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牛镇水文化现象初探
2017-03-08郭恒茂
郭恒茂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象、地形、地质特性差异很大,全国除沙漠、戈壁、极端干旱区和高寒高原山地外,大约2/3的国土面积存在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危害程度的洪水灾害[1]87。以黄河为例,自公元前602年(周定王5年)至1938年(民国27年,花园口扒口)的2540年中,决口泛滥的年份有543年,决溢次数达1590余次,重要的改道26次,曾经有6次大的河道迁徙,洪水灾害延续数千年[1]102。
一、铁牛镇水的理论渊源
(一)龙畏铁
在水患得不到根治又无法解释水患根源的情况下,信奉万物皆有灵的人们,最终将水患的发生归结于某种超自然的神灵,如水中之精、海中之怪等。而那些带领部落族众战胜水患的治水英雄,同样被赋予了神化色彩。
《淮南子·览冥训》记述了往古之时“水浩洋而不息”,女娲通过“炼五色石、断鳌足、杀黑龙、积芦灰”的方式,来补天和治水。作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当大洪水出现时,必然要带领部落族众向地势较高的岗坡处转移,而地势较高处往往是森林密布的地带,鸟兽出没频繁,民众难免会受到鸟兽,尤其是大型猛兽的侵扰。这时,女娲不仅要杀猛兽、鸷鸟,保护族众不受侵扰,还要对付水中的精和怪,洪水泛滥的始作俑者——鳌和黑龙,并以积芦灰的方式修筑堤防,疏导洪水,让人间恢复平静。
在古代,龙多被认为是统领水族之王,司雨之神,掌管兴云降雨。而鳌则被认为是龙之九子的老大,所谓“龙生九子,鳌占头”,他长着龙的头,龟的身,麒麟的尾,带有龙的属性。作为以农为本、靠天吃饭的传统中国社会,祭拜龙王,祈求风调雨顺自然也就成了各地普遍的风俗。一旦遭遇洪涝灾荒,便认为是龙王发怒,要降祸于人间。人们一方面通过各种祭拜仪式,祈盼龙颜悦色,少降洪灾于人间;另一方面,又想法克制龙的威严,束缚其手脚,使其不能祸害人间,由此便出现了水龙畏铁的说法。
依我国古代五方五色之说,东方木,色青;南方火,色红;西方金,色白;北方水,色黑;中央土,色黄。二十八星宿分四象,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以此推算,龙带有木性。而依据五行相生相克理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因此,带有木性之龙,畏惧克其之金。同时,金生水,掌管雨水之龙,同样忌惮金。
由于我国铜矿藏的储量和分布较之铁矿藏明显偏少,因而在古代更多时以铁代金。如明代吴承恩所著《西游记》中讲述的,孙悟空去东海龙宫借兵器,龙婆建议老龙王将“天河定底的神珍铁”送给他。老龙王认为,那“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深浅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而孙悟空拿到手时,“原来两头是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2]30~31当孙悟空拿走定海神铁时,龙宫翻江倒海,由此可见这块神铁起到的是定海神针的作用。
我国最早有确切记载的使用铁器镇水的时间,大致发生在南北朝时期。梁天监十三年(514年),梁朝在淮河上筑捻,想以淮水上壅的方式,淹北魏军淮南据点寿阳。由于浮山堰“成而复溃”,有人认为这是蛟龙作祟,因为“蛟龙能乘风雨破堰,其性恶铁”于是,“乃运东、西冶铁器数千万斤沉之。”[3]1780这件事也为后世修渠建堰提供了借鉴。唐宝应年间(762-763年),海州南的河道上“堰破水涸”,东海县令李知远负责修复,然而,反复四次,堰快要修成时便坍塌。随后,依照南梁修筑浮山堰时沉铁的做法,沉铁于其下。堰修好后,各方将原因归结为:“盖金铁味辛,辛能害目,蛟龙护其目,避之而去,故堰可成。”[4]186~187从现在的推测和理解来看,沉铁筑坝成功的原因是因为重达数千万斤的铁在河底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坝基,为上面筑捻提供了基础。但水龙畏铁的寓意,给后世铸造铁制镇水兽提供了材料选择,并伴着人们对铁器锻造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发扬光大。
(二)牛克水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5]271~272“东次二经之首,曰空桑之山,北临食水,东望沮吴,南望沙陵,西望涮愍泽。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虎文,其音如钦,其名曰軨軨,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水。”[5]101不管是夔还是軨軨,其状如牛,不仅能入水,而且鸣如雷,而打雷正是下雨的前兆,如雷的牛鸣被看作是呼风唤雨的迹象,这一点似乎与司雨之神的龙一样,同样具有掌控水的能力。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记载了李冰以自己女儿为饵至江神神祠,化身白腰猛牛与江神搏斗,在主簿帮助下杀死江神的故事。“江神随取童女二人为妇。冰自以其女为婚,往至神祠,劝神酒,杯但淡水。冰厉声责之,因忽不见。良久,有两仓牛斗于岸傍。其间,冰还,流汗,谓官属曰:“吾斗大极,不当相助耶?南面腰中正白者,我绶也。”主簿乃刺杀北面者,江神遂死。”江神是牛,李冰也化身为牛,以牛克牛,以牛克水。
传说大禹治水,因遇夔门高山阻挡,虽历时8年,仍未完成治水任务。天上的土星为大禹治水所感,变成勇猛的黄牛,冲开夔门,向前犁出700公里的峡谷,使治水顺利完成。此后,神牛眷恋三峡,便隐入江边的悬崖,靠在岩壁上,留下了一幅黄牛图。这就是三峡黄牛岩的来历。[6]以土星变身的牛,暗示牛象征土,土能克水,牛能克水。
《周易》说卦篇认为,“坤为牛”、“坤为地”“其于地也为黑。”[7]547~548意思是,坤卦是纯阴卦,象地,万物滋生于地。牛和地,都带有坤卦的属性,象征着厚实、无私,滋养万物。而水来土掩,土能克水,牛庞大、厚实的身躯,巨大的力气,也能够对洪水猛兽形成克制。现在黄河、漳河等大江大河的堤防上,仍然整齐堆积着一座座“土牛”。土牛用土堆积,呈梯形,因形似牛而得名。这些土牛大多分布在两列堤肩上,作为堤防出险时填垫水沟、堵塞浪窝的土源。而“其于地也为黑”,说明具有坤象的牛具有黑的特性,而黑色正是铁的颜色,于是,牛,尤其是铁牛,便成了重要险工、渡口、码头及桥梁处镇水之物的最好选择。
二、现存的典型铁牛
黄芝岗在其《中国的水神》一书中,曾将遍布中华大地的镇水铁(铜)牛作过总结:
安徽怀宁府的铁牛——江浒多水怪,初建城,冶铁镇之,凡五处,俱藏土中,微露牛背,时有喘声者,称为铁牛大将军。
湖南岳阳县的铁牛——铁牛在岳阳楼下,蹲踞西望而张其口,若有吞湖之意。
湖北江陵县沙市筲箕洼的铁牛——江神庙旁立铁兽,似牛一角,高丈许,为镇水之物。
江西九江县的铁牛——凡牛四,在县城东南镇江楼下,二入水中。
河南陕县的铁牛——牛在城北黄河中,首在河南,尾在河北,世传禹筑,以镇河患。
河南开封县的铁牛——铁牛高五尺,围八尺,铭列其背,明抚于谦筑,在县城东北镇河庙。
河南洛阳县的铁牛——牛当水街,在县东门外瀍桥上。
山西霍县的铜牛——铜牛在县城北门外河边,色泽若古,二目作金色。传为尉迟敬德筑。
陕西朝邑县的蒲津关的铁牛——铁牛在关东岸四,西岸三,唐开元时筑。
河北邯郸县渚河的铁牛——传赵王立桥于此,其下有铁柱,铁牛。今无水,桥亦湮没。
河北大名府的铁牛——牛在县城东门外,高六尺,长盈丈,传为某道人筑,内藏宝物,以避水患。
河北北平颐和园的铜牛——相传为镇湖物。[8]25~27
按照现代科学的解释,铁牛所谓的镇水功能自然是不存在的。然而,作为中华治水文化的产物,历代存留下的各式铁牛,不仅具有艺术观赏价值,更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现将现存的典型铁牛作一简单介绍。
(一)渡口铁牛
蒲津渡位于山西永济县,为黄河古渡口,历春秋、战国,经唐至元、明,为秦晋交通的要冲。蒲津桥始建于春秋时期鲁昭公元年(前541年)。唐开元六年(718年),作为联系长安与河东的枢纽,蒲州被置为中都。唐开元十二年(724年),为加强对河东地区及整个北方地区的统治,唐玄宗任命兵部尚书张说改木桩为铁牛,易笮索为铁链,冶铁结链为揽,熔铁铸牛做墩,用去17万多斤的生铁,倾国力对蒲津桥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在这里,铁牛不仅作为镇水之物,还具备了作为桥墩的实用功能。金元光元年(1222年),蒲津浮桥损毁,只剩下两岸的铁牛,渡口继续沿用。1991年,蒲津渡遗址完整出土被掩埋的唐代铁牛、铁人及其铁组件,四尊铁牛旁均有一铁铸高鼻深目胡人作牵引状,四牛四人形态各异,无一雷同。这是迄今发现的历史最早、体积最大、数量最多的铁牛群。
(二)黄河铁牛
黄河沿岸最著名的铁牛当属开封镇水铁牛。开封位于黄河下游,水患频发。明正统五年(1440年),河水上涨,侵迫堤防,于谦亲自组织民众抗洪,并将御赐蟒袍丢于河中堵水,表达誓死战胜洪水的决心。他率众修复被洪水冲毁的东、北、西三面护城堤,与南面大堤一起,连绵40余里,构成起护卫城防的一道屏障。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于谦命人筑造镇河铁犀,置于安运门(北门)外地护城堤上。当时铁犀安放在黄河岸边新建成的回龙庙中。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河决口,回龙庙被黄水荡平,铁犀深陷泥淖中。
清顺治年间,铁犀被重新挖出。康熙三十年(1691年),阎兴邦重修庙宇,改回龙庙为铁犀镇河庙。庙共三进,前院供奉河神金龙四大王,后院安放铁犀,面北向河。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在张湾决口,铁犀庙在洪水中化为废墟,但铁犀与阎兴邦所立两碑均保存下来。
(三)运河铁牛
自南宋以来,黄淮地区水患连连。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在阳武决口,夺淮持续达661年之久。淮河下游入海故道被淤垫,运河以西的低洼地区形成洪泽湖。每到夏秋水涨之时,黄淮并溢,洪泽湖泛滥,湖东各州县沦为泽国。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淮河再闹水灾。邵伯镇南更楼决堤,决口长180米,深13米,运河漕运被迫中断。康熙责令河道总督张鹏翮前往治理。张鹏翮派工匠用生铁铸造了9头铁牛,其中三头放在三河坝,其他六头分别放置于涟水东门外、高良涧、洪泽湖、高邮马棚湾、邵伯、瓜洲等易于溃决的险段。这些铁牛除用来镇水,还被用作水位测定的标识,通过水位上涨到动物脚、身、颈的位置,判断水患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张鹏翮又在扬州湾头壁虎坝放置了两只石雕壁虎,象征两把钳子夹住洪水蛟龙,使其驯服。此外,还在江都昭关坝嵇家闸石壁上放置了一只汉白玉雕成的雄鸡,意在提醒护坝人员时刻警惕。铁牛、壁虎和雄鸡便被合称为“九牛二虎一只鸡”。
三、铁牛镇水的文化启迪
(一)优美的传说故事
从《山海经》到《二十四史》,从大禹到张鹏翮,一篇篇优美的故事,一位位生动的人物,无不述说着一段段鲜活的历史。从定海神珍铁到蛟龙畏铁,从土星变黄牛到李冰化身为牛,从蒲津渡铁牛群到九牛二虎一只鸡,铁、牛或铁牛作为主人公或重要角色,起到了铲平水患、保障江河安澜的作用。铁牛镇水,丰富了神话史、治水史,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
(二)精良的铸造工艺
纵观已发现的镇水铁牛,其造型有水牛、黄牛,也有犀牛、牦牛等,大都比较写实。铁牛大都采用泥型法整体铸造,并根据需要铸成空心或实心。如需要起“地锚”作用的铁牛,大部分采用实心法,利用铁牛自身的重量发挥作用。有些只是作为图腾或象征的,就铸成空心的,既节省金属,又便于运输。在南宋的茶陵铁牛铸造时,专门用风磨铜铸成牛眼,镶嵌在亚共晶白口铸铁的牛身上,体现了精良的铸造工艺。[9]
(三)精美的铭文纪事
古人铸造铁牛时,牛身多铸铭文,表达祈求江河安澜、民众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如湖北荆江郝穴铁牛,其背上有篆文:“嶙嶙峋峋,与德贞纯,吐秘孕宝,守捍江滨,骇浪不作,怪族胥驯,系千秋万世兮,福我下民”,并有监铸官员、铭文书写及金火工题名的隶文。
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于谦为开封黄河镇水铁犀撰铭:“百炼玄金,熔为真液。变幻灵犀,雄威赫奕。镇厥堤防,波涛永息。安若泰山,固若磐石。水怪潜形,冯夷敛迹。城府坚完,民无垫溺。风顺雨调,男耕女织。四时顺序,百神效职。亿万闾阎,措之枕席。惟天之体,惟帝之力。亦尔有庸,传之无极。”祈求水怪遁形,江河安澜,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的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四)创新的中华智慧
在铸造、安置、打捞铁牛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智慧故事。明代冯梦龙在其《智囊全集》中介绍了宋代怀丙和尚借助河水浮力打捞铁牛的故事:“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河中府即蒲州,浮梁即蒲津桥。宋代怀丙和尚借助河水浮力,成功打捞起了重达数万斤的铁牛。这个故事与三国时期曹冲称象的故事简直如出一辙,充分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掌握和利用。
总之,镇水铁牛是中华先民在长期治水实践中的产物,是研究中华传统治水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中华传统治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散布于中华大地的各式镇水铁牛,对于研究各地桥梁交通、河道治理、水系变迁以及冶铸技术等,对于挖掘传统治水历史,丰富治水文化内涵,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 钱正英.中国水利[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2] (明)吴承恩.西游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3]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全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 (唐)封演.封氏见闻记[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5] 袁珂.山海经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6] 樊哲理.科学治水话铁牛[J].百科知识,2009,(19):58~59
[7] (战国)孟子等.四书五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9
[8] 黄芝岗.中国的水神[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9] 王福淳.古代大铁牛[J].铸造设备研究,2007,(2):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