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实践经验的积累与发展之探究
——以中班集体活动《小船运货》主题教学为例
2017-03-08上海市浦东新区华林幼儿园
上海市浦东新区华林幼儿园 严 丽
一、《小船运货》主题教学活动的着落点
正如孩子们所困惑的,要让船开的既安全又平稳,载重线是一个很关键的参考值。幼儿能否理解“载重线”成为了活动的重中之重。
因此我们以“载重线”作为活动重点,通过静态的图片观察、动态的多媒体呈现帮助幼儿理解“载重线”的实际意义。而活动的难点则落在如何理解载重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想要船安全的行驶载重线要高于水面。我们通过两次实验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希望通过实验探究,让孩子们能够基本理解“安全行驶”,帮助幼儿丰富生活经验。
二、在集体活动中让儿童积累实践经验
(一)学前分析
活动前孩子们在班级区域活动中饶有兴致地玩过各类小船。孩子的注意力、关注点、求知欲和探索欲大都处于中等及以上的水平。在已开展过的主题《有趣的水》中,孩子们也知晓了水的一些特征,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现象。
(二)方案设计
1.经验回顾——说说自己在游戏中的发现
此环节采用提问式导入,帮助幼儿回忆玩小船的已有经验。锻炼中班幼儿概括、梳理游戏结果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让幼儿表达自己在游戏中的发现。
2.经验提升——实验操作感知小船的载重力
本环节的主要流程为:猜测—实验—分享—再实验—再分享,充分体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新理念。《指南》中提到教师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的答案,并设法验证”。
3.经验拓展——了解生活中关于“安全载重”的相关信息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将幼儿的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再次联系起来,让孩子们知道“安全载重量”的概念其实不仅适用于小船运货,在其他地方也有所运用。
(三)儿童已有经验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发展
1.让原有的经验活起来
从建构的角度来说,学习的过程是把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让幼儿通过新旧知识和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建构自己的认知。在第一环节中,教师利用提问法试图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但由于中班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因此在第二环节中教师又选用了实践操作法,以调动每一个孩子的已有经验。提供的材料有:(1)标有“载重线”的透明塑料小船;(2)相同规格的积木;(3)装有水的大容器等。当孩子们接触到这些熟悉的材料时,他们的各项感官都会被充分调动,玩船的直接经验被挖掘出来。
在活动中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观察、摆弄和操作,当翻船的时候他们也不放弃,再次尝试,表现出了执着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提升原有经验,发展新经验
教师敏锐的观察、适时的指导是提升幼儿已有经验,帮助幼儿产生新经验的重要支持之一,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提升与拓展幼儿的理解和感悟。
三、科学探索活动中儿童经验发展的主要支撑
(一)清晰的要求帮助幼儿有目的地获得新经验
“经验”表示“过去得到检验的经历”。但在杜威的教育哲学理念中,经验是某种有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从做中学”。那如何才能让中班幼儿做的有意义,学得有目的呢?我认为就科学探索活动而言,清晰的要求,策略的运用,是帮助幼儿有目的获得新经验的关键所在。
《小船运货》的重要环节是两次实验操作,因此在操作前老师的要求很重要。在本次活动中老师利用PPT图示清晰的、简洁地向孩子们解读操作要求。
1.常见符号的使用
上表所示,第一次实验操作的重点在于让孩子尝试用各种方法往小船里装积木。在要求中我使用了中班幼儿常见的几个简易符号,如:笑脸、叉、五角星等。这些都是孩子的已有经验,但在此处教师给予了新的含义。
1)装的越多越好
2)不可以翻船
图示的出现伴随着教师的语言,我相信理解这两次实验的要求并不是一件难事。
2.动态展示效果的呈现
在PPT的呈现上,我巧妙地利用了多媒体的动态效果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还强调了要求中的重点内容。如:第二次实验要求2“观察载重线的顶端,试试最多能放多少积木”,此处播放时船身上的红色载重线会闪烁多次,以吸引幼儿的关注,而浅蓝色的“水面”则会与红色载重线一起呼应闪动,以提醒幼儿关注水面与载重线的位置关系。诸如此类的动态效果还有“”等。教师希望动态的效果能让幼儿明确实验要求,然后能有目的地进行实验,从而获得新经验。
(二)适时的记录益于有根据地表达新经验
本次活动中一共有2次需要幼儿记录的环节。记录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第一次记录用了展板的方式,第二次记录则是记录表。
1.记录“我猜测的”让验证更具科学性
第一次记录是在操作前,教师给孩子们掂一掂积木的重量,并猜测“塑料小船一次最多可以运几块积木”。幼儿猜测、判断后一个个地将猜测的数据写在集体记录板上。孩子们写出的数字五花八门,有的认为小船一次能装8块积木,有的却认为小船能装100块积木……
但通过实验操作后,孩子们获得了较为一致的实验结果,数据都在10块上下。与猜测的数据对比后,尤为突出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同时也证明了“猜测的东西只存在在脑海里,要亲自动手做一做、试一试才能找到答案”。
2.记录“我的实验结果”让经验分享更具依据性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一书中指出:“记录是收集信息的有力工具,是幼儿探索历程与认识发展真实客观的呈现,是幼儿自我调整建构知识经验的见证,也是幼儿表达个人发现与意见的依据。通过记录能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客观描述,对事实的尊重,使结论建立在事实之上。”由于孩子的年龄特征,在试验中孩子们往往会忘记实验结果,当老师问起时,他们便随意说出一个答案。这样的无意,往往破坏了科学活动的本质。因此我认为记录是经验分享更有依据性、更有说服力的有力凭证。
第一次实验后孩子们掌握了让小船保持平衡的方法。在第二次实验前,我们就要求孩子记录最终的实验结果。这次实验的难度加大,要求孩子观察水面与载重线的位置关系。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又动脑想办法,最后还要动笔记录。当孩子们完成实验并成功记录结果后,他们兴奋地拿着记录表想要和同伴分享。现场记录的结果不仅真实地还原了幼儿实验的情况,还帮助幼儿更好地回忆实验过程,利于实验结果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