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学中的道家思想与秦观策论
2017-03-08刘佳利
刘佳利
宋朝是个重文轻武的朝代,致使整个宋朝的文人思想十分活跃。北宋时期学术界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尤以“北宋五子”即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五人为代表,他们推崇“四书”,改变了汉代以来“五经”在学术界的独尊地位。同时,主要形成了二程洛学、荆公新学、三苏蜀学、温公朔学四大学术派别。其中,唯有三苏蜀学是个独具特色的学派。
以三苏为代表的蜀学,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学派。这和三苏具有开放的思想,主张集众家之长的观念有关。儒释道三教合一,取各教之精华应用到适合的方面,是三苏蜀学的一贯主张。苏洵在《谏论》中提到:“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不执拗于一种观点,灵活地将各家优势运用到自己的学说当中,符合宋朝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为捍卫蜀学的地位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指导。在对佛道二教的看法上,三苏也有着和其他学者不同的看法,使得蜀学更具有三教合流的倾向。苏辙在《道德经解》中说:“孔子之虑后世也深,故示人以器而晦其道——老子则不然,志于明道,而急于开人心,故示人以道而薄于器。”先秦的儒家思想以理论教化他人见长,却疏于道的传承;老子则重视道的作用,即自然规律对人类社会起的重要作用。苏轼对儒释道三家何者为本源的问题进行了很好的阐释,他认为儒释道本为一元,三教具有相通的一致性,只是应用的层面和范围不同。作为苏门弟子的秦观,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学术成果,对苏轼大加推崇和赞扬。他在《答傅彬老简》中赞扬苏轼的学术成就:“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其次其器则足以任重,识足以致远,至于议论文章,乃其与世周旋,至粗者也。阁下论苏氏而其说止于文章,意欲尊苏氏,适卑之尔!”关于宇宙的生成问题,苏轼秦观二人都发表过相似的见解。苏轼在《东坡易传》中说:“天地一物也,阴阳一气也,或为象,或为形,所在之不同,故在云者,明其一也……由是观之,世之所谓变化者,未尝不出于一而二于所在也。”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受到了苏轼世界本源唯一的观点影响,在《逆旅集序》中也提到:“安知彼之纯不为驳,而吾之驳不为纯乎?且万物历历同归一隙;重言喧喧,归于一源。”二人都认为世界本源具有同一性,是唯一的,这是秦观对苏轼思想的认同和继承。关于心性论的问题,二人也得出一致的见解。苏轼强调人自然的内在本性的重要性,他在《说卦》的注释中说:“夫所以食者,为饥也,所以饮者,为渴也,岂自外入哉!人之于饮食,不待学而能者,其所以然者明也。盍徐而察之?饥渴之所从出,岂不有末尝饥渴者存乎,于是性可得而见也。有性者,有见者,孰能一是二者,则至于命矣。”饥渴之欲是人的自然本性,只有把握了人类内在的自然规律,才能从外在上把握住人类自己的命运。内在的规律问题也就是人心的问题,秦观在《心说》中说:“……虽不在我,未始离我;虽不在物,未始离物;虽不在物我之间,而亦未始离物我之间者:此心之真也。”这里他强调了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所在,把握住主体的心,才能不被事累,对外界有所掌控,这与苏轼的性情论如出一辙,殊途而同归。在交友方面,苏轼秦观有着共同的道士好友,如陈太初、姚丹元、魏景等人。苏轼在《陈太初尸解》中介绍了与陈太初的交往经历,并赞颂了太初“持所得尽与市人贫者”的慈悲之心以及道家超越生死利害的品质。秦观也同样作诗《送陈太初道录》来赞颂陈太初:“先生簪绂後,世系本绵瓜。驻马生枯骨,回车济病蛇。带云眠酒市,和月醉渔家。落日千山路,西风一枕霞。几年流俗笑,一旦五侯夸。
棋惜春深日,琴憎雨後蛙。背因书字曲,发为注经华。地转东淮水,天回北斗车。新宫黄道近,旧隐白云遐。顾我身多累,逢君意谩夸。空提方士剑,未上客星槎。何日同归去,重飞九转砂。”诗中的太初是个“背因书字曲,发为注经华”的才学之士,同时又有着“空提方士剑,未上客星槎”的豪侠气概。关于姚丹元,苏轼和秦观都有与其来往的记载。叶梦得的《避暑录话》中记录:“姚本京师富人王氏子……沉浮淮南,屡易姓名,子瞻初不能辨也。”而秦观也作过与姚丹元交好的诗《次韵奉酬丹元先生》,赞颂丹元先生的才气与道家思想的精深。苏秦师徒二人有着共同的道士作好友,在与其交往中受着共同的道家思想的影响,因此在道家思想方面,有着很多的共性。秦观的道家思想很大部分与三苏蜀学一脉相承,在为官处事等方面都受着三苏道家观念的影响,提出了很多带有道家思想痕迹的政策意见。
秦观向来以婉约词著称,其词作被称作“女郎词”。柔情似水的词气,让人误认为秦观是个胭脂水粉气较重的人,给人以形象上的误解。其实,秦观是个有着远大政治报负的爱国志士,他的策论无不彰显着他的政治才华和爱国热情。学术思想影响着一个作家的行为和行文方式。从字“太虚”改成字“少游”,是从一个年少轻狂的少年向一个经历世事沧桑解甲归田的智者的转变,这是道家思想对秦观人生处事的影响。秦观思想以儒家思想为本体,充实以黄老思想,因此他在为官的同时又能保持一个相对自由独立的灵魂。秦观饱读诗书,年少时却常常放浪形骸于山水,不思官场之道。熙宁十年(1078年),秦观与苏轼结下深厚的友谊,并在苏轼的劝说下,决心应试赶考。历经三次科举,终于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及第,从此开始了官场生活。为了应对科举考试,迎合当时的文风,秦观写了很多关心国家时事反应社会问题的文章,即策论文。秦观一生共创作五十篇策论,其中三十篇进策,二十篇进论。在三苏蜀学中道家思想的影响下,秦观在他的策论中提出了许多具有一定价值的政治观点,这些政治观点有着大量的道家思想的痕迹。他随心所欲、行云流水的行文方式,也是道家思想对其产生的重要影响。
秦观在《变化论》中论述了万事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并且把这种变化上升到国家君臣关系的高度。“变者,天道也,君道也,圣人之事而化之,所以始也;化者,地道也,臣道也,贤人之事而变之,所以终也。是二者,犹生之有死,昼之有夜,动之有静,往之有来,常相待为用,而未有能独成者也。二者虽不能独成,而亦不能两立。何则?一气不顿进,变进则化退矣。一形不顿亏,化进则变退矣。一进一退,迭相出入,而神用无穷者。”秦观将“变”视为天道,是君主之道;将“化”视为地道,是诸位臣子之道,圣贤之道,君主与臣子、圣贤的关系既是对立统一又是相辅相成的。君主与臣子的关系也是处于微妙的变化之中,如同“阴阳”、“有无”、“刚柔”一样,互相转化生成万物。唯有处理好君主与臣子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秦观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君臣这一对矛盾体,没有附和于君主权威的绝对性这一传统观念,也不同于的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观念。
在《司马迁论》当中,秦观又将仁义礼与道德的关系进行了论证:“盖道德者,仁义礼之大全。而仁义礼者,道德之一偏。黄老之学贵合而贱离,故以道为本。六经之教,于浑者略,于散者详,故以仁义礼为用。迁之论大道也,先黄老而后六经,岂非有见于此而发哉?”秦观反对班固对司马迁“先黄老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力而羞贱贫,是其所蔽也”的评价,他认为道德乃是仁义礼的集大成者,真正的大道也是贵合贱离,贵浑贱详的,而仁义礼只是道德的一方面。司马迁将黄老之学置于六经之前,是重视大道的体现。班固批评司马迁的做法不符合圣人仁义礼的要求,而秦观则在为司马迁论辩,认为司马迁的做法符合大道之理。由此可见,秦观肯定司马迁将黄老之学的地位排在圣人的六经之前的做法,是对黄老之学的大加赞扬。在当时儒家思想统治天下的时代,绝大部分学者都在鼓吹仁义礼对人的教化作用,秦观却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仁义礼对人生指导作用远不如黄老思想。
在选贤用人方面,秦观依旧推尊有道之士,在《将帅》中他提到:“福于己而过于人,则功有所不立;利于今而害于后,则事有所不为;功成事毕,自视缺然,无矜大之色。此有道之士,天下之将也。”秦观这里提到的有道之士,不是修仙成道的道士,而是材兼文武、个人内在的修养极高的良臣将相。宋朝边疆矛盾突出,皇权与将权之间的较量,始终是困扰君主的一大问题。秦观反对边疆将帅只选用智勇之人的选将标准,认为真正的有道之人才能做到“功成事毕,自视缺然,无矜大之色。”选择有道之士为将相,会减少将士在外手握兵权对朝廷的危害。因此秦观在《崔颢论》中表现出对张良的崇敬之情,认为张良是符合道家之流的有道之士:“夫以其精治身,以绪馀治天下,功成事遂,奉身而退者,道家之流也……子房始游下邳,受书圮上老人,终曰‘愿弃人间,从赤松子游耳’,则其术盖出于道家也。”秦观认同张良功成名就后奉身而退的做法,这是有道之士的典范,崔颢自比张良,遭秦观的反对。
在用兵之法上,秦观将道与用兵相结合,提倡以道用兵。他在《兵法》中说:“兵不得将,与无兵同;将不知法,与无将同……古之论兵者多矣,大率不过有四:‘一曰权谋,二曰形势,三曰阴阳,四曰技巧。’然此四术者,以道用之,则为四胜;不以道用之,则为四败。” 秦观认为只有将道运用到兵法上,才能战无不胜。秦观又在后文对道进行了解释:“所谓道者,何也?治心养气而已矣。盖心不摇于死生之变,气不夺于宠辱利害之交,则四者之胜败,自然洞见,如形影入于水镜之中,是兵法之大略也。”在这里,秦观再次强调了修身养性、治心养气的重要性。修身养性成为有道之士,自然会将道与兵法融汇贯通,成为能够率领千军万马的治世能臣。将黄老之学的道家思想运用到治国之略,则可以国泰民安;将其运用到选贤用能上,则可以亲贤远佞,朝廷内部安定有序;将其运用到个人的修为上,进则能兼济天下,退则能独善其身,这是秦观策论中一以贯之的黄老思想。在秦观的策论中还有很多体现道家思想的篇章,如在《朋党》上篇,秦观用《易》道解释朋党之间的关系,在《财用》上篇,用《易》中:“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解释了财政于国家建设与百姓生活的重要性等等,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了。
秦观的策论不仅内容上体现道家思想,艺术风格上也受着道家思想的影响,呈现出流畅洒脱、外柔内刚、阴阳相济的特色。 黄庭坚评价秦观的五十篇策论:“少游五十策,其言明且清。笔墨深关键,开阖见日星。陈友论斯文,如钟磬鼓笙。”(《晚泊长沙示秦处度湛范元实温用寄明略和父》)艺术水准之高,广受时人追捧。
秦观的策论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向统治者进言献策,这是儒家忠君爱国的思想内容。但是就行文风格而言,秦观的策论却表现出道家崇尚自然、行云流水的叙述风格。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自然”看作是“道”的最高标准,一切顺应自然,则万物归位,顺势而长。庄子云:“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强调了万物在自然规律之中发育生长,生生不息。“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①陈鼓应《老庄新论》,北京:商务印刷馆,2004年版,第292页。万事万物各自有各自的特色,是其自然本性,无需过多的干扰。汪应辰记吕本中评秦观策论:“尤可为后人楷模者,盖篇皆有首尾,无一字乱说。如人相见,接引、应对、汤茶之类,自有次序,不可或先或后也。”②秦观《淮海集笺注》,徐培均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00页。以《袁绍论》为例,作者首先摆明“天下之过,莫大于杀士”的中心论点,接下来举例论证了楚汉相争刘邦胜的原因在于用人,项羽失败的原因在于“有一范增而不能用”,从而论证了袁绍的兵败并非在于官渡之战,而是他杀了身边的谋士田丰,导致民心的疏远,身边仁臣的背离,论据论证简洁但又充实,有理有据有节地证明了杀士于君主的危害。这种论证方法符合人类接受某种观点的自然规律,流畅洒脱、自然呵成,颇有道家的行文习气。
先秦文献记载:“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老子继承了尚水思想,提出“上善若水”。陈鼓应在《老庄新论》中提到:“水在老子思想中固然重要,说它‘几于道’,但只是一个具象之物,用来比喻道性之柔与处卑不争。”①陈鼓应《老庄新论》,北京:商务印刷馆,2004年版,第111页。苏轼在《东坡易传》中进一步对水进行解释:“物之窒我者有尽,惟不以力争而以心通也。不以力争,故柔外。以心通,故刚中。”秦观的策论受“水”思想的影响,形成一种外柔内刚、外弱内强的整体风貌。首先,从整体上看,秦观策论的语言风格较委婉含蓄,这是自下而上进言献策的基本要求。在恭敬谦卑的态度下,秦观又能有力地展示自己的观点,不卑不亢,娓娓道来。这与他的叙述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安排有着重要的关系。秦观在行文过程中,善于先提出一种现象或观点,然后对这种现象或观点进行解释,接下来进行举例论证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层层推进,结构清晰严谨,以刚济柔。他的《国论》、《主术》、《边防》等五十篇策论几乎都是按照这样的结构行文的。其次,秦观策论大量使用典例,旁征博引,使得文章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据粗略统计秦观五十篇策论共引一千一百多条经史子集材料,可见其知识之渊博。如《治势》上篇,作者提出“御天下之术,必审天下之势”的观点,首先例证出汉代文帝、景帝之时,因国家遭遇吕氏祸乱,民不聊生,因此减除了很多刑罚,这是论证“御强势者必以宽”的观点;接下来又举孝武帝一例,证明宽久出乱“而强之弊实生于宽”。作者继续举唐肃宗“以刑名自喜”、“来归者戮于独柳之下”的例子,证明“御弱势者必以猛”的道理。又写唐代宗的崇宽政策,原谅受爵位于安禄山之臣,却猜忌立下军功的武将,导致“忠臣义士,切齿不平”,这正是“而弱之弊实生于猛”的现象。因此秦观认为在强弱相乘的时候,国家政策也应宽猛相代。而后又举何并以猛济宽的例子,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用典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得文章有着强烈的说服力,以强济弱。
秦观的五十篇策论篇幅都比较短小,语言精炼,言简义丰。这与他尚“略”的黄老思想相一致。前文已经提及,秦观赞成“黄老之学贵合而贱离”的精神,贵略贱详这种思想对其策论产生了影响。秦观策论篇幅短小,字数基本在六百到一千之间,没有多余的铺陈渲染,多用骈文句式,短小精炼。如他将人材分为四类:成材、奇材、散材、不材,将大臣分为政事之臣与议论之臣,将贡举官员分为三类:务华藻者、尚义理者、好为高世之论者,等等。语言简洁清晰,没有过多的藻饰,可见其高超的总结概括能力和对语言的把控能力。
秦观一生阅书无数,思想开阔,广泛接受各家思想的影响。他的五十篇策论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艺术风格上,都受着道家思想的熏陶,表现出以儒家思想为本体,充实以道家特色的风格特征,这是秦观策论经历千年而依旧被后人青睐的重要原因。
[1] 秦观.淮海集笺注[M].徐培均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 周义敢,程自信,周雷编著.秦观编年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3] 周义敢,周雷.秦观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 陈鼓应.老庄新论[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4
[5](宋)苏轼.东坡易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6] 程杰.关于秦观生平、思想的琐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
[7] 苏晶晶.秦观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儒释道思想[D].新疆师范大学,2013
[8] 冷成金.试论“三苏”蜀学的思想特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