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防治

2017-03-08杨登林四川省梓潼县玛瑙镇畜牧兽医站

兽医导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渗出性患部兽医站

杨登林/四川省梓潼县玛瑙镇畜牧兽医站

杨颖/四川省梓潼县玛瑙镇畜牧兽医站

李成勇/四川省梓潼县东石乡畜牧兽医站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防治

杨登林/四川省梓潼县玛瑙镇畜牧兽医站

杨颖/四川省梓潼县玛瑙镇畜牧兽医站

李成勇/四川省梓潼县东石乡畜牧兽医站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全身油脂样渗出性皮炎为特征。猪渗出性皮炎又称猪葡萄球菌性皮炎,或仔猪油皮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大肠杆菌、疥螨也可诱发发本病。

(一)流行特点

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尘埃、空气、污水及土壤中都有,也是动物和人体表及呼吸道中的常在细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以及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主要侵害哺乳仔猪,特别是4~10日龄的仔猪发病多见,也有少数猪场仔猪出生后第2 d就发病的。在局部感染发生病变后,多于24~48 h波及全身,并见全窝或数窝仔猪同时发病,呈现暴发性流行。哺乳仔猪发病死亡率约为75%左右,如有其它疫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死亡率还会增加。断奶后进入保育舍的仔猪也可感染发病,发病率为30%左右,死亡率较低。成年猪一般呈散发,感染率可达40%,但发病轻微,不会发生死亡。发病与体表外伤如仔猪打斗、粗糙的栏圈、地面与墙壁碰伤等密切相关。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饲养密度过大、空气污浊、饲料及饮水污染、卫生条件差等环境因素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二)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为4~6 d。病猪初期精神沉郁,在眼睛周围、耳部、面颊、鼻、背腹部皮肤以及肛门周围等无被毛处皮肤出现红斑,并出现直径3~4 mm大小的微黄水疱,水疱破裂后,渗出清亮的浆液或黏液。由于渗出物和溃疡使尘埃、皮屑和污垢凝集成龟背样的痂块,病变多发生在仔猪的面部两侧、耳背部、躯干部,并发出难闻的气味。常于发病后24~48 h蔓延至全身。1~2 d后,该处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裂口,裂口处积有渗出液,渗出液积多了,就往周围浸润、流淌。渗出液流到之处,会使原先完好的皮肤感染发红,不久就发生裂口,且有液体渗出。1~2 d后,皮损处会融合成片。仔猪感到患部不适和发痒,表现抖动耳朵,用前肢触及嘴巴,寻找墙壁、围栏等以身躯去蹭痒。

由于有液体不断地渗出和体毛的干扰,以及圈舍温度、湿度的影响,破损皮肤结痂较慢,尤其是腹部发生的病变,到发病的中、后期发生严重渗出,用手触摸有粘腻感。在皮肤常暴露的部位形成结痂,结痂多为黄褐色,在泥土灰尘较多的圈舍,结痂为灰黑色,仔猪躯体也呈灰色,很不干净的样子,看不见皮肤本色,此时患病仔猪伴有疼痛和体温升高,精神委顿,吃奶很少或不吃奶,尿少黄粘,不爱睁眼睛,经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最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吃奶减少,伏卧较多,常见几个患病仔猪趴在一起,浑身哆嗦,驱赶时不愿走动,少数有的继发肺炎,有的腹泻,有的肠炎,粪便带腥臭味儿,用过2~3种抗生素治疗也不管用。

急性病例,多见于出生后1周之内的仔猪,发病较急,发病后皮肤充血,较快地出现裂口,流出黄色带微红色粘稠渗出液,不久露出红色的糜烂面。病情严重者,手抓脱皮,发热,全身震颤,皮肤增厚、干燥、龟裂,继发大肠杆菌,衰弱死亡渗出液流到的地方,皮肤又被感染,使病变蔓延进展加快,1~3 d即可感染躯干大部分皮肤。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继发败血症、肺炎、肠炎、脑膜炎等。

(三)病理变化

病死仔猪消瘦,严重脱水,全身油性渗出,皮肤增厚,干燥、龟裂,皮下有广泛出血,病猪体表淋巴肿大,剥除皮肤痂皮可见暗红色创面。眼睑水肿,淋巴结肿大或水肿,肾的髓质切面可见尿酸盐结晶,出现肾炎症候,输尿管肿大,肾囊肿,其它内脏多无明显病变。

(四)实验室检查

1.直接涂片。无菌采取渗出液直接涂片,用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呈现革兰氏阳性,为圆形的细菌,排列不规则,有单个、成对或三个连在一起,也有堆成葡萄串状的。

2.分离培养。无菌采取渗出液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上,观察到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周围,呈现明显的β溶血。无菌采取菌落,用革兰氏染色后镜检,看到圆形细菌,有散在的,多数堆成葡萄串状。

(五)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特征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结合实验室检查。可确诊此病为致病性葡萄球菌感染引发的哺乳期仔猪渗出性皮炎。

(六)治疗

治疗发病初期,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效果良好。对患猪进行注射治疗,连续5 d,或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长效抗生素进行治疗。可选抗生素包括羟氨苄青霉素,土霉素,头孢噻呋,头孢氨苄,壮观霉素,林可霉素和青霉素。外敷用药也有疗效。

可用氯己定与矿物油混合向仔猪皮肤喷洒,或将患病仔猪浸入氯己定溶液中。用双氧水擦洗猪体患部,再用清洁干布擦拭猪体后即可涂抹此药。患部面积小的可全部涂到,1~2 d涂抹1次。对患部总面积较大的仔猪,要分部位,分次涂抹。最好选择在睛天中午涂抹,以避免仔猪受凉。用0.1%高锰酸钾水浸泡发病仔猪身体1~2 min,头部用药棉沾高锰酸钾水清洗病灶,然后擦干、凉干涂上龙胆紫。对初发少数病灶直接涂上龙胆紫,效果更佳。患猪会出现严重脱水,需口腹电解质进行补液。

预期发病前2~3 d可注射长效抗生素作为预防措施。可采用长效羟氨苄青霉素或土霉素。 机油500 g,硫黄粉30 g,松香20 g,敌百虫30 g,去水明矾20 g。压成粉末状与机油搅拌混合即可涂抹患部。

(七)预防措施

1.葡萄球菌在动物体常有寄居,部分葡萄球菌有致病性,所以要注重预防。对怀孕后期的母猪更应加强饲养管理。在母猪产仔前2~3 d要全面清理圈舍,用络合碘液彻底消毒圈舍内壁、围栏、用具食槽等,设置产箱的养猪户,要消毒产箱内外及产箱的铺垫物。圈舍内的铺垫物要干净、卫生。发霉的物品,带灰尘多及发霉的陈稻草等,不要用作铺垫物。仔猪出生后头2周,要保持圈舍内温度和湿度适宜,以减少仔猪感冒和消耗,并可增强仔猪体质。

2.要经常观察仔猪,如发现仔猪某部位皮肤发红、有裂口和渗出液,应尽早对不正常的皮肤用药进行涂抹,有利于控制皮肤损伤的蔓延和病情发展,并可减少继发症,使之较快痊愈。

3.刚出生3 d的仔猪发病率高,传染迅速、死亡率也高,因此对产舍及临床母猪应清洗、消毒产舍应保持干净、干燥、通风。刚出生的仔猪应将体表粘液擦干净,放在松软的干草或统糠垫料上。

4.本病传染很快,只要有一头仔猪发病1~2 d波及全窝,3 d扩散到几窝或整座产仔舍。发病应及时、严格隔离,病猪由专门饲养员专人饲养,各种用具应与健康猪隔离使用。病猪栏及走道应彻底消毒。病猪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减少损失。

5.如果猪群中该病情况严重,可采用本猪群分离制备的疫苗对母猪进行免疫接种,分别于产前第4周及第2周对母猪进行注射,以便提高其初乳当中抗体的含量。可采用交叉哺乳措施,让新生仔猪采食老母猪的初乳,只需4~5 h就可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

猜你喜欢

渗出性患部兽医站
生猪防疫检疫与兽医站的监督管理策略
儿童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护理学与药理学探析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防控家兔疥癣病验方20例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诊断及防控措施
夏天热卖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基层畜牧兽医站的管理措施研究
大黄治疗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