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看农民工进城落户的意愿
——基于武汉市的调研

2017-03-08尹锐锐郑美琪朱晓航

关键词:显性落户武汉市

尹锐锐,郑美琪,张 川,付 琳,周 静,朱晓航

(湖北经济学院 经济与环境资源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从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看农民工进城落户的意愿
——基于武汉市的调研

尹锐锐,郑美琪,张 川,付 琳,周 静,朱晓航

(湖北经济学院 经济与环境资源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本文基于对武汉市的调研,研究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对农民工进城落户的影响。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农民工尤其是异地城镇化的农民工对落户武汉市的意愿并不强烈。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现行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农民工落户城市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太高。我国应放宽农民工进城落户政策,从就业、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逐渐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降低农民工进城落户的成本。

农民工;进城落户;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我国从农村进入城镇的农民工越来越多。为了从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的角度了解农民工进城落户的意愿,我们于2016年暑期对在武汉市务工的农民工进行了为期15天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发放450份,收回有效问卷300份。调研结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本来我们以为农民工都愿意进城落户,但问卷的结果却是大多数农民工只愿意进城打工,不愿意在城镇落户。

一、农民工进城打工的基本情况

此次问卷,男性农民工占53%,女性约占38%,男多于女;主要年龄段以20岁到50岁为主;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达到70%;就地城镇化的农民工约占26%,异地城镇化的农民工约占65%,不同城镇间漂移的农民工约占9%,异地城镇化的农民工是城镇化的主力军。

从农民工从事的职业看,武汉市农民工主要从事的是社会服务业、建筑装修业,一代农民工多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多从事工作时间较长的制造业,比如建筑工地上基本都是一代农民工,二代农民工基本没有;二代农民工集中分布于商业、服务业人员等。

从农民工选择进城打工的原因看,主要是城市人均收入水平高于农村。湖北省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051.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843.9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28∶1,而同期武汉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6436元,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为3.07∶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6年,湖北全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扩大为2.31∶1,武汉市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扩大为3.12∶1。农民工选择到武汉打工比在省内其他城镇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这也是武汉市多年来人口净流入和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

从我们的调研来看,第一代农民工在农村除了种地,一般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且农忙有季节性,很多时候劳动力在家里闲置,他们外出的动因比较简单,主要是赚钱以补贴家用,哪里赚钱多,就往哪里跑。没钱可赚就回农村种地,对在城乡之间候鸟式流动没有多少心理障碍。而第二代或新生代农民工则不同,他们对外出打工有着更多的期望,对农村的依恋更少。从农民工就业的平均收入看,普通人员一个月收入一般都在3000元以上,如果自己开店,去掉物业费、房屋租赁费等开支,一个月的收入也比在农村强。

二、大多数农民工不愿意落户武汉的原因

从现阶段看,由于城乡居民人均可配收入的差距,农民们还是愿意选择进城打工,但大多数人并不想在城市落户,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城市对农民工的排斥力导致农民工落户城市的成本太高;二是农村福利的提升与人均生活成本低于城市对农民工的回拉力。

(一)城市对农民工的排斥力——农民工落户城市的成本太高

城市对农民工的排斥力,主要体现在现行二元体制下城市对农民工进城的各种歧视性限制。从显性成本看,主要有住房因素、子女受教育因素、医疗保险因素等;从隐性成本看,主要是农民工如何处理想家和受歧视时所发生的各种成本。

1.大多数农民工收入供不起购房成本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都没有为进城农民工提供相应的廉租房或公租房。我们所调查的第一代农民工多是在工地上住集体宿舍,居住环境比较恶劣;第二代农民工主要在城市租房,这与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从事的职业和收入是分不开的。但总体来看,大部分农民工在城市居住的地方都是面积狭小、条件艰苦;只能租房,不能买房;极少数可以买得起房的,遇到限购也只能望房兴叹。

从武汉市房价看,过去十年间,武汉市所有片区的房价至少都翻了一倍,即使是三环外的四新,房价也已经破了9000元/平米,而在我们调查的300份数据中,农民工的平均薪资水平不高,基本属于廉价的劳动力,年龄在40以上的第一代农民工占比为38%,他们的职业主要是工地上的力工和技工,年收入大多在四万到六万之间。年龄在40岁以下的第二代农民工占比为55%,他们的工作绝大多数都是超市销售人员,餐饮业的销售人员,工资基本在四万到八万之间。无论是一代农民工还是二代农民工,以他们现在的收入很难在武汉购买商品房,即使可以购房,也很难买得起可以符合落户武汉市条件的商品房。

2.大多数农民工收入供不起子女的教育成本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包括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武汉市的公办幼儿园对农民工是不开放的,私立幼儿园的费用也不便宜,一个月包括伙食费的费用至少在1500元千以上。小学和初中九年义务教育虽然可以部分对农民工开放,但必须缴纳一笔额外的借读费等。农民工子女虽然可以缴纳一定的费用按照一定的分数进入武汉市的高中教育,但高考仍然还必须回原户口所在地才地参加高考。在初等教育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城乡一体化的情况下,大量的农民工子女在武汉市接受教育是很困难的。

从我们的调查问卷看,117个第一代农民工的子女基本都已经处于工作阶段,只有11个正处于大学阶段,2个处于高中阶段;183个第二代农民工,只有39个是在武汉市接受教育,且全部都是就地城镇化的农民工。同时,所调查的大多数二代农民工反映说他们来武汉工作不愿意带孩子,而更愿意让孩子在老家上学,一是因为工作照看孩子比较麻烦,二是相对而言,孩子在这边读书的费用太高。这说明农民工虽然在城市打工,但是基本上都不会把孩子带到武汉上学,城乡隔绝的二元教育体系和高昂的额外教育费用制约了农民工子女可以享受武汉市优质的教育资源。

3.大多数农民工收入供不起医疗成本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还难以做到随人跨省结算,农村医疗保障相对而言不仅比城镇低,且更难异地结算,农民工在城里生病的报销结算难度很大。

从问卷调查得知,农民工的户口所在地都实施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所调查的一代农民工都买了农村医疗保险,费用支出都是一个人每年120元。当地报销比例都在70%左右,异地报销比例只有30%左右。所以大多数一代农民工在生重病的时候都会选择回老家看病,一是老家的报销比例较高,二是武汉市的医疗费用较农村高,回家治病拿药更便宜,除非是老家难以治愈的。

4.大多数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隐性成本高

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不仅面临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方面的显性成本支出,还面临着在这三个方面的大量隐性成本支出。住房限购以及买不起房,导致大多数农民工只能住在工棚、工厂宿命、城郊结合部的农民住房或市内合租房甚至胶囊房中,住宿条件、生活环境、治安状况等难如人意。子女教育受农民工打工的季节性流动与不稳定性和城市公立教育服务主要只提供给当地市民的限制,导致大多数农民工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困难重重、顾虑多多。医疗保障水平低以及跨区报销的诸多限制,导致大多数农民工经常小病扛着、小病拖成大病等只能无奈扛着的身体病痛和疾患等。

除此之外,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隐性成本还表现在农民工夫妻的两地分居、对父母及子女的担心思念、日常娱乐单调等方面。问卷显示,农民工一个人出来打工的比例为66%,一家人出来打工的为21%,夫妻俩出来打工的为5%,就地城镇化的农民工住在自己的房子的每天都回家,异地城镇化的农民工按距离远近选择回家次数,非本市的农民工基本上每月都会回去一次,不属湖北省的基本上能保证每年回去一次。50%的农民工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休息的时间很少,21%的一代农民工不上班的时候会选择打牌打麻将,12%的二代农民工不上班的时候会选择聚餐。80%的农民工不抽烟,不喝酒,4%的农民工烟酒开销低于200元,6%的农民工烟酒开销在200~400元,7%的农民工烟酒开销400~600元,3%的农民工烟酒开销超过600元。

(二)农村对农民工的回拉力——农村福利的提升与人均生活成本低于城市

近年来由于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发展的强力支持,内容涉及惠农资金、土地制度、农产品补贴、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教育、计划生育等多领域,农民的福利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城乡统筹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后,农民作为集体成员,不仅拥有农地流转出租的权利、宅基地的使用权、还拥有集体资产的分红权,靠近城郊的不少地方的农民在农村土地不断升值的情况下,根本就不愿意将农村户口转入城市,武汉市郊的农村户口甚至比城市户口还吃香,城里想将户口落到武汉市郊农村的人多得很,无非就是想在农村找块地,然后等着升值或拆迁。所有这些都表明,农村的福利水平和土地的潜在升值空间,导致农民不会轻易放弃农村户口,农村户口的含金量已大大提升。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武汉市乃至全国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低于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

农村对农民工的回拉力还表现在农村的人均生活成本要低于城市。农民工在家种农,粮食和蔬菜基本不用花钱,不像到了城里,什么都得买,什么都得花钱。自己种的粮食、蔬菜也不担心质量安全问题,生活更为懒散悠闲,不像在城里打工那么紧张,甚至担心工钱拿不回来,隐性成本也较低。

三、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一)主要结论

结论1:第一代农民工群体到城市务工多年,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成功跳出“农门”逐渐同化为城里人,他们大多数从事苦力劳动,在城市没有归属感,未来返回农村的可能性更大。第二代农民工他们受教育水平较高、适应能力强,完全能融入城市的工作、生活,但是高昂的落户成本阻止了他们在武汉落户。

结论2:尽管不同代际的农民工就业、返乡意愿、落户意愿均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讲,当前阶段城市和农村两边都对农民工群体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农民工既希望能在城市定居,又不愿意放弃含金量不断提升的农村户口,这种两头兼顾的“候鸟式”就业模式给农民工带来了很大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同时也延缓了国家的城镇化进程。

结论3:农民工愿意城打工和不愿意落户城市是综合考虑收益成本等各方面因素权衡利弊后最终做出的理性选择。

(二)政策启示

第一,放宽农民工进城落户政策。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我国城乡分隔的二元政策阻碍了农民进城落户,也妨碍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为此应从就业、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逐渐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降低农民工进城落户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第二,放宽大城市对穷民工的进城限制。越是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大的城市,农民工进城打工的就越多,越是大城市,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就越大。为此应放松大城市对农民工进城打工的限制,鼓励农民工更多的异地城镇化而不是就地城镇化。

第三,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城乡统筹延伸公共服务,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充分发挥新农村对农民工进城打工的“稳定器”和“蓄水池”作用,为农民工解决好最后的退路。

[1]冯俏彬.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估算、分摊与筹措[J].经济研究参考,2014,(8).

[2]单菁菁.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及其分担机制研究[J].学海,2015,(1).

[3]何姿.长春市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与收益研究[D].吉林大学,2016.

[4]梅建明.进城农民的“农民市民化”意愿考察——对武汉市782名进城务工农民的调查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6).

[5]杨萍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

[6]卢小君,向军.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调研世界,2013,(11).

[7]张龙.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调研世界,2014,(9).

(指导老师:高洁)

猜你喜欢

显性落户武汉市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抢人大战”待升级——“落户式抢人”或许不灵了
山农大未来农业研究院落户西海岸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海口出台积分落户新政打通保障房商品房转换通道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家族发作性睡病伴性染色体显性遗传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