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搭配现象及其应用认知研究

2017-03-08冯春阳

关键词:动宾宾语主语

冯春阳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语言搭配现象及其应用认知研究

冯春阳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语言应用认知中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便是语言搭配现象,语言搭配现象的理解和使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认知过程,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不断将语言搭配现象融入自己的生活。本文分析了语言搭配方面的选择性、超常搭配、共现等,对动宾搭配、名化动、矛盾修饰、联觉、轭式等搭配方面的应用认知,体现出合理语言搭配现象在语言运用中的重要性。

语言学;语言搭配;应用认知

一、引言

我国汉语文化拥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在语言方面的应用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语言搭配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语言搭配方面的应用认知,使人们能够更好的运用语言搭配,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二、语言搭配方面常会出现的错误

一个语句通常会分为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其中包含的内容有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独立成分等。人们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语言方面,一般都会运用到这些内容。下面主要分析这些部分在语言搭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错误[1]。

(一)主谓搭配不当

主语是一个句子的中心所在,其在句中所表达的一般是人或者事物。在陈述语句之时,一般会用一些主语、不定式、名词化动词的形容词、数词、代词、动名词和名词从句来承担主语部分。谓语主要是说明主语所从事的内容或者状态,是对主语的一种补充。主语和谓语是句子中的两个主要成分,若是主语和谓语之间的用词搭配不当,那整个句式读起来就会感觉不通顺。下面具体举个例子来说明主谓搭配之间的重要性[2]。

“三张小方桌拼接在一起,作为会议桌,接待客人和供开会之用。 ”

在上述句子中,“三张小方桌”是一种数量名词,这里将名词当作主语,“接待客人和供开会之用”是谓语,对主语的用途作补充说明。这句话粗略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但读上两遍就会发现问题了。三张小方桌可以用来供开会之用,但却不能与接待客人进行搭配,接待客人一般是用人做主语部分,一个物体是无法接待客人的。因此,在上述句子中应该将“供”字放到接待客人之前使用。

主谓搭配不当现象会让人无法把握事物发生的变化和作用,这使得人们对理解事物的客观规律和常识性问题出现了一定的障碍。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不经意间会将主谓之间的搭配关系弄乱了,使人们想要表达的意思与他人所理解的内容存在差异。这对人们的交流和发展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动宾搭配不当

在一个句式之中,动词后面一般都会有相应的词作为动词的宾语,若是动词和宾语之间的搭配出现问题,那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就存在差异。动宾搭配不当主要是动词和宾语在语义上和语法上出现搭配错误现象。动宾搭配不当一般是出现在动词与两个以上的宾语进行搭配方面,后面的宾语与前面的动词之间搭配不当。下面举个简单的例子进行说明[3]。

“经过老师的正确指导,同学们逐渐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和目的。”

在句中,“端正”是一个动词,后面的“学习态度和目的”是两个名词,对前面的端正进行补充说明。端正学习态度可以组成一个短句,但端正学习目的之间的搭配就存在问题。学习目的可以与明确之间进行搭配,组成动宾关系。

另外,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动词,在进行语句表达时,可以带宾语,却不能出现带动宾结构的宾语,比如说及物动词,如加以、进行、搞等。还有一些不及物动词,在进行组句的时候,是不需要带宾语的,比如说咳嗽、服务、计划、睡觉、休息等。像一些非结束性动词在进行语言表达时,一般是不会在后面加宾语的,可以在后面加一些保持动态的助词或者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词,如“着”。在一些结束性动词的后面却不需要加这些辅助性词语或者保持连续性的词语。若是在进行动词造句上违反了这些规则,那句子读起来就会不通顺。比如说下面一个句子。

“在这次工业大会上,很多企业单位广泛的进行了交流经验。”

这句话中的“进行”是不能带动宾结构宾语的动词,一旦使用了,那整个句子就不通顺。在进行造句的时候,应该将“进行”去掉。

按照汉语语法中的规则,助动词是不可以和名词进行动宾结构的,一旦使用了,那整个句式就会出现问题。下面分析一个普通的例子。

“从大量的统计资料来看,吸烟导致癌症是无可疑问的。”

这个句中的“可”字是一个助动词,是不可以和后面的“疑问”进行搭配的,应该将“不可疑问”改成“毫无疑问”。

人们在进行词组造句的时候,为了图省时间和表现自己在语言应用方面的能力,经常会用一个动词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名词进行搭配。然而由于一些人对固定的动宾搭配方面的常识问题了解的不够清晰,导致在使用动宾关系时,容易出现语法上的错误。这对人们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一定的影响。若是人们在进行组词造句的时候,并没有对动词与宾语之间的搭配进行关注,就会在日后的语言用词上养成一定的习惯。当人们在一些公共的场合或者比较重要的场合进行发言时,若是在动宾关系上出现错误,就可能会对人们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人若是在语言搭配方面出现一些常见的错误,那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定会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人们在对一个人进行综合评估的时候,可能就会将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考虑进去。动宾搭配虽然只是一种常见的搭配关系,但却是语言中比较常用的一个语句部分。

(三)语言搭配不符合汉语的习惯

词项之间的搭配除了会受到词义和语法之间的制约外,还要遵守社会的约定俗成。我国汉语文化传承了几千年,虽然并没有在语言搭配方面做出具体的划分,但却有很多沿用了多年的专用搭配词语。比如说任务和项目这两个名词可以与完成这个动词来搭配,却不能与解决搭配。同样的,我们可以说问题解决了或者项目解决了,却不能说成问题完成了。虽然说问题完成了也没有什么大的语法错误,但却不能这样用。因为人们经常在说一些项目或者任务时,一般都是说完成任务和任务解决了,若是突然有人说任务完成了可能就会有人对句子的理解存在问题。约定俗成的语言搭配虽然在语言搭配上给了人们一种限制,却也表明了我国对语言文化的重视,对传承问题的重视。若是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违背了人们之间的约定俗成,就可能会对人们之间的正常交流产生影响,从而对人们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三、语言搭配现象分析

我国的汉语传承了几千年,在语言搭配方面虽然并没有进行归纳和总结,但为了方便现代人对汉语的统一认知和对历史传承的了解,人们结合古今语言搭配方面的差异,总结出了一些比较常见的语言搭配现象。下面主要分析语言搭配中的选择性搭配、超常搭配和共现搭配这三种现象。

(一)选择性搭配

选择性语言运用中,关系项之间的选择性搭配是因为语言在搭配方面会受到语义特征和语法法规等方面的限制。在一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两个不相容的词项搭配在一起会形成搭配变异,将语言的表达变得丰富和充满色彩。搭配变异是修饰词语中的一种主要手段,其体现主要包括在矛盾修饰、移就、轭式搭配、隐喻、痛感等方面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修辞美学功能。其中选择性搭配方面的限制范畴一般包括数范畴、格范畴、性范畴、人称范畴[4]。

数范畴方面的限制有很多,主要反映在中心词和修饰语在形式上的一致性问题、主谓语之间的形式方面的搭配问题。汉语言文学传承了几千年,虽然汉语在形态标记方面并没有数范畴方面的语法限制,但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约定俗成,这是一种融入骨血中的语言搭配。格范畴主要针对的是名词与动词之间的深层含义,通过句型结构和前后顺序上的变化,深层次理解语言表达的意思,这在我国古汉语文学中是一种经常使用的限制手法。格范畴对宾格和主格之间的位置进行了限制,并不是所有的名词词组都可以出现在主语和宾语之间的位置上。语言的深层表意功能需要拥有动词概念意义,如此才能在表层句法结构上组成搭配关系。汉语方面的性范畴是一种语法方面的范畴,我国古代在性范畴方面并没有进行专门的限制。比如在古代语言中“他”除了代指男性之外,也代表女性。人称代词中的“她”是在1926年才开始应用的,其创作者是刘半农。我国汉语性范畴主要是通过修饰词和词汇概念意义来代表的。比如在表述“他”方面,可以通过一些阳性修饰词来代表,包括“英俊、潇洒、阳刚”等修饰词,在表述“她”方面,可以用阴性修饰词来表达,包括“苗条、倾城、风华绝代”等修饰词。人称的范畴限制是指名词在语义中的角色由动词表现出来,通过动词对名词所表达的角色进行限制。搭配方面,在同一个句子或者上下文中,名词和其它先行词之间必须保持人称上的一致,不能出现两个人称代词。若是名词之间的指代出现了错乱,那就会出现搭配错乱问题。在进行文章论述或者发表时,应该在人称方面保持一致,一般是采用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进行陈述。

(二)超常搭配现象

超常搭配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时,将事物的本质通过一种基本的、普遍的认知表达出来。这种搭配现象主要出现在一些创新、非常规搭配上面。虽然超常搭配在语言应用方面比较具有特点和独立性,但却能够被人们广泛接受。因为超常词语搭配的出现,常常会伴随着一个新鲜事物的产生或者一个新的理念的提出,这对人们认知这个世界和相互交流,有着很多的便利和好处。另外,在超常搭配出现的同时,一般会伴随着对超常搭配词语的解释,使人们理解和运用这种超常搭配现象。超常搭配在我国古代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当时的语言表达会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在进行书面表达的时候,会受到纸张的限制和材料的限制,无法将一段话全部表达出来。针对这一现象,古代的学者就运用到了超常搭配。通过将一些句式进行浓缩或者进行创造词句,把学者想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几个简单的句子和词句表达出来。后代学者在进行研究历史文献之时,会根据当时社会的环境和文学风格,推断出超常搭配现象中所要表达的含义,将这些超常搭配现象拆分下来,通过一段冗长的句式对这种词句进行介绍和解释。像我国古代的诗词、诗经、史记、青铜文、甲骨文等,都是通过一段简单的句子,将当时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环境描绘出来[5]。不仅在古代超常搭配被运用的十分频繁,在近现代亦是如此。尤其是在学科技术爆发和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很多超常搭配都会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学术上的一些名词,自然科学方面的一些定义。像一些定理、定义、专用名词等。

(三)共现搭配现象

共现搭配现象主要是指两个词项经常会一起出现使用。随着人们对事物的不断认知,会有一些新的搭配词项出现。通过共现搭配现象将一些事物的客观现象更好更加清晰地表达出来。共现搭配现象与人们脑中的联想并不是一回事,虽然看上去两个词项之间表达的意思十分相近,但却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们在共现搭配方面,经常会将两个意思相近的词项搭配使用,使句子的表达出现重复,出现语法上的错误。

四、语言搭配应用认知分析

语言搭配应用方面的认知对人们的日常交流有着一定的影响,若是人们在语言搭配认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那人们的正常交流就会出现障碍,不利于人们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下面主要分析矛盾修饰搭配、轭式搭配、联觉搭配、名化动搭配等方面的认知,为我们的正常交流和发展提供一些常识性的语言搭配知识[6]。

(一)矛盾修饰搭配方面的应用认知

人们在正常交流中一般会注意语言之间的搭配问题,不会出现前后互相矛盾的现象,这是人们的正常反应。矛盾修饰搭配虽然看上去是将两个互相矛盾的词语搭配在一起,给人一种错误的感觉。可一旦结合特定的环境,就会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正因为人们在平时生活中注重语言的搭配,所以当出现矛盾语句的时候,人们就会对两个矛盾的词语进行深入的分析,寻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矛盾修饰搭配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搭配方式,在语言表达方面,更注重深层次的含义,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像一些具有批判性的文章或者不符合现代环境的著作却能够成为经典,这是因为这些文章中的语句具有突出的矛盾特性,虽然在现代人看来是语言搭配上的错误,但却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人们研究历史的轨迹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又比如一些具有争议的话题,虽然在人们的认知中这种话题是自相矛盾的,但却隐含着更深层次的含义,能够将社会上的一些现状和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告知他人,使创作这些话题和诗书的作者能够在事后被人们所理解,记住历史的教训。矛盾修饰搭配不仅是一种语言搭配方式,也是一种思考的方向,这对人们研究历史和看清世界真相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7]。

(二)轭式搭配方面的应用认知

轭式搭配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搭配方式,轭式搭配能够起到借用几个语义特征不同的词或者一个修饰词来表达语言的修饰效果。轭式搭配能够将一个词通过几个不同的语义词汇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将现实与悖论联合起来,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轭式搭配是一种共轭搭配,主要应用在艺术方面。艺术家们可以通过轭式搭配的方式将现实中最真实的一面通过比较诙谐的方式表达出来,在供人们娱乐的同时还能引发人们的思考,使整段语句拥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紧密性,体现出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水平。轭式搭配的语言方式是一种娱乐化的语言表达能力,像一些小品、故事会、戏剧等具有艺术性的语言表达方式,一般都是采用轭式搭配。

(三)联觉搭配方面的应用认知

联觉搭配,顾名思义就是需要人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理解句中的特殊含义。联觉表达方式带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人们在用联觉方式表达的时候,一般是通过自己的感觉来体会句式的含义。这种搭配方式需要配合情境,人们可以通过相似的情境领会到表达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联觉搭配在我国古代的诗词方面应用地十分广泛,像一些能够流传千古的名句就是因为表达者的内容能够给人无限的联想,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为古代的社会背景具有鲜明的特色,当时人们的心境起伏比较大,唯有通过诗词才能将自己的心情抒发出来[7]。

(四)名化动搭配方面的应用认知

名化动搭配是将名词化作动词,使语言的表达更加丰满和生动。名化动搭配能够将一个普通的句式颠倒过来,将事物发展的现象和人们从事的内容重点突出出来,使整个段落看上去更具真实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名词化动词的搭配方式主要应用在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语句中,突出问题的重要性,使读者能够一眼就抓住问题的中心[8]。

五、结语

语言搭配现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对人们的正常交流和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随着对我国汉语文化的深入研究,人们在语言搭配现象方面的认知越来越广泛。因此,人们在进行日常交流时,应该将语言搭配现象运用到位,努力继承我国几千年的优良文化,不负前人之智。

[1]石杰.《咬文嚼字》杂志2015年十大流行语之解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9).

[2]栾照钧.公文中主谓搭配不当实例评改(上)[J].秘书,2016,(6).

[3]李文婧.现代汉语动宾式中基层动词与名词宾语搭配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4,(4).

[4]杨佑文.李秦语言搭配的选择限制及其变异的修辞审美功能[J].语言本体研究,2014,(11).

[5]张懂,白解红.中国古诗词中语言超常搭配的认知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5,(1).

[6]樊中元.动物量词的语义类型学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7]蒋媛,苏新春.面向词义自动标注的多义动词选择限制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6,(2).

[8]苏新春.语义系统的多属性与多功能[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猜你喜欢

动宾宾语主语
基于HSK 作文语料库的动宾式离合词偏误分析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葡语中零主语的语义功能分析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宾语从句及练习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式离合词的教学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救火”带标记动宾对象式结构语用认知分析
动宾结构中动词虚化的认知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