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实效性的思考
2017-03-09刘亚丽
刘亚丽
(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实效性的思考
刘亚丽
(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已在全国各高校开展,有的学校已经具备了初步经验。但高校就业指导课仍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尤其是实效性问题,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水平提升的关键。高校应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方面来完善和提升,确保就业指导课真正发挥作用并服务于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实效性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高校也普遍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就业竞争力。由于目前国内没有成熟的理论和实践,高校就业指导课普遍存在实效性不强的问题。笔者结合高校工作的切身体会,找到了问题症结之所在,应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和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就业指导课的针对性、专业性和系统性。
1 完善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一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存在不稳定、不专业、精力投入不足,甚至开课困难等问题。为此,“建”师资队伍,解决“谁来教”的问题,是提高就业指导课实效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完善岗位编制。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缺少专职教师,一般由辅导员或校内相关专业教师担任,教师更换频繁,师资严重匮乏。为此,高校可以采取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一支人员相对固定、规模相对合理的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同时,高校应成立就业指导课教研室,明确任课教师的出路问题和待遇问题,促进教师职业化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教师流动性强的问题,形成稳定的师资队伍。
第二,加强专业培训。专业培训是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校每年应有计划地对授课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可以请专家来讲学,也可以走出去学,但要设置达标考核环节,务求实效。同时,高校应开设就业指导课教师必读书目,列出授课教师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范畴,使之掌握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学等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
第三,利用校内外优势教育资源。目前,对于有些专业性强的就业指导教学模块,需要借鸡生蛋,邀请经验丰富的校内外专业人才给学生授课。高校既可以邀请地方人才市场的管理专家和人力资源专家,也可以邀请优秀校友、用人单位代表等,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进行就业定位,提高学生市场竞争力。
2 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各不相同、良莠不齐。从内容看,普遍存在条条框框、偏重理论阐述的问题;从授课时间看,普遍存在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的问题;从课程内在联系看,没有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此,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实效性,必须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应分年级、分阶段设置课程,建立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循序渐进的课程结构体系。
针对大一学生设置“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课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教育。大一学生渴望通过四年学习,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实现就业,成就人生理想。为此,学生最关心自己的就业问题,迫切地想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的关系。因此,对大一学生应侧重“课程导论”、“ 了解自我”、“职业发展”等模块的学习。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实现“两明白两做到”:一是明白就业是自己的事,做到管理好自己、管理好时间,主动学习;二是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专业特点与职业方向,做到合理规划自己大学阶段的发展目标。
针对大二学生设置“实践锻炼和能力培养”课程,以发展学生自我为主。大二时,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即将结束,专业课任务开始加重。就业指导课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要目标,侧重“职业决策”、“就业能力”模块学习。高校应精准设置就业课程,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进行素质拓展,培养专业能力,力争实现“两到位”:一是有计划地拓展适应人才市场需要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到位,如讲话能力、交际能力等;二是在拓展专业能力过程中,初步规划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到位。
针对大三学生设置“能力提升和职业定位”课程。大三学生进入到人生发展的定位时期,对于毕业后是否考研、出国还是就业,有了更明确的目标。为此,就业指导课程应该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明确职业定位”为目标,侧重“求职准备”模块学习。高校可以采取咨询、分类指导、情景模拟等形式,指导学生根据自身职业发展方向选修课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两提升”:一是提升适应岗位的能力,二是提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针对大四学生设置“心理指导和应试求职”课程。大四学生进入了毕业阶段,以“超越自我、实现就业”为主要任务,就业指导课程应偏重求职心理辅导和求职技巧提升两个方面。高校通过设置相关就业课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和就业期望值调整,正确面对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到“两实现”:一是实现抗压能力和耐挫能力的提升,二是实现就业。
3 创新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是提高就业指导课实效性的关键。目前,各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模式互不相同,但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连贯性不强等问题。为此,高校应结合实际,汲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增强就业指导课的吸引力。
第一,采取全程化跟踪就业指导模式。职业生涯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就业指导越早越好。《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就业已成为大一学生思考的重要内容。因此,就业指导课应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在各年级设课时,实施全程化指导。但是,全程化指导必须与可视化测评相结合,实现跟踪推进,保证教学效果。实现就业指导课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学生,更在于教师的设计与引导。高校就业指导课可以建立可视化手册,学生人手一册,写清各年级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和实现方式,分阶段进行自测和教师评定,使就业指导课的开展情况一目了然、落到实处。
第二,采取体验式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以其形式灵活多样、不受时空限制、以学员为中心等特点,备受学生青睐。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喜欢案例研讨、素质拓展、社会实践、小组讨论、课堂游戏和模拟训练等体验式就业指导教学模式。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其光曾做客教育部官方微博,在回答网友提问时提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求职就业早做规划。目前许多高校,如:西南科技大学等,在就业指导体验式教学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证明,体验式教学模式相对于其他教学方法,更适用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
高校开展体验式就业指导教学,需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抓好课堂教学环节。目前,受到热捧的教学方法有:CDIO教育模式、PBL教学法、团体咨询、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游戏法、讨论法。把这些教学模式运用到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会大大提高课堂的吸引力。二是加强课外体验环节。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活动不能局限于课堂讲授,可组织学生前往用人单位参观、考察,进行室外素质拓展或直接到用人单位兼职实习,切实提高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和对职业素质要求的认识。2003年以来,美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口,每5人中就有1人参与过创业,典型代表就是Facebook的“掌门人”扎克吕伯格。三是加强个体指导环节。高校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此做法针对性强,学生提高速度快。
[1] 翟国栋,陈浩. 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的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06):45-46.
[2] 陈静.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思考——基于广东12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的调查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06):51.
[3] 付国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发展的挑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24):63-64.
[4] 陈玉婵. 体验教学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运用[J].才智,2015,(08):82-83.
[5] 曲升刚,严懿.“帕森斯AGIL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设想[J].高教论坛,2017,(01):39.
Reflections on improving the actual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LIU Ya-li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Beihua University, Jilin 132013, China)
At present,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colleges nationwide, and some already have preliminary experienc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imperfections in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of colleges, especi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blem, which is the key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employment guidance. Colleges should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guidance level from the faculty,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mode to ensure the guidance role of the class in serving students′ employment.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Effectiveness
2017-01-07
刘亚丽(1974-),女,博士,副教授。
G647
B
1674-8646(2017)05-0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