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流行语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路径分析

2017-03-08周菊菊杨晓龙

关键词:流行语思政语言

周菊菊,杨晓龙

(1.广东科技学院 思政部,广东 东莞 523083;2.湖北经济学院 会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网络流行语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路径分析

周菊菊1,杨晓龙2

(1.广东科技学院 思政部,广东 东莞 523083;2.湖北经济学院 会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流行语以其特有的语言简洁化、幽默诙谐性、短期时效性、明扬暗抑性及草根主体性等特点深受广大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它的产生与流行给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促使我们产生诸多启迪与思考。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提升广大学生群体的分析认知能力、发挥正能量的引导示范作用、搭建多维管理平台来强化网络流行语的正面引导效应,改进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路径。

网络流行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路径

“互联网+”时代,网络不仅引领着科技,更主导着个体、组织及社会。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总量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其中手机网民6.95亿,年龄分布上以10~39岁为主,占整体的73.7%;其中20~29岁网民占比最高,达30.3%;职业上以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25.0%[1]。从数据显示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世界享有主体性地位,他们既是网络资源的最大享用者同时也是网络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广泛传播者。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流行语以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本文正是基于此来分析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影响,并尝试探寻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改进路径。

一、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及其特点

网络流行语,是伴随网络的发展产生的,不同于常规语言表达的一种崭新的语言组织形式。它指的是一定时段内主要在网络领域被网民自发使用的、最活跃的、具有发酵功能和特殊意义的并往往对社会现实产生影响的语言符号[2]。它打破了传统文字语言表达的常规性,通过表情、字母、符号等多样形式的耦合,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不局限在网络环境,更发展为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感染力和传播性的语言时尚,更在潜移默化地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土壤

1.技术支撑——互联网的普及与自媒体技术创新

网络流行语因网络而兴起,互联网的普及和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网络流行语提供了基础的技术支撑。“4G”网络的普及、无线网的广覆盖、手机端APP的开发与应用,一方面使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遭遇革新危机,另一方面促使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不断涌现。新旧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使信息传播呈现出实时性、动态化、互动性的特点,广大网民既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使用者;大众的感知体验、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剧烈变革。

2.文化投射——青年亚文化的表现方式

网络流行语的创造主体是广大青年,它的产生与流行深受青年亚文化的影响。青年亚文化所映衬的是成人与青年、父辈与子辈代际间的矛盾和张力关系。这种关系所投射出的青春期的冲动、焦虑、迷茫是青年亚文化一以贯之的共同本质,不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怎样统一和强大,这类青年亚文化多多少少总会以某些方式表达出来[3]。网络流行语即为这样的特定表达方式。我国现在所处的社会转型和矛盾凸显期,如“鸭梨山大”、“臣妾做不到啊”、“蓝瘦香菇”等网络语言的流行反映的就是青年在面对压力,心中焦虑、不知所措等情绪的综合体现。

3.话语释放——言论自由与情绪表达

作为网络时代的新鲜产物,网络流行语有着区别于传统主流话语的诸多特性。主流话语概述事件本身,网络流行语侧重于表达内在情绪;主流话语重于客观,传播模式为单向维度;网络流行语重于主观,传播模式为双向维度。两者的强烈反差恰好构成了话语权上“优势互补”,无形中促使主流话语权与大众话语权实现有机融合,使大众的话语权得到更多释放,使言论自由得到空间延伸,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二)网络流行语的显著特点

1.语言简洁化

社会化媒体如微信、微博等,由于信息接受者碎片化、零散化的阅读特点,客观上要求信息内容在短时间内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因此就迫使网民们竭尽全力提高信息传输效率,语言符号的简洁化是行之有效的直接选择。“喜大普奔”、“不明觉厉”、“人艰不拆”、“累感不爱”等热门词语引起网民共鸣,在网民群体中风靡一时。与正统的主流语言相比,这些经过凝练概括的缩略词,实现了以最少的语言传递最大的信息量,客观上导致了语言传达过程的简洁化,更造成了信息传达过程的高度碎片化倾向。

2.幽默诙谐性

CNNIC第39次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网民的年龄结构以10-39岁的青年人为主,这部分网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文化与娱乐方面。加上网络的虚拟性、、便捷性、随意性等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促使网络空间存在着“娱乐至死”的网络生态。“打酱油”、“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等都体现出网络流行语幽默诙谐的特性。

3.短期时效性

网络流行语,反映的是特定时期的社会热点问题或揭露大众的某种心态。而随着社会热点的不断涌现,一些来自于社会热点事件的网络流行语,就会被新的流行语所取代。以新代旧,循环如是。从2010年的“我爸是李刚”到2011年的“坑爹”;从2013年的“摊上大事儿了”到2017年春节间的“过了一个假年”等,皆是如此。

4.明扬暗抑性

表面上形形色色的网络流行语,实际上暗含了公众的复杂、难以言表的情绪。“也是醉了”一语,反映的对奇葩行为一种无奈;“任性”表达的是对有钱人高调风格的讽刺;“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映射的是社会集体拜金的现象;“高富帅”、“白富美”与“矮穷挫”、“屌丝”的鲜明对比,更是对社会财富分布不均、贫富分化严重现象赤裸裸嘲讽与抨击。

5.草根主体性

“草根(grassroots)”一词源于美国19世纪的淘金年代。改革开放后引入中国,意为“大多数”,在社会学语境中指的是广大底层民众。网络流行语,不管是一般网络幽默语言,还是基于公共事件所创造的流行语言,都体现出草根阶层的话语权,带有明显的草根色彩。

二、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渠道扩展——洞悉学生的思想特性

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与生产者集中在青少年群体。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新一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自我管理水平更高,对新鲜事物也具备更强的敏感性与接收能力,勇于尝试新事物。社会化媒体背景下,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多元价值观的冲击、通迅技术的方便快捷,必然会对他们的生活、学习甚至思维方式都产生深刻变革与影响。通过分析他们流行语的应用情景、高频热词、互动次数等,可以从思想、行为等多维度加深对他们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加强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2.窗口效应——透视社会现实生活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曾指出,任何时候语言都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而存在。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发展更不能与现实社会生活割裂开来。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以某一社会事件或某一社会问题为导火索,而引发了网络流行语。“白富美”、“高富帅”、“屌丝”等映衬的是个体之间的经济鸿沟,深刻揭露当下中国贫富分化严重的社会现实;“我爸是李刚”、“范跑跑”等事件,体现的是我国当下精神文明建设存在不足,思想建设存在短板的问题。

3.调节互补——提升课堂教学时效

主流的思政课话语体系以官方的规范语言为主导,语言的表述注重严谨性、权威性、客观性。这种叙述方式在“师-师”沟通中不存在较多障碍,但是在“师-生”的交流中却容易产生隔阂与距离,因为“生-生”间的日常交流以口语化交流为主导。网络流行语作为青年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如果能在思政课堂上灵活地加以使用,能发挥调节互补效应,在增强教学亲和力烦人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时效。

(二)消极影响

1.较强的侵蚀作用

网络信息海洋的内容杂乱无章、参差不齐,而大学生又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流行语的过多使用对于青年学生三观的塑造、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加之一些腐蚀性较强的西方思潮的鼓动和所谓的普世价值观的宣传,对青年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皆具有潜移默化的侵蚀作用。

2.语言规范意识的淡化

网络流行语往往采取谐音方式或首字母代替的方式来遣词造句,例如将“这样子”写成“酱紫”、将“怎么办”写成“肿么办”,用“word”表示“我的”等。从语言形式角度来看,是一种非常不规范的话语体系,长期过度使用会给汉字的规范使用和词语的正确搭配带来混乱。

3.话语体系的错位

网络流行语与传统的思政话语体系间存在较大差别,具有碎片化、口语化、简洁性的特点,而正统的思政用语则强调严肃性、规范性及叙事性等特点,这些差异无形中导致了思政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存在话语体系的矛盾,造成一种错位状态,不利于教学内容的讲解和传授。

三、网络流行语视阈下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路径分析

网络流行语是一把双刃剑,在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善加利用、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它的积极效应,减少乃至避免其对青年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合理引导,提升学生群体的分析认知能力

语言反映的是社会现象。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虽不尽相同,但从本质上而言,无不映射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所呈现的社会问题。如“我爸是李刚”、“范跑跑”、“元芳,你怎么看”等。作为高校思政教师,我们要善于分析、合理引导,揭示出流行语背后所包含的社会问题,帮助大学生提高他们理解公共问题、剖析公共事件的能力,培养他们视野的高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二)善加利用,发挥正能量的引导示范作用

网络流行语源于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特殊事件,或是在青年群体中某种心理特质所引起的共鸣。这些公共事件或共同心理有正面与负面之分,而由此产生的语言对大众的影响同样也不尽相同。像“给力”、“喜大普奔”、“666”等充满影响力与号召力的词汇,可以用来在高校思政课堂上鼓励、肯定学生,不仅能发挥鼓舞人心的作用,更在无形中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同时,有效避免负能量对青年学生的消极影响也至关重要,比如“神马都是浮云”、“宁在宝马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顶你个肺”等等。

(三)资源整合,搭建多维管理平台

“互联网+”时代,校园网承载着为高校思政教学提供广阔潜在空间的历史使命。各高校应增强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力度,积极开发、维护开发符合学生特点、具有正面引导效应的信息传播平台,引导青年自主参与校园网络文化的塑造与规范。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养成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思想引导至关重要。高校教师一方面要善用中华民族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另一方面要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引导,发挥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

[1][4]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121jk.cn/news/redianzhuanti/show53983.html.

[2]王仕勇.网络流行语概念及特征辨析[J].探索,2014,(4):186-192.

[3]马中红.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J].文艺研究,2010,(12):104-112.

猜你喜欢

流行语思政语言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语言是刀
大学流行语考察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巧借 流行语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