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现状分析与思考
——以安徽省高校为例
2017-03-08杨浩智胡瑞瑞
杨浩智,胡瑞瑞,许 鹤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现状分析与思考
——以安徽省高校为例
杨浩智,胡瑞瑞,许 鹤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伴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思想与文化也处在了多元化的新时期。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客观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促使大学生积极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成为了新时期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十分紧迫的话题。通过对安徽省多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了解并分析了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及原因,并对如何提高和改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继承和发展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认知;现状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儿女的精神皈依,是民族身份的认同,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积淀起来的、传承下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1]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以政为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信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2]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情结和爱国情怀,是历史的使命,是时代的召唤,更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并结合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就如何增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完善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相关对策。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选取了安徽省部分本、专科院校大一到大四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尽量涵盖到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共发出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17份,回收率约为79.25%,其中有效问卷为314份,有效回收率达99.05%。
在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上,女生所占为65.51%,男生所占为34.49%;在学历方面,本科生所占比例为87.62%,本科以上所占比例为7.94%,本科以下所占比例为4.44%;在专业方面,文科类占有66.77%,理科类占有18.99%,工科类占有8.86%,农科类占有1.27%,艺术类占有4.11%。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围绕两方面内容进行展开,一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主要包括大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渠道以及认知态度等;二是高校在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做法,如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课程开设、活动开展等。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并辅以个别访谈的方式,使调查对象更具有代表性,调查内容更加集中,所得结论更加准确,以深入了解、全面把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源远流长,但在新时期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和普及程度如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仅有 9.18%的同学对中国传统文化 “非常了解”,有34.49%的同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也有53.48%的同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略知一二”,还有2.85%的同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不了解”。
在“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哪些方式”的问题中,有75.39%的同学选择了“学校教育”,有46.37%的同学选择了“长辈讲述”,也有 69.72%的同学选择“网络媒体”,还有79.18%的同学选择了 “书刊阅读”,仅有14.83%的同学选择“其他”。可见,学校教育、书刊阅读是大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而新兴网络媒体则为新时期大学生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和路径。
关于“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一项调查中,有63.92%的同学觉得“很喜欢,应发扬光大”,有25.63%的同学选择“想要接触,但缺少机会”,还有9.18%觉得“不感兴趣,但应该了解”,仅有1.27%的同学选择了 “不愿了解,不如做点别的实际的事”。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还是积极向上的,认为应该将其传承发扬光大。
在 “认为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作用”一项调查中,有42.41%的同学选择了 “有积极作用”,有56.33%的同学选择“辩证看待”,仅有 0.63%的同学选择 “有消极作用”,还有0.63%的同学选择“可有可无”。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看法渐趋冷静客观,既能看到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又能辩证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传承所遇到的新问题、新形势。
在“更喜欢参加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活动还是民族传统节日活动”这项调查中,有52.7%的同学选择“喜欢传统节日,有民族特色”,有30.16%的同学选择 “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有12.7%的同学选择“喜欢传统节日,无具体原因”,也有4.13%的同学选择“喜欢西方节日,气氛浓厚”,仅有0.32%的同学选择“喜欢西方节日,无具体原因”。可见,民族的传统的元素在新时期大学生群体中还是颇受欢迎,这为做好新时期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职能的应有之义,高校的宣传教育也是大学生获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在“您所在的高校对中国传统文化宣传推广如何”一项调查中,有24.76%的同学选择“比较好”,有49.21%的同学选择“一般”,仅有12.06%的同学选择 “很好”,还有13.97%的同学选择“差”。可见在高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具体的工作要做。
在“您所在的高校是否开设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项调查中,有 37.97%的同学选择“有”,还有37.97%的同学选择“有但不多”,仅有24.05%的同学选择“没有”。说明高校课程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入,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覆盖面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三、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影响因素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较为客观冷静的认知,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学校方面的原因,还有社会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大学生自身认知的欠缺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了解的渠道变得多样化,不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还可以通过新媒体、书籍以及长辈讲述等多种方式途径来了解传统文化。但通过以上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仍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不能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价值和现实意义等,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只是略知一二,而无法做到深入了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导致部分大学生不愿去了解、接受、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甚至出现严重的抵抗情绪和态度。这种境况,不仅阻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传承,还阻碍了大学生个人自身的发展,成为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认知、文化认知及价值判断等方面的潜在危机。
(二)高校宣传教育的不足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多得的优势,但调研发现,高校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还不够深入与全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学校不够重视。高校作为市场办学的主体,在市场竞争下,往往更加关注各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以及相关的考研、考公、考编等可以量化的显性指标,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成人成才教育之间的必然联系,导致了传统文化课程设置滞后。其次是教师缺乏责任。“教师不仅肩负着教书育人,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责任,每个教师都还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3]但是调查显示,部分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这一职责,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自己专业教学以外的课题上,导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不尽理想。最后是校园文化建设滞后。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但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关涉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生社团组建不力,相关主题的学术讲座与活动也比较缺乏,不利于校园文化氛围的活跃,也限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三)西方流行文化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交流日益频繁,文化的交流也日益加深,随着中国文化的走出去,西方文化的走进来,两种文化不断碰撞、交融,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越来越复杂,甚至于有将传统文化边缘化的趋势和倾向。尤其是部分青年大学生,曾一度陷入对本民族文化的迷茫与困惑之中,徘徊、游离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对比、选择与取舍中,在这样的文化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很难认识和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深刻内涵和精髓,也难以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个人塑造的巨大意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不重视,就会导致难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很好的传承,也会间接地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4]
四、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改进策略
增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是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转变认知态度,增强认知主动性和积极性,还需要相关部门、学校以及家庭等各方力量共同努力,积极联动。
(一)青少年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明天,需要自觉加强民族意识,提高价值判断的能力,正确合理、科学全面地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主动担负起弘扬、发展和创新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大学生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民族意识,积极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才能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还要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面对西方流行文化的冲击,大学生要以理智成熟的心态来对待,不跟风不盲从,既不能全盘否定、一概漠视,也不能盲目追逐、以此为荣,而应该以历史辩证的眼光看待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对待社会上流行文化的传播,以务实谨慎的精神接受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度和认知水平。
(二)相关部门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策划者、组织者,应多渠道宣传和扶持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时代主流文化。文化部门可以优选一些有代表性、先进性的优秀文化作品流入市场,通过影视、报刊、书籍、杂志、网络等渠道进行多方面、全方位宣传,让传统文化的精华真正为国人所熏陶、感染,让民族的精神真正能长期传承下来,逐渐形成浓郁的、健康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认知环境,这是改进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前提。国家教育部门需要建立健全传统文化教育机制,“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才能最终保证教育的实效性”[5],才能更好地促使高校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真正实现。
(三)高校需要严格贯彻落实党的领导方针,认真履行高校职能,“更新观念,积极引导,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6],并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淡化专业差异,举办相关的知识讲座,拓宽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视野,积极建设校园文化,开展一些相关的传统文化活动,成立一些专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校社团,从而方便大学生在专业课之余交流、学习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认知。
(四)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还离不开家庭的参与,离不开家庭的早期教育和正确引导。家庭是社会组织中的最基本单位,大学生对于社会问题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成员的影响和熏陶,因此,家长应积极做好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老师,让大学生从小培养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树立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兴趣,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主动关注、积极摄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精髓,真正做好学思结合、学以致用。
[1]陈元九.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J].怀化学院学报,2009.
[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3][4]张亚男.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驻青高校为例.硕士学位论文[D].青岛科技大学,2016.
[5]朱萌、张立成.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6]黄高锋.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0,(3).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文化自信与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调查研究——以安徽省为例”(201610371002)、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2016CX081)、阜阳师范学院2017年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杨浩智(1995-),男,云南曲靖人,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2014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化;胡瑞瑞(1995-),女,安徽金寨人,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2014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化;许鹤(1983-),女,安徽涡阳人,阜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