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科学教育实践策略

2017-03-09大连理工大学大华锦绣华城幼儿园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5期
关键词:小朋友科学探究

大连理工大学大华锦绣华城幼儿园 孙 萍

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 幼儿园教师怎样与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一直也成为一个话题。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哪些教育方式,策略,本文从自身几个教育实例,尝试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活动对幼儿学习科学的促进作用

幼儿园科学教育,应立足于幼儿的生活,运用积极的教育策略,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主动获得更广泛的经验。让科学教育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纲要》中也提出,幼儿科学教育的生活化,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科学、学习科学。

案例:“光的反射”。

有一次下午, 幼儿活动室的光线特别强,孩子说光线刺眼,我随意问了一句:那怎么办?想想有什么方法解决?孩子开始说了“挡窗帘、挪动小椅子、”有一个孩子说给我一个大镜子,就能把光移到别处。这时孩子都不相信,原来这个孩子想用光的反射现象来解决当前的问题,究竟能不能解决?我就找来几个镜子,让孩子玩,发现镜子可以将光移到别处。接着我带孩子们到科学发现室拿出三棱镜,孩子们发现的光颜色,孩子们回家通过资源搜寻,与大家分享原来古代人就是用光的反射现象取火,生存。由此光与影子的主题探究活动开展起来。

在我的班级每天下午有一个“天南海北”来聊天的话题。下午吃水果的时候,有的孩子吃得快,坐等吃的慢的孩子。我告诉孩子们,这个时间吃完水果的孩子可以和老师随便聊话题,你关注的事情,你最近都有什么发现,你想问什么都可以,你还可以准备一个话题说给老师和小朋友听一听。但是,没有话题的,要学会仔细听别人讲了什么,可以提问,目的就是让孩子多关注生活身边发生的事物,学会怎样储备经验知识,与小朋友交流分享经验。《指南》和《纲要》都提到让幼儿关注身边事物,以身边事物作为科学探究的内容。

这些都是在幼儿生活中,教师利用身边的事物现象,引发了幼儿对身边科学想象的关注,教师的引导推动了幼儿主动探究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师自身的教育素养对幼儿探究学习的影响

教师在执教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应不断向幼儿传递温暖、支持、鼓励的教育信息,淡化他们的错误,给其充分的时间解决问题、困难。幼儿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都隐含着科学教育因素,他们常常想让老师帮助解决,当老师犹豫帮或者不帮的时候,我们就不帮。其实幼儿在自由活动中,老师经常自作多情,在不该出手的时候出手,画蛇添足。

案例:早活动时,我放在孩子们玩具柜上的一些书,不小心全倒塌,我请就近的几个小朋友赶快把它收拾起来,可是这一堆书表面比较滑,孩子们堆上去,又滑了下来,堆上去,又滑了下来。我故意没有教他们怎么放,想看看他们究竟有没有办法来解决问题,可是在整理第三遍的时候,这些书还是没有放好,又撒了一地,终于分忍不住了,有的孩子气恼的对我说“老师,书这么多,柜子那么窄,怎么能放那么多东西呢?你应该把它们放在更大一点的地方。”原来,她在教育老师这些东西地方放的不对。这时有的小朋友加了一句“不是的,是地基不稳的原因。

孩子们说的都有自己的道理,但他们真正有困难的是,不知道怎样在现有的条件下,怎样将这些操作包放的科学、合理。这应该是孩子们缺少的经验。究竟是因为柜子太窄,还是因为地基不稳,或还会有其它原因,这是孩子们应该解决探讨的问题。我组织孩子们将这些拿到大桌子上,让孩子试试再大一点的地方,试试怎样摞列,几个孩子反复试之后,发现,放东西的地方虽然大了,但如果没有一本一本边对边,角对角平放好,底部倾斜了,这些操作包不小心还会倒塌。我引导孩子发现,这就是有的小朋友说的地基不稳的原因和道理,就像盖房子一样,底层一地要平稳,大楼才不会倒。接着我让孩子再试试,如果我们能够知道正确的摞列方法,我们试试将这些操作包在放在窄一点的柜面上,究竟能不能放呢?经过试验,孩子们知道了,只要方法正确,底层平稳,小一点的表面一样可以放很多东西。

应该相信幼儿有能力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只要给幼儿积极的影响,想好幼儿所遇到的问题用什么方式方影响比较适宜,这对教师的自身教育素养很重要。

三、发挥个别幼儿的优势特点,引领幼儿科学探究活动

幼儿教育《纲要》与《指南》中都提到过,幼儿的学习既要兼顾群体,又要照顾个别幼儿的需求。教育内容要适合现有水平,又要有挑战性,既符合现实需要,又有助于其长远发展。

带班多年的经验,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他们发展比其他孩子超前,谈话的内容和使用的语言比较复杂、自己会阅读,他们拼图快、能问较大的问题。有一次我在科学发现室意外的发现一个孩子带领小朋有做“过滤污水,产生清水的试验”,孩子边看说明,边指导小朋友,最后真的将污水变成清水流了下来。看到孩子们的惊呼,我当时突然有一个想法:为什么不让这些特殊学习能力的孩子来当小老师呢?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科学发现室里的小老师”便在我班开展起来,它成为了我如何组织幼儿科学发现室活动形式的一个尝试。我发现孩子都愿意让同伴觉得自己很有能力,他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发现新事物,然后把新发现带到科学室与小朋友分享,这种同伴之间的互动,在我班成为了一个热点,大家都想让同伴觉得自己了不起,形成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这些有特殊学习能力的孩子我们要思考的是怎样发挥他们的优势,为他们创造发展学习空间,让幼儿的学习从主体性转变为主导性,有时候同伴的影响力要超过教师.这应该就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这也让我感悟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殊的兴趣、经验和学习方式,教师必须使用不同的策略,来发挥他的优势,同时也来帮助他们成为成功的学习者。

幼儿是处于人生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对于这个世界上的天地万物都充满了数不尽的好奇和幻想。做为幼儿教师,一定要在这个时期把握好幼儿的科学教育时机,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念,运用适宜的教育手段策略,促使幼儿在科学教育中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小朋友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