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分析在钢琴教学中的“角色”

2017-03-09北京市朝阳区双桥第二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5期
关键词:曲式角色体裁

北京市朝阳区双桥第二小学 王 漾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相应提高。人们对艺术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使得“钢琴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钢琴学习的队伍中。钢琴演奏是一个复杂的脑体结合的过程,对学生的情感、审美及性格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钢琴教学不能因学生“量”的增多而忽略了“质”,而音乐分析对钢琴教学“质”的提升十分重要。

在钢琴教学中,音乐分析有助于学生将对作品从感性认知提升到感性与理性的综合的层面,因此演奏者除了训练技术以熟能生巧,还要重视音乐分析,更好的表达作品内涵,实现演奏水平的升华。

一、作品的创作背景

钢琴艺术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钢琴作为最成熟的器乐种类之一,从巴洛克时期以来在各个时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方器乐史的开篇是以巴洛克键盘音乐的出现为标志的,而巴赫和D.斯卡拉蒂的《钢琴奏鸣曲》将其带入古典主义时期;门德尔松、舒伯特、肖邦等人的钢琴小品又是浪漫主义时代的开端。每首钢琴作品都是作曲家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创作背景包括作曲家个人经历及其所处时代环境。作品的风格是时代特点与作曲家的个性在音乐中的体现。

在钢琴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对曲子进行相应的背景介绍,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音乐作品往往是作曲家内心的写照,弹奏者理解并产生共鸣才能奏出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音乐。这些相关信息会给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乐曲的内容分析

从谱面来看,乐曲本身包含了节奏、速度等乐理知识及和声、曲式等作曲技术理论。在教学中,这些理论知识的传授必不可少,学生对这些内容有了认知和把握,才能对作品进行充分的表现。钢琴演奏技术与理论知识两者相辅相成,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演奏实践,听众才不会觉得曲子的演奏空洞而乏味。乐曲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乐理知识、体裁类型、曲式结构、和声知识等。

1.乐理知识

乐理在钢琴教学初期,占有很大的比重,甚至可以说早于钢琴弹奏。学生只有认识乐谱,掌握拍号、音名、唱名等基础内容后才能开始系统学习钢琴课程。在钢琴教学中,针对于不同训练专门创作的练习曲,其谱面上的各种记号与术语会显得较为重要,掌握并按要求弹奏,才能达到练习效果;大小调音阶练习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调式调性的概念及各升降号形成的原因;和弦的弹奏,可以引导学生从和弦结构及听觉音响上去感受不同和弦的性质。

2.体裁类型

乐曲体裁是指乐曲的音乐风格和性质方面的特征。钢琴作品体裁的形成,与它们的演奏目的、演出场合、内容、音乐风格的特征等有关。在钢琴作品中,有许多体裁形式,如奏鸣曲、回旋曲、变奏曲、托卡塔、前奏曲等。有的乐曲在体裁的划分上具有很明确的标题性,例如《拉德茨基进行曲》《雨滴前奏曲》,有的乐曲则要通过听觉积累与结构分析来判断其所属的体裁类型。钢琴作品的体裁很多,采用的曲式结构也多样,特定的体裁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在钢琴教学中对其进行分析讲解,会让学生了解并熟悉音乐体裁之间不同的风格特性。

3.曲式结构

音乐的整体结构是一首音乐作品的骨架,在最简单的钢琴作品中也会包含一定的曲式结构。教师可根据学生理解程度循序渐进地加入曲式方面知识,要求其画出结构图示,划分各乐段乐句并标明所属调性。例如作品中出现的奏鸣曲式结构,其特点及最基本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都是钢琴教学中必讲的内容。细致地去分析曲式结构,理清脉络,有助于学生在思想上建立起完整的框架结构,对作品有更宏观的认识,并在演奏中更好地把握情绪变化,使每个细节与整体都在严格的掌控之中。

4.和声知识

和声学是研究和音的结构(和弦)以及它们如何连接的理论。钢琴作品大多为和声乐曲,很多乐曲由主调旋律及伴奏声部组成,伴奏部分有各种形态的和声织体,配合其它因素塑造音乐形象、表现音乐内容。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经常出现的和弦织体进行简单的和弦分析,并听觉上去感受主、属、下属和弦的序进,久而久之,学生就能从直观上感受和声进行的规律,并增强即兴演奏(伴奏)的能力。懂得乐曲在和声上的发展,才能够透彻地领悟所弹奏的乐曲。

三、音乐表达的情感

不同乐曲中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这与作曲家的创作个性密不可分。部分人片面的认为不同的作曲家音乐风格截然不同,例如贝多芬的作品更多是哲理性与斗争性,深沉且庄重,而肖邦的作品浪漫又富于诗意。实际上,贝多芬的某些作品像肖邦的作品一样富于浪漫色彩,而肖邦的某些作品却表现出浓厚的贝多芬式古典风格。因此,谨慎地对待每一部作品,发现它的独特之处,分析思考感情的进展及思想的倾向,有助于学生在演奏时更能表现原作。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演奏者都会在演奏中加入自己的情感与想象,教会学生独立思考,透析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意愿,学生在演奏他们的作品时才能自由地享受无穷的内涵。钢琴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适当地遵循艺术准则,同时表达自己的情感,既能正确地弹奏,而又不因循规蹈矩使作品缺乏感情。

四、结语

钢琴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演奏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的能力为目的的,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音乐分析,其实就是培养其处理音乐的能力。一个好的教师不是把所有学生都教成一个模样,而是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特点。表演艺术是再创造艺术,是通过演奏者的主观理解对乐曲进行的二度创造,如果迷信“有了技术就有了一切”,那充其量是一个出色的钢琴弹奏机器。钢琴演奏中要对作曲家及作品有更好的诠释,除了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技术训练,还要培养其良好的音乐分析能力。要保证钢琴教学中“质”的提升,就必须注重音乐分析在钢琴教学中的“角色”。

猜你喜欢

曲式角色体裁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论并列曲式的审美特征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