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逻辑探析

2017-03-08汪慧英

关键词:文明生态思想

汪慧英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公共课部,湖南 益阳 413000)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逻辑探析

汪慧英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公共课部,湖南 益阳 413000)

当前全球化的生态危机引起了人类的深层反思,开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势在必行。梳理我国生态文明的理论逻辑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经典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生态文明观、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观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生态文明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是非感,增强生态忧患意识,树立生态责任意识,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发挥大学生的辐射作用推动全体社会民众按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在当前生态危机全球化的严峻形势下开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大势所趋。剖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逻辑对于激发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历史根据

中国古代哲学中传统的生态文明思想,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同生共荣的思想与理念。中国古代先圣们倡导的“天人合一”、“万物平等”、“仁民爱物”思想博大精深,是我们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渊源。

(一)《周易》中的生态文明观

《周易》认为:“天地存则人存,天地灭则人灭”,说明了天地和人类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它是一种唇亡齿寒的关系,所以我们要把整个宇宙万物和自己的生存状态联系在一起。《周易》里把人类社会看作是由三种本原性力量即天、地、人支配的,三者统一起来世界结构才是和谐的。我们习惯于将“人”狭义定义为君子,在《周易·系辞》中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要做一个可与天地相交映的君子。在《周易》看来,对人的行为进行指导,让人的生命活动“顺性命之理”,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周易·乾·文言》中“与天地合其德”,指出了人自觉主动地顺应天地之道,促进自然生态的和谐。《周易》的生态文明思想充满和洋溢着对自然万物的亲和感和家园感、对天地造化的敬畏之情,为号召大学生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提供了依据。

(二)儒家的生态文明观

儒家的生态文明观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特别提倡仁民爱物、重视礼义、天地万物整体性的生态文明思想。孔子曾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我们要热爱自然,与自然亲近,与自然和谐相处。又如:“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我们只钓鱼但不去网鱼,我们只射飞鸟,但不射栖息在巢中的鸟。孔子对自然资源有一种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的仁爱情怀。孟子 “仁民而爱物”的生态思想,我们要亲近自己的亲人,对百姓以仁爱,最终要爱物即要爱惜天下的万物,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关系,保护人类自身。荀子强调统治者以礼治理天下,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人与万物从天地化生,因此,“礼”不仅要尊奉先辈、尊重君主和老师,而且应“上事天,下事地”,这样能够使“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体现了儒家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相应地,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号召大学生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要有仁爱之心,要尊重自然规律,要将人类纳入完整有机的自然——社会生态系统整体中考察。

(三)道家的生态文明观

道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老子、庄子。老子哲学体系的一个起点是“道”,“道”作为宇宙本原的一个东西,它的实质是在彰显一种生态法则和一种自然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描述了一个自然界变化发展的历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与万物是同等的,是面对面的,自然是一张有秩序的网,人类必须更好地编织这张大网。因此,“道”在不断地形成着宇宙和天地万物,在维系着整个宇宙的运转以及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状态,是一种和谐的自然规律的彰显。庄子提出齐物论的生态文明观,即万物平等。他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应该把万物当做自己的兄弟姐妹,我们和其他物种是平等的,要自觉保护其他物种。庄子还指出人与万物是相互依存的,说“圣人处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这个意思是我们和万物相处的过程当中,不去损伤万物,才可能真正地做到圣人,正因为我们的无所伤害,所以人才能与自然相送和相迎。庄子说:“物顺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指出了万物的发展变化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进行,社会就可以呈现一种繁荣昌盛的状态。

综上所述,首先,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态文明观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有助于唤醒大学生的生态潜意识。在《周易》里天、地、人三者统一,三才同德;在儒家里具有仁者爱人、天地与万物为一体的伦理博大情怀;在道家里坚持无为而治和道法自然。这些思想表明保护自然环境不仅是为了获得持续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要让人们自觉地、积极地树立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次,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态文明观可以深化人们敬畏生命。天地是人的父母,还要知天命、知天畏天,号召大学生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第三,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态文明观可以引导大学生进行一种可持续性的消费,有利于控制现在物欲横流的消费理念。从古代生态文明观中进行自我觉悟、道德修养、自我调适,从而实现追求一种和谐的、可持续性的、有节制的消费。今天的生态文明教育是倡导建立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构筑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社会,这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生态文明观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可以说,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历史根据。

二、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指导

中国古代先圣们一直用不同的方式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和“如何对待自然”,然而,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人的能力的局限,没有给以科学、系统而现实的回答。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观,经典马克思主义系统地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形成了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生态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核心阐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因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活在自然界中,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活。马克思指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还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2]可见,人类需要不断地获取来自自然界的生存必需品,才能生活下来。这就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又指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中介是劳动,通过人的物质性生产劳动将人与自然之间社会性地组织起来并展开日益复杂的历史关系,即形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相辅相成的整体性关系。“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类对立,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如果人从自然中无节制的索取,就会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例如我们现在的生态破坏,导致雾霾天气、森林面积减小、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受损、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等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在马克思看来,我们现在的自然界是“人化的自然界”,这个“人化的自然界”就是通过人劳动改造的产物,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时应处理好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在改造自然时,应该“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3]。由此可见,人类与自然打交道时,人类不仅可以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且人类应该尽可能超越自己的利益(尤其是当前利益),将视野放宽到更广阔的自然界,尊重自然,而绝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必须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尤其是面临日趋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的当代社会,人类更应承担起人与自然协调统一、共同发展的重任。恩格斯最著名的“自然的报复”那段话:“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4]这就要求人类在获取生活必需品的同时,要保护自然,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平衡,尊重社会发展和自然规律,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要树立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生死相依的生态思想,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也就是说,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技术发展模式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因此,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乃至技术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是最终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解决生态危机、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即通过在现实条件下彻底消除人对人的压迫和奴役,消除产生人与自然矛盾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不断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共产主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途径。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地研究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而且还从社会制度方面阐明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这些思想为我们今天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正确的思路,为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

三、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观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依据

为迎接21世纪的日趋严峻的挑战,在中国以往发展总结经验和教训基础上,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适合中国发展的生态文明观,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哲学中传统的生态文明思想,真实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现实依据。

(一)毛泽东保护环境、反对浪费的生态文明观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几年内,由于过度开采资源和严重浪费,导致我国资源匮乏,引发各种环境污染,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植树造林、兴办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结束了历史上屡次发生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状况,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毛泽东动员全民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大办水利,以促进农业增产、人民生活安定,达到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另外毛泽东历来主张勤俭建国的方针,反对铺张浪费,要求惩治生产和生活中的浪费行为。他以节俭来严格要求自己,他穿过缝了73个补丁的睡衣,为全国人民树立了节俭的榜样。同时他要求在生产和基本建设过程中节约原材料,尽量降低成本和造价,建议人们利用诸如沼气、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毛泽东提出的保护自然、爱国增产方式以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消费观念深入人心,为现在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培育全民绿色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邓小平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依靠科技的生态文明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根据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实际情况,邓小平已经意识到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给我国的自然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邓小平结合新时期的国家发展情况,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把保护环境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不断巩固和完善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开始对环境保护实施法制化管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结束了新中国环境保护无法可依的局面。邓小平反对过量砍伐树木,认为植树造林是保护环境的基本措施。在会见美国驻华大使德科克时他曾指出:“我们打算坚持植树造林,坚持它二十年,五十年。就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人们就会富裕起来。生态环境也会发生很好的变化。”[5]邓小平还认识到了要科学的处理资源总量与开发利用的关系,要采用高科技的手段,科学的勘探、开采和使用,实现资源的永续使用。1983年,邓小平在同胡耀邦等人谈话时强调:“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都要靠科学。”[6]1988年,邓小平首次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7]的著名论断。在谈到农业作为与生态息息相关的基础产业时,邓小平认为以后解决农业问题的途径,要靠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邓小平的这些观点为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注入了科技含量。

(三)江泽民可持续发展、协调和谐的生态文明观

江泽民继承了邓小平的生态文明观,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他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推进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控制人口增长,实现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江泽民同志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多次强调:“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8]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我们曾一度认为,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类统治和主宰自然,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出现了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而引起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和生态失衡问题。因此,江泽民强调“要科学地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9]。学习江泽民同志的生态文明思想,对于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四)胡锦涛以人为本、“两型”社会的生态文明观

胡锦涛实现了生态文明思想的纵深发展。他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中 “一定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眼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10]胡锦涛还强调,“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表明建设“两型”社会成为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平台,并要求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快治理水土流失、加大环保力度等落实到每个单位、家庭和个人,从而让人们自觉地认识和改善生态问题,这些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指导。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行动纲领,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思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表明了我们党对生态问题的强烈意识,也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撑。

(五)习近平绿水青山、着眼长远的生态文明思想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丰富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提出了环境生产力论断,“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11]习近平主张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中国不断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他还提出了人与自然构成“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把自然看成一种生命现象,他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种思想丰富了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习近平提出“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自然修养”发展为更为积极主动的“生态修复”。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者们对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追求,取得了巨大的理论成果,为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奠定了现实依据。

从古至今,先辈们和中国共产党领导者不断完善生态文明的阐述和逐步明确生态文明的地位,形成了一系列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提法,为在大学生心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深化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55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926-92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998.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867.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882.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5.

[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5.

[9]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8.

[10]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DB/OL].http: //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428520.html,2004-03-10.

[1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课题编号:16C40。

汪慧英(1980-),女,汉族,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思想与“剑”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