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对两节《力》的评析

2017-03-08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王丽英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张老师环节物理

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 王丽英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对两节《力》的评析

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 王丽英

对两节题目相同的课,两位教学经验相似的教师,两节不同形式的力学起始课,作为评课人之一,我想说:同样给力!

作为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力》所涉及的知识虽然简单,却很重要,这就对课程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在实现知识目标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为今后的物理学习奠定基础,张宗武老师和鲍广华老师显然对此都有所认识,并不约而同地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对细节的探究是为了进行更有效的学习,从而取得更迅速的进步。因此,对张老师和鲍老师的《力》的教学设计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两位教师对几个重要环节的设计。

第一个环节,课题引入

张老师以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为背景,通过游戏“你来做,我来猜”的方式导入新课,形式轻松活泼,学生参与度高,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简单明了、节约时间。鲍老师通过“盒中取宝”比赛引入课题,使学生尽可能紧张而又带有悬念地进入课堂教学状态。这种方式使学生印象深刻,注意力高度集中,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个环节,什么是力

张老师能充分利用学生在生活中对力的体验,引导学生提炼、总结、归纳出力的概念。再通过游戏让学生充分体验力、感受力,并且理解什么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物理资源,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定符合学生的发展区。

鲍老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用筷子“夹”、用提环“提”、用摩擦过的塑料尺“吸引”等体验,让学生归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第三个环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张老师设计了“体验与发现”环节,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记录力现象,展示汇报本组的发现,交流、总结、概括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玩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让学生在玩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归纳、学会和他人合作。

鲍老师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小组相互展示,发起自评和互评并总结相应知识。

张老师的学生在轻松而活泼的氛围中学习,体现了生命的活力;鲍老师的学生在严谨的科学探究中获得了知识。

第四个环节,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张老师通过上一个环节的学生活动、师生互动使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效果;鲍老师则通过启发学生思考与生活相关的经验得出相应结论。在这个环节中,张老师更注重感性的体验,而鲍老师则更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

这两节课的设计无疑都是成功的。一节课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如何把握,而这种把握与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习惯息息相关。

张老师课的特点:把以往概念课机械接受的学习方式,变为“探究一合作一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能力的提升同步进行。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从不同层次多角度、多方位感悟本节课的物理概念及规律,实效性强。

鲍老师课的特点: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更为严谨,条理清晰,每个环节都试图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觉,加强对学生的有利刺激,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每个教学环节以成语命名:“力”所能及、互“力”互惠、全“力”以赴、“力”竿见影,与力学的知识点结合,形象生动,使学生易于记忆,印象深刻。

对两位教师的教学建议

1.由于本节课活动比较多,教师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够充分。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活动的指导,控制好活动时间。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是引导者,还应是参与者。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当中,成为活动探究的成员之一,既要走出课堂,也要走入课堂。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是无形的。同样讲《力》,张老师和鲍老师求大同存小异,将学生的参与作为课堂的灵魂,张老师注重用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发现并推动课程的进展,鲍老师主张通过多样化手段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并加强认知。就教学效果而言,张老师的方式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鲍老师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与运用。

编辑/王一鸣E-mail:51213148@qq.com

猜你喜欢

张老师环节物理
只因是物理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处处留心皆物理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张老师喝茶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我不是教物理的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