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浅谈
2017-03-08湖北省孝昌县白沙镇初级中学
湖北省孝昌县白沙镇初级中学 龙 剑
一、培养兴趣,开启智慧
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一部分学生认为课业较重,不愿意去给自己的主课之外添加负担,学习较懒散;另外一部分学生认为比较新鲜,怀着好奇、兴奋的心理,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一些机械重复地训练,使得内容枯燥无味,再加上农村孩子接触网络较少,学习难度比较大,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降下来。根据建构意义新的学习理论,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愿望。
在鼠标练习中,可以采用一些益智性的游戏,我让学生玩WIN98自带的扫雷和接龙游戏,在探索游戏中掌握操作技能。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开启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智慧之门,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二、注重素养,深化认识
(一)信息获取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入 “自学”,即学生自主的学习,而不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例如,学会在百度网页中通过输入文字来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再如学生运用软件自带的帮助系统解决所需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使之在解决问题之后有一种成就感和对信息技术的信心。
(二)信息分析的能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要着眼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也就是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的培养。例如在教学中,多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不同文件类型的图标和扩展名不同,它的内容也不同,教师再打开各自应用程序窗口,让学生完全明白不同文件它处理的对象(文字、声音、图形、影像、动画等)是不同的,使学生对不同对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循序渐进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信息加工的能力
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例如可以在不同的网站去搜索一些所需要的资料,内容也会有所不同,这样再结合自己的认知能力去判断如何取舍一些信息,同时,网站的信息搜索输入的范围大小也会对所需材料有所不同,这点学生要有所认识。
(四)信息利用的能力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例如互联网,读书网,百度搜索引擎等,它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知识信息,阅读内容,借助他们,孩子们可以获取在书上学不到的东西,大大拓宽自己的知识容量,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视野,找到解决知识问题的钥匙。
三、鼓励创新,发展自我
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其关键是需要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团结合作,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环境和机会,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创造性,体验创新的乐趣。例如,在讲WORD图文混排时,我只是把工具栏上重点工具,如阴影、三维效果、填充、自选图形等提示了一下,具体的操作留给学生自己完成。学生们凭着他们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小组合作团结精神,做出了一幅幅好的作品。后来我对几副具有创新特色的作品给予了表扬,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一直处在一种兴奋状态,紧接着,我趁热打铁又提出了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学生的求解答案心切,他们又积极的思考起来,就这样在一种创新思维与实践操作中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四、重视道德,提升品格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之际,人们随时随地可从网络上主动获取一些有效信息,值得肯定,但同时相关部门对网络的管理还不够完善,对网络信息缺乏有效的过滤,有些信息就如同一个“垃圾场”,对青少年成长会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在互联网上除了大量丰富的学科知识外,也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有时还有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等等,因此在学习网络这一章时,我不仅向学生讲解英特网的优秀之处,而且不断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要求学生在上网浏览信息时安装一款过滤软件,同时自觉抵制不健康网站、网页的诱惑,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不沉溺电脑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之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接受监督,不随意约会网友。另外教师本人除了本课程教学外,还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教育学生,使他们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能够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以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从而提升自我品格。
五、整合学科,至臻完美
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整合已是现代化教育教学方式之一,它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教育者必须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让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完美融合将是高效课堂的发展趋势。
总之,加快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坚持教育以人为本的需要。开设信息技术课,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使学生在增长知识面,掌握和提高操作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提高信息素养,树立正确的计算机观和爱国紧密的结合起来,要求我们具有一种新思路、新观念,这样才能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才能培养出适应信息社会的会学习、有创造力的高素质新型人才,真正意义上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