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生成

2017-03-09赵国民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精彩动态课堂

赵国民

【摘要】课堂教学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预定的教案设想做出回答,或引导学生直接到达预定的答案,而不希望节外生枝,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动态生成”被我们忽视了,那么如何把握好动态生成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动态;课堂;精彩

一、动态生成应加强课中的有效预设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的矛盾统一体,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倡导动态生成不是全盘否定预设,是对预设的扬弃和超越,当然预设不是借学生的口说出教师想说的话,而是把教师的想法用生成的状态呈现给学生.教师不能脱离主观性,课堂发生的一切,客观而现实,是真实的教学过程及推进,是具体的运行状态,不应被预设局限,而应广泛收集教学资源,筛选学生反馈,构建有效的课堂资源,灵活教学.

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我分组发给学生常见的三角形(包括等腰、等边)、梯形(包括等腰梯形)、长方形、正方形、圆,让学生区分出轴对称图形,结果学生在三角形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原因是有的组拿的是等腰或等边三角形,而有的组拿的是一般三角形,每组学生都通过各种理由证明自己小组观点的正确性,最后通过比较,动手操作等方法,学生发现出现不一样的结果是因为三角形不同,一个是一般三角形,一个是等腰(或等边)三角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等方式很好地解决了我预设的:由于学习材料的不同导致学生产生冲突、引发争议,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了轴对称图形,学生的数学知识、素养、思想也在解决过程中得以生成发展.

二、动态的生成应重视学生合理的偏差

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课堂也总是处于一种流变状态,教师要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合理调整自己的预案,顺水推舟,使学生的探索、研究向纵深发展.

三、动态生成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再创造

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再创造”出来的结果也可能不一样.很多结论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或者不正确.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讨论、交流、辩论,以寻求最后的共识.要以平和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并能独具慧眼,抓住契机,巧妙利用这些错误来帮助学生取得正确的认识,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后,出示一道练习:“李丽看一本漫画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2,正好是60页.第一天看了多少页?”有的学生列式为60÷12+13×13=24(页).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教师并不急于否定他的答案,而是采用延迟评价,让小组学生互相讨论,并给予提示:“数量60页的对应分率是什么?”这时有名学生说:“数量60页的对應分率是12,不是12+13.”教师接着引导:“请这名同学说说理由好吗?”学生说:“因为题目的第二句话是‘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2,正好是60页.”看到多数学生理解了题目的意思,教师又把问题引向深入:“这道题怎么改,第一名同学的列式就对了?”许多学生都兴奋起来:“把题目中第一个句号改成逗号.(李丽看一本漫画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2,正好是60页.第一天看了多少页?)”学生对题中数量关系认识得到了提高.教师把学生的错误当成课堂生成的宝贵资源,挖掘价值,因势利导,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课程不是静态的文本,教材内容不是不容变更的唯一课程资源.为使数学课程从静态的知识型转向动态的生命型,对动态的数学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并加以利用,使课堂充满活力.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已备的学具),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索,发现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有学生质疑:“从刚才的实验与书上的实验都只能说明圆锥的容积是等底等高圆柱的容积的三分之一,而不是体积.”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生成的教学资源.反问:“若把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的容器,想象成是实心铁质的物体,大家怎样算出圆锥的体积?圆柱与圆锥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学生又投入新探索之中,激活了课堂教学.面对课堂上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应把握教学契机,机智生成,把这些有效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一方面使我们的教学超越课本内容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强调生成并不等于否定预设.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生成是在预设基础上的活化和提高,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捕捉教学中的生成,我们应把它视为珍贵的教学资源,纳入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及时调整预设的教学流程.事实上,它不但没有阻碍既定目标的达成,还深化了学生的理解,提升了认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去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生成性的教学观将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激发潜力,焕发生命激情的过程.对于临场尴尬,镇静排除;对于瞬间顿悟,相机采撷;对于始料不及,灵活处理;对于意外碰壁,改弦易辙;对于外来干扰,应势利导.就像布鲁姆说的:“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猜你喜欢

精彩动态课堂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甜蜜的烘焙课堂
国内动态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物理课“精彩”的要素徐文超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