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以《西游记》教学研究为例
2017-03-08北京101中初中部赵二超
北京101中初中部 赵二超
一、活动引领,激发兴趣
面对读整本书,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呢?因为《西游记》被拍成多部影视作品,即使没有读书,学生对书中的人物情节也都有大体的认识。在这样的学情下,巧设活动,创造情境,则是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的有效教学指导。
第一,阅读行为开始,通过“制作书签”的任务驱动,让学生就书中印象深刻或者感兴趣的情节或人物亲自制作一个书签,要求图文并茂,美观大方。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态度积极认真,不乏创作优秀的作品。学生在书签上描摹人物、活灵活现;点缀文字,相得益彰。书签分享中,相互欣赏,相互赠送。学生在互赠书签后,更加有兴趣对原著《西游记》进行阅读,这就达到了这次活动激发阅读兴趣的目的:让学生带着美丽的书签、抛开影视剧的影响,重新走进文本,走进书中人物。
第二,读书交流。组织初二学生对初一学生进行《西游记》读书心得交流。倾听学长的读书心得,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读出有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与心得。在这次活动中,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提问,一方面促进了年级间学生的交流,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西游记》阅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与角度。
第三,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普遍对孙悟空非常感兴趣,书中吴承恩奇诡洒脱的文字所塑造的孙悟空拨动着学生们的心弦,让人不胜欢喜。今年正值猴年,于是我让学生们就文本中的人物描写,亲手画出自己眼中的孙悟空。学生们不胜喜悦,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抛开影视中的孙悟空形象,亲手画出了表情丰富、姿态各异的孙悟空,真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孙悟空。学生在这次活动中,真正获得了阅读的新体验。
第四,随着学生阅读的深入以及孙悟空人物肖像的再创造,我展开了一场关于孙悟空与齐天大圣孰优孰劣的辩论赛,两个班通过抓阄确定正方反方。在辩论赛中,学生援引书中具体情节进行辩论,言之有理有据,论辩热烈。在这次活动中,学生在争强好胜的心理驱动下,对书中的情节以及孙悟空的人物形象有了更加辩证的理解。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五,对比阅读。每周周三阅读课,放映电视剧中相关情节,让学生参照阅读笔记,写出异同:书本好在哪里,书中突出表现出人物哪些特点等。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关注文字的魅力,语言的魅力。
第六,演绎经典。阅读行为完成,在学期末,开展最后一次活动,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真假美猴王》,学生在排练中努力演绎人物,团结协作,演出获得成功。通过此次活动,学生收获很多:学会了团结合作,再现了文学经典。重要的是,通过参演名著情景剧,提高了学生对作品及人物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名著阅读的兴趣。“一项活动能满足的学习目标越多,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课堂研讨,深入阅读
除了开展缤纷多彩的实践活动,立足于文本,在文本中品味经典形象,探究文学思想,则是我们语文学科能力培养的主要任务。鉴于此,笔者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公开课,通过巧妙的设计,带领学生走进《西游记》中最让人不胜欢喜的文学形象孙悟空。
在教学目标上,培养学生顾名思义分析孙悟空的诸多名字,深入理解孙悟空的文学形象。此外,还引导学生从孙悟空的成长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在学习方法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开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姓、名、字、号的文化内涵进行导入,让学生意识到名字的重要内涵。教学活动第一环节是孙悟空“成名历程”回顾:首先,学生在任务单上按照先后顺序写出孙悟空的诸多名字,检查有无错别字,指出“顾名思义”的重要性;然后,分组探究每个阶段名字的命名缘由。要求学生严格按照给定的规则发言。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让学生养成发言有条有理,有依有据的思维习惯。教学第二环节是“咬文嚼字议封名”:孙悟空最后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修成正果。他在十四年十万八千里的取经路上,到底都战胜了什么?为什么会取得胜利从而完成了从猴到佛的神圣蜕变?这一环节通过主问题设置,展开集中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孙悟空心灵成长蜕变的原因及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在名著阅读中对名著思想及价值观的探究能力。教学第三环节是“成语集锦话悟空”。设置情境如下:如来在给予孙悟空“斗战胜佛”这个荣誉佛号之时,还有一番颁奖词,在颁奖词中,只用了“隐恶扬善”“全终全始”两个成语来褒奖孙悟空的功劳,老师觉得只用两个成语远远不足以奖励孙悟空的功劳,大家帮助如来完善完善这段颁奖词好吗?这一环节通过情境设置,任务驱动,旨在调动学生阅读《西游记》的体验与积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第四个环节是“实至名归对对联”。任务情境如下:孙悟空获得斗战胜佛是实至名归,从一个顽劣自我的妖猴到成熟仁爱的胜佛,他为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成长都做出了最真实有益的启示。西天取经是一场心灵的修行,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也是你们的一场修行。老师以孙悟空为题,出了一个下联,请大家结合自己对初一生活的感触与对以后两年学习生活的期待,以自己的姓名开头对出上联。这一环节的设置旨在培养从作品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我们力求使每一个少年、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帮助学生遇到他‘自己的’那本书,这是需要教育艺术的。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②学生在用心灵与孙悟空对话,与作者对话,更重要的是与自己对话,完成自我的教育与修行。最后,在作业的设置上,以训练学生依据名著结尾展开合理想象为目的,续写西游记,当孙悟空获封斗战胜佛后,再次回到曾经逍遥快活的花果山,又会发生什么动人的故事呢?字数不少于600字。
这堂名著阅读课得到了语文组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在教学设计上,匠心独具,从顾“名”思义的角度串连孙悟空的文学形象,窥一斑而见全豹。在学生活动上,组织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咬文嚼字分析人物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细致阅读文本的好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名著阅读能力。可以说,这堂课为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值得推广的思路与方法。