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心 诗话 诗缘
——读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
2017-03-08碔砆
碔砆
诗心 诗话 诗缘
——读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
碔砆
喜好读诗的朋友送我一本书,并告诉我:“读读吧,绝对是一本好书!”可因为忙工作忙写作,这本书一直藏在书堆里。前些天偶尔翻出来看几页,一下子便爱不释手了。花3天的休息时间,逐页逐句读,越读越喜欢、越有味,很怕落下一句一字。翻过最后一页,合上这本颇有古风的线装书,看着淡粉色水墨画的封面上墨迹点点,心中顿觉清晰四溢。封面右侧一行正楷毛笔字书名:《人生若只如初见》,更为这本古典诗词鉴赏集增添了古色古香的味道。
作者何人?书如饥似渴般读完了,我才回头关注起作者来:安意如,原名张莉,徽州女子。原来是生于文化古城,怪不得有如此文化濡养!2006年因《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等书声名鹊起。百度一下,有图有真相:清新秀丽、外表恬静、温文尔雅,配上复古的着装,真真是一个文艺女青年。这样一个靓丽女子,怎么就写得这么一手好文章?怎么就因为一本书让我深深折服!
于是,我再次细细品味她的每一篇每一页每一行每一句每一字,深觉得这女子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完全背离了刻板严肃的面孔,以丰富的情感溶化时间的悠远,以自由的姿态激扬文字,以优雅飘逸的笔调倾诉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她用唯美的诗心写下了美妙的诗话,她将教科书上一成不变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以一种浪漫而清新方式表达出来,让人备觉纯真而唯美。或许是性别使然,女子安意如对感情的细腻把握堪称上上佳。她笔下,那江山美人的至真哀怨,那情郎娇妾的离情悲欢,那凄美欢欣的旷世绝恋,让人身临其境,有感而怀。
在安意如的笔下,我们常见的古典诗词中的每一个字都转换成一种心情,每一句话都对应了一幕场景,每一首诗词都展开成了有血有肉的故事。44位诗词作者,是他们所处时代才子佳人,他们之间或许有相似却又全然不相同。而安意如则作为一个了解他们、懂得他们、陪伴他们的存在,这种存在穿越了时空的界限,打破了腐朽的陈规,是那样的一芳独秀。
她放眼赤壁,可随东坡大浪淘沙;她憩身小园,可静思易安凄凄戚戚。放荡形骸处,她对着张若虚高歌夜晚的春江;静若处子时,她聆听杜牧讲那十年的扬州城。海路盛会,她尝尽少游的金风玉露;停杯投箸,她看一介市井执子之手。她感鱼玄机难得心郎,她叹薛涛笺空遗孤芳,她哀李季兰弦肠同断,她伤蔡文姬胡笳离乡……
一个作者笔下的文章若能让读者读后如身临其境,那样的文字无疑是成功的。不妨读几段安意如的文字,体会一下她的极富感情、感同身受的细腻之笔:
她分花拂柳而来。阔别十年后,又看见他了,依稀是分花拂柳间抬眼望见的弱冠少年,他好像从年少时就站在那里,未曾离别。
为什么一定要是十年呢?
她读陆游的《钗头凤》,表现表妹唐婉与夫君十年后游沈园又见陆游时写了这样的文字。读到这里,让我好生心醉,我似在心里暗暗问唐婉:“你不想去见他么?你可曾知道这是此生最后一面了么?”唐婉答我:“夫君在侧,我岂能……算了,不如且让我,替你送去一杯这桌上刚温好的酒以宽人心。”于是又有了安意如接下来的文字:
她遣人送来黄藤酒一杯。红酥手,黄藤酒,请君满饮此杯。这或许是你和我最亲密的接触了。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
……
她送过一杯黄藤酒。以妾红酥手,赠君黄藤酒。相逢无语君应笑,各自春风慰寂寥。
陆游也曾“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诗剑生涯激扬从容,为何却做了懦弱的人?此时陆游无言,空洞的眼神似乎闪了又现,猛然惊觉,却发现酒已冰凉,人已陌路。于是安意如又写到:
他在墙上题了一阕钗头凤。为了逃避这宿命般的挫败感和遗憾,陆游远远离开了故乡山阴,手持三尺青锋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他刻意远走他乡,忙于抗金大业,只有塞外关河的风霜刀剑,才能消磨他心底那属于江南的一缕缠绵隐痛。
四十年后,陆游重游沈园,才看到唐婉的和词。可是,伊人何在?
被人读写了万多遍的《钗头凤》,被人感慨了千余年的陆游和唐婉,在安意如的笔下依旧熠熠生辉。那天她似乎就置身沈园,独坐轩窗,导演了这一幕重逢悲欢。纵然她已经知道结局,却仍想亲眼看着那玲珑小巧的凤嘴金钗,衔住了两颗永世无法靠近的心。不知道无数次重游沈园的陆游,是否知道有这样一位女子穿越了时空,见证了他的爱情,回到那几世之后,留给世人一个修葺光洁的墙。
再如,安意如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中借用两句柳词,写出了柳永一生的“词海”沉浮:
宋仁宗御笔四字‘且去填词’,断送了他的三十功名。此后他八千里路云和月,不是天涯羁旅,就是勾栏瓦肆,从心底与那庙堂决裂了。
……
他遂以妓为家,既然登天无路,不如瑾守天意,人生若能一路欢歌,也不枉桐花万里。他便真流连于这烟花地不去了,与伶人妓女相来相往。无论道学家们怎么诋毁,也无法改变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的实事。
我觉得柳词愈是风花雪月,愈见得情意深长,也不用刻意去追求境界辽阔高远,因为柳永的胸襟比之寻常男人已是霁光明月了,词自然是堂庑特大。
在一个男人被批以“永不录用”时,在他看着比自己不如的人处庙堂之高时,他会有怎样的落差?柳永的心凉彻三九寒天。就在他最需要慰藉的时候,安意如出现了。她懂他,她指引他,去鼓励他寻找真正的自我。她仿佛到了宋朝,或是作那豆蔻少女,在鲛绡帐里抚平他的心伤,带给他挥毫断墨的灵感;亦或是作那歌姬伶人,期盼着春闺香阁里流露出的只言片语,拿去歌于宾客,令天下传唱他“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得以凤凰涅槃时,她又抽身离去,回到香茗案几,笔尖攒动中记下这陆离的故事,还有那风花雪月的奇男子。
何止这些呢?
安意如写王维“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她为他身赴乱世,知其温润如玉,感其男子、才子、公子、君子,将心比心,看得如许清透。
安意如写苏轼“不思量,自难忘”。二人秉烛夜谈,同游梦境。从区区六字读尽一代文豪的三段情感,谈诉一片心,看到不一样的苏轼。
安意如写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那日,她与诗人做宴,奉诗仙、七绝圣手为上宾,共赏味美鳊鱼,同歌高朋满座。身为隐士,自由不羁。
……
人生若只如初见,仿佛,这样重要。可是,此一生,与谁初见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你看,这些轮回了千年的花种,至今还在无我无他地盛开。”这是这本书封面上的箴言,我想,也定是作者安意如的心语。在她的作品中,我总能看到她穿梭于不同的位置,正如那些轮回千年的花种,出现在每一朝、每一代,却又不拘泥于特定的一块土壤。她见每一位文人都是初见,她写每一个墨客都是在写这千百年间文学交流激起的浪花。
我想,安意如若生于古时,定也是李清照那样的奇女子,也能启承一代文风。不过我更希望她能留在这里,继续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诗文故事,带给我们如初见一样的安意如。
它日若有幸一睹芳容,我定会立雪拜师,白首北面,恭听求道。不知可有此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