏,让学生在玩中掌握歌曲节奏,将音乐中的节奏元素与语言中的节奏元素有机结合,通过儿歌、童谣的趣味练习也是开展节奏教学的最佳选择。如大家都熟悉的《小皮球》,它主要是针对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练习,语言和节奏紧密结合,学生在诵念童谣的过程中,同时也将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节奏特点熟记于心。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快速、敏锐的把握住节奏型,在课堂实践中的效果较好。

在生态观下的课堂,教师的“教” 应服务与学生的“学”,教学过程及内容设计应符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并遵循认知及思维规律。 在实践活动的设计方面,我们要“投其所好”——掌握学情,吃透教材与学生音乐情趣之间的关联,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如在歌唱教学中,先将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提取出来进行专项练习,为新歌的学习打好基础。以歌唱教学入手,儿童的嗓音是最好的乐器,音乐之根在于歌唱。初次识谱时老师适当对学生的音准进行引导,基本上采取“一领众和”的方式进行,所谓“一领众和”即老师每次指点一名或几名学生的进行歌唱,随后全体同学进行歌唱模仿,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学生听过的歌曲时选用,难点乐句由老师来唱,其他句子老师根据学生的程度选不同的学生唱,看似随意,实际上老师心里要有数。实践起来学生不会觉得有难度和负担,课堂氛围轻松、和谐,也避免了叫一名学生起来演唱的尴尬,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在多声部合唱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多声部的教学最初可以由节奏的二声部开始进入,然后逐渐过渡到歌唱的二声部甚至多声部。练习准备:按照歌曲的节拍判断,听音乐坐在座位上踏脚,听到老师单手弹琴时,举起左手奏,听到老师双手弹琴时举起双手走。学生走起来很兴奋,但总想说话,总想提示别人出错了,每次练习不会超过三分钟,在练习时,开始弹两个声部时要明显,让学生容易听出来,再逐渐增加难度。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紧张听不出来,又可以让学生觉得很有趣。使学生体会到蕴含于音乐中的丰富多彩的节奏和情感体验,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共鸣,从而激发其对音乐的关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并在活动中创造美,获得审美体验。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及成效

生态课堂不是口号,说得通俗点就是教师的心中要时刻装着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具体的方法当然有很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试着把自己当做学生去思考:如果我是学生,应该怎样设计才更有趣,更合适?如果我是学生,对这种形式的活动开展会不会有困难?如果……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度量,才能在备课时,课堂上真正到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因此,时时关注学生的反馈可作为教师经常使用的一个重要策略,让学生做出评判,使教师更客观和全面了解学生的要求和规律,同时又有利于教师拓宽其反思的层面和渠道,从学生的角度认识自我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如师:歌曲《彩色的中国》这首歌曲请同学们做回小导演,小策划,看看运用怎样的演唱方式,如何进行角色分配,让这首歌曲听起来更有表现力?(把问题抛给学生,学生会从自身能接受的程度“出谋划策”,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学习主动性的体现)生:二段体结构的歌曲,A段部分学生唱词,部分同学哼鸣伴唱;B段全班齐唱……

生态课堂是一个和谐、平等的课堂。在活动时,应主次分明,基础为先,难易适中(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学生实际出发切勿勉强)。在此基础上,还要兼顾到每位学生,不能只顾及了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评价的标准要做到多元,不能对学生的表现不置可否,要注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对自己设计的活动要能灵活应变,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表现和反应深入下去。要想在教学中做到实践活动和谐、高效,这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能达成的,要教师长期注重对学生实践综合表现能力的培养,由浅入深,耐心地兼顾到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使活动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活动”,如此,才能体现出实践活动的真正价值所在。

从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来看,现在的课堂氛围活起来了,学生动起啦了;其次,针对学情,教学活动难易适中,自然有效。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发挥优势,树立风格,每个音乐教师有每个教师的风格和特点,构建生态课堂实际更多的是对教师自身掌控课堂能力的全新探索与考验,只有在教学风格上找准自身定位,才能把握自我专业发展的方向,发挥特长,深入研究,认真学习,努力进取,提升水平。

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方式中要注重实践体验。由此奠定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心理及情感基础。不断努力,继续在探索中前进!

猜你喜欢

声部歌唱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单声部旋律听写训练法探究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YOUNG·节奏
歌唱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