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趣、写、评 ”为桥梁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017-03-09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吕田镇安山镇泰小学胡可安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5期
关键词:课外书课外阅读习惯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吕田镇安山镇泰小学 胡可安

一、现状与分析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而课内阅读不可或缺,但其真正源泉来自于课外。然而在农村,由于受应试教育、办学条件、阅读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低于新课标的要求,极大影响农村小学教学效果,制约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浓,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支持力度不大,多数家长只要求孩子学好课本知识,至于课外书有时间就读,没时间就不读,即使让孩子读课外书,也读一些与作文有关的书,比如:日记起步,优秀作文等;另外对课外阅读课指导薄弱,很多教师都专注在书本上,花大力气研究考试,受到考试的束缚,把课外阅读作为附属品。

二、计划内容

1.开展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分析,摸清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现状,并研究相应的阅读指导对策,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理想。

2.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

通过研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并着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自主性。探索各学段阅读方法及不同年级进行有效语言积累指导的方法,提升语言积累并能准确运用。

3.课外阅读效果的评价研究

通过班级读书会、各种读书活动、定期检查读书笔记、阅读汇报课等形式进行检查、督促、交流、评价等反馈。

三、行动

(一)现状调查

1.调查的目的:一是了解我校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二是了解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以利于工作中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

2.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发出问卷268份,收回265份

3.结果

调查发现,没有读过课外书有60人,占22.5%;读过1—3本有101人,占38.5%;读过4—10本有79人,占29.5%;读过10本以上有26人,仅占10%。

(二)现状分析

1.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低,阅读量极少。

2.学生阅读能力低下。

3.学生课外阅读资源匮乏。

4.阅读环境氛围极差。

通过调查发现,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会小学生阅读方法、营造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势在必行,探索并建立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方式方法迫在眉睫。

(三)行动措施

1.以趣促读

第一,课堂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书的奇妙世界。

课堂上教师关键是要用书中那有趣的精彩的故事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为此,在起初的阅读课堂上,不妨选些精彩美文,生动故事来引领学生进入欣赏与感受的情境。

第二,保护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

新的教育理念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创造能力。每个学生的经历、兴趣爱好、经验水平都不尽相同,教师必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开放的读书环境,为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读的书。

第三,创设良好的书香阅读氛围。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室的墙壁可张贴关于读书的名言,或者教室里可创立“图书角”,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充足的资源,并不断补充和更新,使他们能随时进行自由的阅读。

第四,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读书体会的平台。

正所谓“独学无友”,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前三分钟自选诗歌、读书心得交流会、“好书我来荐”推荐好书交流会、朗读与欣赏读评合作交流会等等,去激发与延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有效举措。

第五,躬亲示范,给学生树立爱读书勤读书的榜样。

常言道:言传身教。读书兴趣与习惯的培养亦是如此。所以,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热爱读书勤于读书的榜样,熏染学生,吸引学生进入热爱读书的境界。

通过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认同与配合,在家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得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2.以写促读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培养学生读的兴趣,就要教其方法。查阅了本科组教师总结的课外阅读方法,并结合自己从教语文二十几年经验,总结如下:

(1)以课内带课外。课内阅读方法主要有:①读文章内容,知其概要。②查不懂的字词,结合上下文理解意思。③划出优美、含义深刻的句子重点理解。④积累好词佳句。⑤读后思考所得所感。⑥背诵精彩片断、优美范文。经反复训练就能成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2)根据自己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不能漫无目的的读。

(3)对某些重点文章段落,采用“精读法”。对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则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做到口、眼、心、手“四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习惯。

(4)对有些书我们不需要细读,就可采用“浏览法”“略读法”“跳读法”等。

在阅读时,我们应该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内容、阅读目的、阅读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并把自己的读书体会写下来。

3.以评促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小学生有其年龄段特点,爱动爱玩,根据这一特点多开展活动,让他么也感受成功带来的快乐,可在活动影响下强化阅读意识。

四、考察与反思

1.家校互动

通过家访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一起为增强孩子阅读等方面的能力而努力。

2.读书报告

当天语文课前,组织学生同桌或读书小组进行讨论昨天阅读课外书的收获,进行评议。在此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走入学生中,注意倾听及指导,之后请一位同学上台讲述他阅读或讨论中的收获,教师点评、总结。

3.笔记批阅

不定期地将学生做的读书笔记收上来批阅,从中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把优秀的读书笔记拿出来展览给其他同学看,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

五、进一步措施

积极与家长联手,创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气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例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阅读现状,同时了解孩子在家中的阅读情况。教师也应经常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生在家中的学习生活和课外阅读等情况,教师与家长应该多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猜你喜欢

课外书课外阅读习惯
爱看课外书的我
上课好习惯
课外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